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时,很容易因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各方面差异、教师教学方法变化、兴趣不足、学习方法不科学、提前决定选择理科等因素而影响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成长和高中地理教育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积极探索出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路径。
长期以来,初高中地理教学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的地理学习不够连贯,同时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导致高中地理教学尤其是一开始的高一地理教学就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进行衔接十分有必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得以提高,这更对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衔接,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为科学、系统、完整的地理学课体系;促使学生快速、有效地适应高中地理学习,激发强烈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还能帮助高中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地理基础、从而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方案,以更加适合学生的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另外还可以全面推动中学地理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促使地理教育不再局限于教材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充分培育。
随着初高中教学衔接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少初中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衔接意识,会在教学中主动衔接高中知识,当前基本上没有缺乏衔接意识、没考虑过相关问题的初中教师。与此同时,大部分高中教师都对初中教材和教学要求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仅有极少数刚毕业上岗的教师由于尚未接触相关内容、缺乏足够经验等原因,对初中地理教学相关内容和要求的了解不足。总体来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依旧还存在不少问题:
1 各方面教学差异尚未得到有效消除 初、高中地理教学存在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并未得到有效消除,相应的教学衔接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总的来看,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首先是教学目标方面。初中地理教学目标更加偏重于对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则更加偏向于引导学生形成地理知识结构体系。而在更为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目标上,高中地理教学往往涉及的内容更多,同时要求更高,教学目标层面的差异至直接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难以有效落实。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往往更为简单,知识点也是以较为直接的方式加以展现;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更为复杂,部分知识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才能掌握。最后是教学方法上。由于初中生形象思维强,故而一般采取语言、直接感知、象征符号等较为直观简单的方式进行教学;而高中学生逻辑思维更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教学时一般采取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实际训练等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操作、主动获得知识。
2 教师教学方法与专业素养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虽然当前不少高中教师都已经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十分重视,但是在实践时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尤其需要对教学方法和专业素养进行改善和提升。目前高中教师和初中教师的沟通有所不足,直接影响衔接教学,尤其是教学方法上不能进行有效衔接,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影响教学效果。另外部分高中地理教学专业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为对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要求等理解不足,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不到位。
3 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不少学生都没能充分感受到地理的乐趣和魅力,这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学生兴趣不足的情况下,无论教师怎么努力,也很难做找教学工作,更遑论教学衔接。与此同时,不少学生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对科学、高效学习方法的掌握不足,缺乏毅力,学习效率低,也对教学衔接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4 文理分科影响高一衔接期教学 文理分科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特征,这意味着大量学生在进入高二后会选择理科,即不会再学习地理知识。教师在高一进行地理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一情况,从整体上进行调整,无法针对以后选择文科的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学引导和支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一衔接期教学。
1 深挖课程标准和教材并找出衔接点 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对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都有深入了解,并需要在深入研究和挖掘中找出对应衔接点,为教学的有效衔接奠定基础。如果缺乏合适的衔接点,那么衔接教学的实施往往会缺乏必要依据,显得过于随意和混乱,难以真正实现有效衔接。教师应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主动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加以了解和研究,准确把握初、高中在这两方面的联系和差异,从而形成贯穿初、高中地理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从整体上进行有效把握。掌握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基本知识和重点知识有哪些、需要拓展的部分有哪些等,并在此基础上找准衔接点,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例如在教学《海水的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考虑到初中地理包含有“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相关内容,二者均是海水相关知识点。教师对初中和高中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联系性和差异性,并以初中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作为主要衔接点,引导学生更加快速、有效地适应高中地理教学。
2 精心设计包含初中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 教师对初、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全面、深度把握,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以巧妙的方式融入初中地理知识,既要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也不能将过多时间放在对初中知识的回顾上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对此,教师应当在找到教学衔接点的基础上,对一些基本的初中地理知识进行适当简化和总结,并在教学过程中简单回顾,引导学生基于这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和深化,指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例如在教学《地球的宇宙环境》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带领学生简单回顾“地球的运动”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地球自转和公转等知识,进而促使学生更加快速、有效地理解太阳系八颗行星绕太阳公转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对行星地球相关内容有更为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3 改进教学方法以改善衔接效果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获得更好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效果。教师在树立强烈衔接意识的基础上,需要对各种常见的地理教学方法加以了解、研究,把握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优劣势、应用要点,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征以及初中地理常用教学方法,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合适方法优化教学。由于初中地理知识较为简单,同时学生缺乏良好地理基础,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故而通常会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而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知识内容更为复杂,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师需要准确意识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不同,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从之前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向其他更具主动性的教学模式转变,如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案例教学法等。这样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过渡和适应时间,促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教学模式,顺利实现出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4 注重对学生兴趣及学习方法的培养 对学生兴趣进行培养十分有必要,这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所在。如果学生对地理学习就缺乏兴趣,那么无论教师怎么优化教学,都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学衔接也就失去了意义。大部分学生本就对地理课程缺乏足够兴趣,在初中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更是难以产生浓烈的地理兴趣,这给高中地理衔接教学造成了不小阻碍。对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兴趣加以培养,让学生能够长期保持主动学习地理的意识和态度。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培养,传授学生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和可靠保障,促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达到良好衔接效果。例如在教学《常见的地貌类型》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地貌类型的著名地点,以丰富多彩的风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这些地貌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出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后,纷纷产生了强烈兴趣,认真观察,并尝试结合自身地理基础、生活经验对不同地貌的差别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遇到阻碍时进行适当点拨,也需要在学生出错时及时进行纠正,为学生指明方向,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
5 通过多样化的知识获取途径衔接初高中地理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最基本的知识本身,而是要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培育,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部分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往往会面临由于部分知识的衔接不够顺畅而无法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问题,严重影响学习效率,也会打击学生学习信心。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知识获取途径,对初高中地理知识体系进行全面衔接。例如在教学《气象与水文灾害》相关内容时,教师既带领学生对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等内容进行复习,也鼓励学生通过课外资料、新闻报道、互联网等获取更多相关知识,并指导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指导和提供帮助的作用,旨在引导学生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总结知识点的时候提供一定的指点,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气象与水文灾害相关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和总结,从而对教材中不包含的内容进行有效补充,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结束语: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初中地理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进而改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路径,充分把握学生身心特征、兴趣爱好、地理基础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方法和策略,打造高质量课堂,让学生学好地理、爱上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