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法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该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简单来说,快乐教学法就是教师利用表演、游戏等娱乐性手段以及多媒体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更加积极,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激发,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在众多的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所以,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能够帮助学生搭建好质量的知识体系。快乐教学法的实施环境必须是轻松愉快的。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1]。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创设情境,通过这种手段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例,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师生合作表演,老师演生病孩子的妈妈,推选五位小演员,戴上头饰饰演五粒豆,进行角色朗读表演。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融入课堂,而且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的魅力。
快乐教学要求语文教学的内容要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具有真实的体验。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生活与所学知识,促进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还让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2]。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开发,让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更具贴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体验到语文的魅力。比如:在低年级的语文字母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幻灯片进行图片展示,在教“o”时,可以把“o”比喻成金鱼的嘴,把字母“m”比喻成两座拱门。在《竹节人》的教学时,通过带领学生参照课文中竹节人的做法制作一个竹节人,除了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内容,还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快乐教学法基本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点。
1.提高导语设计的水平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玩性强、好奇心强、好动。导语作为每堂课的开始,其质量高低决定了此次教学活动的效果。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小学生充分了解,量身定做导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常,教师一般使用故事、视频、歌曲等形式来设计导语。比如《竹节人》这一课可以以学生喜欢的玩具导入,也可以以学生平时玩玩具的生活照片为背景做幻灯片导入。
2.教育游戏的渗入 教学游戏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还有很强的娱乐性。众多教学游戏中,小学教师一般使用玩具、实物、自然材料等游戏。小学生好玩的特点,游戏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满足,能够使学生有巨大的热情参与到语文教学中[3]。比如:在教学拼音字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字母的拼图,让学生在课堂上规定时间拼出图形,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猜字谜。教师组织学生每个人搜集一个字谜,在课堂上让大家一起参与猜字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3.设置语文比赛 实施快乐教学法的过程中,语文比赛能够建立和提高学生的自信,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比如:在教学《牛郎织女》时,教师让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述,依据讲述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评判,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和鼓励。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具深刻的理解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4.通过音乐视频,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音乐、视频能帮助学生学习。将音乐、视频和快乐教学法相结合,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状态。比如:在《少年中国说》教学时,教师先播放《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当学生进入到音乐情境后提问学生的感受。而后看视频朗读走近梁启超。在这样浓浓的气氛中既激起孩子们的朗读热情,又培养了孩子们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结语:在为小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时,快乐教学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快乐教学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建立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小学语文的学习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给学生营造快乐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深刻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快乐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