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香
(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主题=教育社会学”进行精确检索,年限设定为“1999—2018年”,期刊类别为CSSCI。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65篇,检索日期为2018年12月1日。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质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在量化方法上主要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EXCEL软件,使用这两个软件主要针对年度发文量、文献期刊分布、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展开分析。同时,对部分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并对部分重要文献进行深度研读,分析1999—2018年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热点、主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向,以期为我国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提供借鉴。
在1999—2018年,265篇相关文献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1999—2018年发表的文献量Fig.1 Volume of literature published from 1999 to 2018
由图1可以看出,教育社会学发文量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表明该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期刊载文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学科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1]同时,该项研究可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1999—2010年,该阶段的发文量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在2001年和2002年有所下降,在2003年(19篇)有突增现象。第二,2010—2018年期间,在2010年达到顶峰(21篇),其后发文量呈现递减趋势,而其中在2017年(17篇)有所突增,能够看出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内容依旧很值得学者们研究。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核心作者和作者合作网络能够反映出在教育社会学领域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一领域的发展得益于这些核心研究者,并且这些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也能够体现出研究的广泛性。
笔者再次统计了研究机构论文的发文量N、被引用频次C以及发文量和被引用频次之间的P指数,并且进行了名次排列。统计显示,发文量、平均被引用率、P指数之间依然不一定呈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发文量多并不代表被引用频次和P指数高。比如,南京师范大学发文量最多,为48篇,但是其被引用频次只有16.4,排名第三,而P指数排名第一。但是北京大学发文量只有8篇,被引用率为206次,平均被引用频次为25.75,排名第一,P指数排名第三。
经过分析研究,我们了解了近二十年来关于教育社会学发文的作者、发文量以及机构等,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分析社会学,更加了解了教育社会学在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从中能够得到一些结论。一方面,目前关于教育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比较缺少凝聚力,研究者、研究机构之间联系较少、比较分散,要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凝聚力量。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交融,把教育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研究得比较少,研究比较局限,这都是未来进行教育社会学研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