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策略初探

2020-04-06 22:14梁湘珩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开发策略校本课程

梁湘珩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規划课题《基于阳江本地文化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科研成果,立项批准号:2017YQJK199

摘要: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给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送来了春风,改革与开发势在必行,但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课程观的缺失与客观条件的制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对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开发策略,以增强课程开发的实际效用与普适性。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化整为零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149

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缘此,校本课程开发开始正式进入了教育者的研究视野。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开发,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概念。允许学校开发课程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体现了对课程权利的下放,是对以往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的模式的超越。笔者看到了这一制度背后的开放色彩,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开放必将带来人们思想的解放。

一、当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教师执行的积极性受阻

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下,不少教师已习惯了原有的统编教材,认为只要按部就班地落实国家编定的教材,加之强化训练,学生就能考取理想的学业成绩,即完成了教书育人的任务。简单化片面地理解校本课程的教育效果,认为开发新的资源只会占用正常的上课时间,教育功利色彩较强。

2.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本土和本校特色

本土地方文化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涉及地方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节日、名人贤士、诗词歌赋等。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舍近求远,可能会面临失败。从身边的资源出发,以家乡的软文化为基本依托,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情怀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应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服务。

3.参与各方的合力不足,外部与内部条件准备不充分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应是个别教师的个人奋斗,应该集合全体师生的创造智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科专业性很强,不同学科间的教师缺乏沟通与协作,学科融合思想较弱,学科知识被单独分割,致使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思想与视角不够全面。在外部条件方面,家长普遍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考试分数的高低,并不鼓励学生开展信息收集、社会调查、独立研究等形式的校本课程实施形式,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受限。面对有限的条件,笔者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出自己的思路。

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课程”是一个全面的学术概念,开发课程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关于“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策略,笔者更加注重开发执行的可行性与普适性。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的基本构想是“化整为零,学科融合”。

诚然,开发课程的周期较长,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本来就不足,还要腾出一部分具有理论基础的教师潜心开发课程,现实的可能性不大。笔者设想组合不同学科的教师设立研究课题,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对知识系统进行重构与深度融合。以课题研究、学科融合带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比如设立课题“阳江本土自然风光研究”,可整合校内教师资源,组织语文和地理学科教师进行组合研究。在总课题下,还可以把整体的课题构想分为若干个分模块,每几位教师只负责一个分模块的研究。分模块的研究要设定交付结题的时间,并统一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进程中。每当一个分模块任务完成后,分模块负责人将采用讲座形式向全年级或全校学生授课,将研究的成果提炼出可教学的内容。一学期只安排一个总课题研究,一个学期的研究周期结束后,总模块负责人将所有分模块的资料整理成册,一个编制的课程就完成了。既然是课程,课程的评价也就必不可少。对于评价的制度,建议采用学分制管理,校本课程可以设定一定的学分,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及格。具体的评价,笔者建议把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自评,让学生以文章形式写出自己参与课程的所感所得。同学互评,把学生写出的所感所得的文章,互相传看,看谁的感悟最深,收获最多,由学生互相打分形成这一项的得分。教师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作品成果或者笔测等形式进行评价。

三、开发思路的合理性与特色点

1.化整为零的开发思路与教师的合作精神

学生需要学会合作,教师群体也一样,没有教师是可以孤立存在的,在非发达地区,更要发挥群策群力的精神,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没有资源就要懂得整合资源。一个学期教师分工合作就可以开发出一个校本课程,那12年的中小学教育就是24个校本课程。充分发挥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整合教师的力量,集合教师的才智便可创造出更多课程精品。

2.以教促研的实施思路与教师的能力培养

每一个分模块研究都是以讲座的形式展现成果的,既是整理研究的成果也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师就会在讲座教学的压力下尽快地完成研究,保证了成果呈现的时间。另外,教师授课的对象是全年级或者全校学生,这样就避免了教师马虎应付、研究流于形式。另外,以讲座形式展现成果也更有利于锻炼青年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与现场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3.多元化的评价思路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提出的把三种评价主体与评价结果相结合的想法,照顾到了自我、同学间以及教师三个认识主体的认识差异。三种评价方式的结合,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一改传统只由教师评定成绩的做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同学间认清差距,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这种评价方式有其创造性。

四、总结

上述的观点与做法就是笔者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见解,合理地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有利于教师自我专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打造文化特色学校,走参与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强校之路。当然,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与国家课程并行更需要我们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第三中学529500)

猜你喜欢
开发策略校本课程
如何有效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策略的研究
高中政治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