宋予震 董青 王春明 张瑞春
摘 要:师德建设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但目前不少高校在师德建设、课堂思政与教学设计之间不能很好地找到结合点。文章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具体做法为例,阐述了将课程设计与师德建设结合,推动课堂思政,提高教學质量的做法。
关键词: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动物生理学;师德;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9-0072-0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thics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moral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However,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ently cannot find a good connection between teacher ethics development, classroom ideology and teaching desig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pecific method of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of animal physiology of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as an example, and elaborate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curriculum design with teacher's moral construction, promoting classroo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Animal Physiology; teacher mor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习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上述工作的落实,有赖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有赖于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挖掘和利用各学科专业内涵的思政教育资源,把专业课建设成为课堂思政的坚强堡垒[2,3]。
师德建设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同样,实验教学设计是应用型本科专业保证实验课课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如何将师德建设与实验教学设计有效对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良好发挥,而且也严重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4]。师德建设能否依托课程思政工作取得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能否利用实验课程设计得到进一步拓展?实验课程设计与师德建设的对接和联动是否能够取得双赢?这无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学校层面、以至教师和学生层面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实验课程设计与师德建设的错位
(一)实验课程设计只着眼于知识技能传授,缺失师德建设载体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其特点在于:实验教学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做”一体化[5,6]教学模式,实验材料配合信息化、数字化、虚拟仿真类课件,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效果较理论课更加显著。职业能力不仅仅包括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职业道德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实验课的课程内容设计中,仅着眼于专业技能,而忽视了道德素养[7]。
(二)师德建设只围绕公共通识理论研讨,忽视专业教学资源
目前,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道德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头和纸上,在大学校园里,更多的是通过思政课和专题讲座等公共通识理论平台展开教育教学活动,道德教育的实践教育性无从体现。师德被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导致师德水平与课程教学水平被人为割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很少把师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导致师德建设始终处于有理论、缺实践的局面。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是一项“教”、“学”相长相生的活动,“传道授业解惑”离不开师生的互动,而道德知识绝不是纯理论的知识,它更是一种实践技能,在培养“师型”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没有被利用,成为道德传承的平台,这不能不说是对专业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8,9]。
二、师德建设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的拓展空间
在实验课程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教学内容所产生的价值取向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会不自觉地浸染到学生。国家督学、著名教育学者朱小蔓认为,“最好的教育是通过最纯粹的人对人的方式获取最能打动人心的智慧经验”[10]。
动物生理学实验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在专业培养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实践课程,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在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包含了广阔的师德发展空间。
如何将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中所蕴含的师德发展空间转化成教学行动,实现实验课程设计与师德建设的联动与双赢?
三、课程设计与师德建设的联动与双赢
(一)以教学环节为抓手,开发课堂思政教学内容
在应用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培养合格的“师型人才”打好基础。我们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11]。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我们在思考知识技能点对应的工作岗位要求时,同时也是在审视自己作为教师的岗位要求,开发课堂思政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对自我的教育与反省过程。
(二)以课程教学为平台,渗透道德素质教育
1. 结合生理学发展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有关章节中,结合知识点介绍我国生理学家的重要贡献,如在胃肠运动和吸收观察实验中,介绍林可胜等人在1932年发现肠抑胃素的经典性研究工作[12];在动物血糖的影响因素实验中,介绍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首次合成了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13]。介绍这些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 以情寓理,宣传良好社会公德
