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
摘 要:国家政策的维度,经济的发展趋于新常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时也面临着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蜕变中起着推动作用,依靠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倾斜。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困境,在发展和超越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瓶颈。企业在发展中与技术的创新、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等密不可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市场和政府的双重积极推动作用占据了主要地位,从技术、资金、人才引进等多重维度推动中小企业转型。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中小企業 转型升级 路径与对策
一、新发展理念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
(一)融资困难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障碍
在市场竞争中,资金是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临着融资成本、税务风险、劳动纠纷、法律隐患、行政处罚等多种层面的负担。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在新形势下不断拓展规模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因此企业也须及时升级转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是资金,同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现实问题的阻碍使得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困难,难以很好的融入到市场形势中。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面对着诸如信贷融资困难、税务管理混乱、劳动风险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中小企业中潜藏的负债风险和法律风险较高。同时,缺乏完善、优质的征信信息体系和制度,中小企业难以通过金融机构贷款进行融资,在资质审核中受到局限。
(二)产品创新能力的欠缺导致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一直以制造业为主,生产满足消费者一般需求的产品,产品供给明显呈现规模化和低质化特征。随着我国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低端和无效供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中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尤其是产品和市场的创新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和升级的社会需求。中小企业面临着传统的平面同质化扩张,难以适应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中,依托中国廉价且极为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创新的能力受到了局限和制约。当前中小企业通过简单增加劳动力和相匹配的资源投入为主,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模式按照传统制造业的方式发展,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力,没有发挥创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作用。以发展模式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发展,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前途。工业思维和前工业时代的经营管理模式也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创新氛围。新工业革命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影响不断深化,商业模式创新以加速的趋势影响着商业企业,中小企业面临着市场新兴的企业,遭遇着多方面的挑战。
二、新发展理念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一)政府对中小企业地位的引导
提高政府对中小企业地位的重视程度,准确定位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宏观作用,政府的引领和支持是所有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石和前提保障。在政府的宏观管控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外部优势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转型不仅仅需要凭借市场的自发力量就能够形成的,需要在政策的指导和帮扶下,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创造创新。政府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平衡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各地普遍存在以政府之手配置资源的行为,按照政府制定的政策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整体把握市场的发展形势,发挥市场的微观调控作用,在政府主导、市场调控的双重作用力中助推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只有提高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从政策路径上引领中小企的发展,在资金和资源上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保障,充分发挥政府的先导性和组织性,避免市场失灵等带来的风险。受到政府项目资助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通过把资金转化成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深化企业的发展路径,实现技术创新的转型。
(二)营造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保障和基础。在政府层面,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制度机制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市场的助推和反馈。因此,在政府的制度保障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公平公正性,形成和谐的竞争环境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良性的市场氛围。此外,中小企业自身需要在转型升级中不断转变传统观念,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的调控作用中,赋予中小企业公平的法律地位和平等的竞争标准,要彻底扭转市场竞争中存在的歧视问题和不平等现象,这些对于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及促进其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政府和市场还要同时发挥作用,深化改革市场体制机制,实现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同时市场发挥对中小企业的引导作用,提高市场对风险的预估性。在政府层面上,简政放权,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切实保护中小企业的产权,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支持和鼓励创新。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互补和配合中,使得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廉洁、公正、平等的公共服务模式和体系中进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不仅需要从机构上设置上整合服务体系,并且要更加关注人员的配备和人才的引进。中小企业自身企业内部的相关服务机构和人员,需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团结合作力量,保证中小企业的机构和人员的稳定性,建设一支服务中小企业的高质量队伍。中小企业背部设置人才的引进制度和规定,建立起完善的专家团队等组织体系,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方案研究和决策制定。通过专业人才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分析和预估,结合民间团体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预估风险的方案和策略。中小企业的人才队伍在策略分析和预估中,借鉴先进地区的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融资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等的经验和案例,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对中小企业的建议和引领作用,从而形成企业内部对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服务模式。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升级转型的基本活力在于创新。创新融入中小企业的运营之中,以创新重构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中小企业朝着创新型和创业型的轨道发展。将科学技术和经营技术运用到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系统工程中,进行产品、产业创新。在现有市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帮扶中,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适应当前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利于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的转型。通过战略创新促进企业效率的提升和绩效的改善,集中优势资源走专业化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梦真.政府扶持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D].广西大学,2019.
[2]孙卫东.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06):24-29.
[3]舒春华.融资租赁服务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金融经济,2019(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