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重礼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身先士卒地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期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加深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初中语文的教学有效性得到有效提升,保证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度落实,都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首先,教师不但要以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精通教材知识,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技法烂熟于心,还要博览群书,汇聚古今中外的语文知识,丰厚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语文课堂更具深厚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其次,教师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旁征博引,推动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和实践化,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优化、完善和创新多元的教学方法;最后,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部分,是保障语文课堂有序进行的核心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善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和循循善诱,灵活地展开语文教学。
二、教学导入环节要新颖
教学导入形式是多样化的,在选择导入方式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如果上节课是头脑风暴般的数学,那么在这节课上,教师可以考虑采用“歌舞式”“冷笑话式”的导入方式,以柔化学生群体的严谨、固化的思维惯性;如果上节课是宽松活跃的历史课,则此时教师便可以考虑运用“纪录片式”的导入方式,在承接历史趣味性的同时,适当突出语文学习的严谨性。此外,抑扬法、动静法等也是不错的导入方式。
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前,教师可先导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宏大场面,然后说:“我们北国的冬天总是以这种宏伟的场景受到世人的关注和赞美,济南的冬天也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它有一种别样的温情。作家老舍为我们描绘了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温情。”
三、联系社会生活
初中生的社会意识正处于上升阶段,责任感已逐渐成形,而且他们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选择和判斷能力也受到了考验。因此,教师将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既能拓宽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社会视野,规范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面对社会信息时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如在教学“文明印迹”主题时,教师可以引入社会生活中的文明遗存和仍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来进行说明式的知识拓展;又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拓展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常识,将它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南方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再分别介绍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特色等。在深度解析课文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文化的风采,适当地渗透现代社会在保护这些文化上的得失成败,号召学生既要学会欣赏,又要学会保护,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文明传承人。
四、乘信息化之风,提升教学有效性
信息化教学是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在形式、内容、速率,以及灵活性、时效性、拓展性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可以挖掘教学的内涵,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释放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太空一日》的主题属于科学探索,那么教师如何全面展现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从发射到着陆的全过程,以及杨利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风险和欣赏到的绝美风光呢?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下多媒体的分层分段展示是绝佳的教学方式。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快捷地呈现中国、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的太空探索壮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此外,美国、苏联-俄罗斯更加宏大的宇宙探索工程、宇宙空间的科学常识等,也是教师可以呈现的内容,以期培养学生敢为人先、奋起直追的奋斗精神,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空间、开拓人类未来的雄心壮志。
五、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峰.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4).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