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若彤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分析了单元主题阅读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方法,认识到教师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完成阅读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单元主題 阅读教学
单元主题阅读是依托于教材和活动,结合单元内容来进行划分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学习接受能力,以及理解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在小学语文单元化整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顺利地切入单元主题,在导读课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导入单元主题后,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单元导语,明白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有哪些,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接着,在自主预习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查字典,结合课后生字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力求扫清字词障碍,确保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在自学、诵读和感悟中试着总结单元内文本思想的共同之处,即单元主题。笔者认为,相关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阶段学习内容,即学习导语,明确本组文本的学习专题,梳理和归纳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阶段学习目标,即引领学生准确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最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即统观全文,整体把握,通过抓住文章中的主要词句、段落来梳理文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出主题、整体把握、梳理内容、自我感受等环节,能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如在教学“走进大自然”主题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本单元的课文都讲了什么,分别呈现出了怎样的大自然,并找出相关的语句或段落。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汇报主要内容,并提炼出单元主题词。
二、比较文本,突破难点
比较阅读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对相关联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另一种是对相反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在这两种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用充足的语言,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解读文本,常用的方法有横纵向比较、异同点比较、内容与形式的比较等,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
课内文本比较阅读的关键在于利用单元主题阅读突破文本解读难点,从而使学生抓住文本的核心,深刻理解单元主题。如在《白鹭》《落花生》的比较阅读时,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同样都是描写事物,两位作者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读后感如何?”学生通过两个简单的问题从描写对象、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方面展开交流探究,最终落实到提炼单元主题上。
此外,在课外的拓展延伸阅读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给学生提供课外文本。如在教学“民间故事”单元的课内阅读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组课外古诗,如《绮疏遗恨》《梁祝》《白蛇传》《孟姜女》《嘉善怀古》等,让学生体会这几首诗分别讲了什么故事,在比较中总结异同点,从而感受古代民间故事中的悲欢离合和爱恨交错,以及每一个故事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有效训练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回归生活,体验情感
教师开展教材单元主题的文本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所以在课内文本阅读教学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在学生亲身体验后,再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内主题篇目。
如在教学“走进大自然”主题单元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寻找自然”的活动,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或景区去游玩,这便是对本单元课外链接中“回归生活”主题的一个呼应。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自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都会有所帮助。教师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从文本回归到生活,在现实中找寻文本中描写的美,体验世界与自然的美好,让学生体会到用文字记录美好的意义,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单元主题教学,将课内文本阅读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参与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晓耘.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实践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7).
[2]李华.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13).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