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燕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扩展,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为了保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探究了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 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运用,这是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是照本宣科,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还会让学生感觉历史学习十分枯燥,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积极探究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与思考中。
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時,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电影《甲午风云》,借助于影片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大概了解与把握这一课时的内容。教师还可以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影片,呈现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历史事件。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准确把握这一知识点。同时,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初中历史教学情境
从某些方面来说,历史教学就是为学生介绍过去的事情和人物,他们与学生存在较为久远的距离,这也是学生对历史知识感到陌生的原因。但是,教师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历史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内化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在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历史知识与教学情境有效结合起来,以此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受到不同的历史场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直接的感受与体验,从而对历史教学内容形成深刻的印象。
如在教学“虎门销烟”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群人躺在床上吸食鸦片,最终身体逐渐消瘦”的影视片断。通过这一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有效引入“虎门销烟”这一知识点,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提高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思想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传递真情实感,这不仅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获得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涉及较多的抗战内容,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播放相关的影视视频,将历史教材中平面化的文字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形象地把握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又如“正面战场抗战”中涉及台儿庄大捷这一历史事件,教师可以播放《血战台儿庄》这一视频,为学生直观地呈现出台儿庄抗日战争史实。在“敌后战场抗战”的教学内容涉及八路军、百团大战的史实,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播放《八路军》《百团大战》等影视作品,让学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我国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也让学生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呈现出来的英勇抵抗、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历史知识,还能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在无形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让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知识,获得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价值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罗栋.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师,2009,(16).
[2]王金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4).
[3]张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中),2016,(1).
[4]齐美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2).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十里铺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