动物生理学实验涉及的不少实验项目内容,都是以机体正常机能为基础,反映诸多社会行为准则[14]。例如:在血液生理学实验中,通过对血量和输血概念的复习,介绍学校义务献血协会的活动,宣传义务献血的社会美德,进一步使学生对义务献血端正了态度。
3. 联系兽医临床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兽医临床知识和技能,以及兽医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风貌,我们在教学中将有关内容进行结合和关联,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动物急性实验中,强调麻醉剂的使用规范,要求学生严密监控实验动物的反应,结合兽医临床上出现的麻醉致死事故,教育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未来走向工作岗位,都要有严谨、负责的精神。
4. 严格要求,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近年来,我们在每次动物生理学实验课上课前,都要求学生提交“预习实验报告”,将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方法全部写清楚,预留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位置。通过“蓝墨云”班课APP上传,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为预习实验报告打分,有效的杜绝了学生在实验前不预习的现象。通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提前模拟操作,在正式实施实验项目过程中,学生按照“预习实验报告”和虚拟仿真实验所练习过的实验步骤严格进行操作。最后通过微视频模式,提交小组实验视频。通过上述措施,学生们每次实验过程中,都能分工有序、团结协作,特别是为了完成小组实验微视频的作业,学生们对于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了特别用心的记录,课后积极讨论,共同编制微视频,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5. 以案促改,培养责任心
由于动物生理学实验涉及大量急性动物在体实验,因此,经常出现由于学生违规操作导致的动物意外死亡。例如,有时学生在没有辨识清楚组织结构的情况下,盲目分离血管和神经,损伤大动脉,导致动物大量出血甚至死亡;有时学生给动物注射麻醉剂过程中,没有注意观察动物反应,甚至误将硫酸镁、乳酸等其他药品当作麻醉剂使用,导致动物意外死亡等。我们在实验内容设计和教案制备中,把这些实验中的意外情况编制成典型案例警示学生,并让学生联想如果是客户的伴侣动物、或者经济价值较高的牛、马等,这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无法挽回的后果。使学生认识到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对兽医临床的重要性。
(三)以考核为中心,推进课程设计与师德建设的双赢
我们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对待学生成绩,即课程讲授伊始即公布成绩考核方法,绝不乱给成绩,使用蓝墨云APP等信息化平台管理学生成绩,所有成绩学生可实时查询,在期末考试中采用虚拟仿真实验在线考试形式,所有学生的成绩在提交后即刻显示,以此严格要求教师自己严谨自律,加强教师职业操守;期末考试前不划考试范围,强调以教材、课堂笔记、实验报告为主要复习资料,保证5年内10套期末考试试题彼此间重复率不超过30%,杜绝学生押题等投机思想,维护考试的严肃性,让学生感受到公平竞争的环境;各实验小组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演示后,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评分,学生能深刻体验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内在道德自律;每次实验的成绩不以实验“成功”或“失败”为依据,重视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实验现象分析的合理性,鼓励学生提出对实验方案的改进意见,尊重学生的实验报告及对课程的评价及建议,及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感悟到贯穿于实验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师人格魅力所展现的人本理念与“教”“学”相长的和谐[15]。
总之,实验课程教学是展示教师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科学技术水平的舞台,师德建设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实验课程设计是实验课程教学与师德建设的接驳点,两者彼此促进、相互依存。在加强课程思政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实验课程设计与师德建设的联动与双赢,将极大的拓展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婀娜.谱写立德铸魂的奋进篇章[N].人民日报,2019-03-18(001).
[2]鄭永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11-14.
[3]李想.药学类高校“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同向同行有效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9(02):170-171.
[4]金晓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及路径探究——基于德育生活化视角[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4):379-383.
[5]马勇,陈秀莉,图雅.师范类院校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探讨——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226.
[6]邓翠莲,黄福荫.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02):141-142.
[7]唐文如,周若宇,张继虹,等.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和道德教育的创新结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121-123.
[8]白晓梅.如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中体现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医疗前沿,2011,6(21):89.
[9]曾万玲.对加强高等医药院校机能实验课教师职业道德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09):91.
[10]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03):3-12.
[11]敖祖辉,王瑶.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实践路径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3):128-132.
[12]陈适,赵维纲,潘慧,等.国际肠抑胃素和肠促胰素研究的先驱:北平协和医学院林可胜教授[J].协和医学杂志,2017,8(01):76-79.
[13]刘延东.在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五十周年暨加强原始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N].科技日报,2015-11-19(001).
[14]朱娟霞,徐燕.将道德素质培养融入生理学教学的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7(06):512-513+546.
[15]吴小立.实训课程设计与师德建设的对接与联动——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7):49-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