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规则教育真正做小、做细、做实,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积极的实践力与持久的渗透力。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行为,挖掘行为动机,让规则意识内化为学生自我的行为准则,构建自我规则机制,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规则教育;学生发展;认知与内化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5-0067-02
【作者简介】许海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18)教师,二级教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小学低年段的很多学生对于规则的认识严重不足,常常出现坐没坐相、站没站相、随意地大声讲话、做事不顾他人感受等现象,这些都是学生规则意识缺乏的典型表现。小学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积极的实践力和持久的渗透力,把规则教育做小、做细、做实。
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听讲。一个学生从抽屉里悄悄拿出了课间折的纸飞机,趁教师不注意玩了起来,玩到开心的时候,嘴里忍不住发出了“呼呼”的声音。我注意到了这个学生,迅速走到他身边,生气地板着脸,瞪大了眼睛,夺走了他手上的纸飞机,大声训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你怎么能在课堂上玩纸飞机呢?你现在立刻抱臂坐正,认真听讲!”学生吓了一跳,立刻坐好了。可是,没过几分钟,他又拿出橡皮开始玩。我的这一举动,看似立刻就纠正了学生的行为,但长期来看效果就未必理想了。所以教师一味地说教、大声训斥只能暂时阻止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并不能激发学生自我约束的意识。
一味说教的命令式教育,是对学生行为表面化的要求与约束,是一种单向的要求,甚至是一种过分的、强制性的要求。这种教育形式浮于表面,不能触及学生内心。所以,学生只是迫于教师的压力,只是暂时改正,后面还会出现反复。
我们期望的结果,不是教师通过命令的方式灌输规则,而是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主动遵守规则,并把规则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简而言之,我们所期待的规则不是外在的规范统一,而是学生内在的自我塑造。
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结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要转变。教育不是“一言堂”,而是激发学生先将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认同,再外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方式。
1.班会课上化身“小戏精”。
在一节主题班会课上,我化身为一名追跑哄闹的学生,在教室里“疯狂”地跑了起来。可是,学生却不乐意了,纷纷露出了或害怕或嫌弃的神情,有几个胆子大的学生直接开口提醒我要慢一点。我却摆出一副根本理解不了的样子,继续跑来跑去。这时,学生们忍不住了,纷纷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之后,我和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明确地指出,像我刚才那样追跑哄闹,很容易受伤,而且还会撞到其他人。这些平时教师磨破嘴皮說的“大道理”,如今从学生口中说出来,感觉就很不一样。
2.闲暇时间化身“小伙伴”。
通过长期的细致观察,我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故意要违反规则,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是以课间追跑哄闹为例,经过那一次“即兴表演”,我很快就看到了效果,大部分学生不追跑哄闹了,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学生并不知道课间该做些什么。
小学生的精力非常旺盛,课间是他们发泄多余精力的重要时间段。怎样科学引导学生发泄,这是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跳绳、橡皮筋、沙包等体育活动用品,组织学生在课间玩游戏。如我就曾借鉴“中国诗词大会”形式,在班级中先后组织了好几次“飞花令”比赛,并主动向学生发出“挑战”,邀请学生参加比赛,让课间变成了“文武竞技场”。
在进行一系列实践后,学生的规则意识进一步提高。上课时,小动作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双认真注视的眼睛和高高举起的小手。课间时,有的学生与同伴共读一本书,并交流书中内容;有的学生为教室周围的小植物画“肖像”;有的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或玩小游戏。
学习时,同桌之间能互相谦让,即使不小心碰到,也能主动道歉,很好地化解问题。收作业本时,声音分贝明显降低了,学生们交好作业后也能做到抱臂坐正。班级中出现了小矛盾时,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处理,根据事情经过,意识到各自要反省和改正。再如课堂上小组讨论时,学生会聚拢在一起,小声地认真交流,如果发现组内哪位同学没有认真听讲,就会迅速提醒他,把他拉到小组讨论当中。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规则教育任重道远,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要抱着滴水穿石的信念,让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真正做到心中有规则,自觉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