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2020-04-05 18:51李静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数学课堂探索

李静

[摘要]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数学课堂;探索;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6-0016-0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得不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特别是数学学习,很多学生觉得非常难学。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且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觉得数学抽象难懂。另外,教师采用直接讲授、反复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既不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又不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可进行游戏化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知规律,适时加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游戏化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乐中学、学中乐,最终有所收获。同时,游戏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发现数学是有趣的、好玩的,进而愿意去接触、探究数学,不断深入学习数学。另外,教师在明确游戏化教学的意义后,要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因为游戏化教学不能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一切问题。

二、游戏化教学的介绍

游戏,在百度中的解释是娱乐方式。游戏化教学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中,教师进行游戏化教学,除了满足游戏本身的要求外,还要具备两类元素,一类是核心元素,另一类是延伸元素(保持状态的元素)。

1.核心元素

第一个核心元素是目标。无论游戏化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是什么,教师心中要时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游戏,都不能偏离“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这个教学目标,即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数学课堂中,只有不偏离教学目标,游戏化教学才有实际意义。例如,在“游戏公平”这一教学环节中,华应龙老师通过抛啤酒盖的游戏,让学生判断这一方式是否公平。这里,华应龙老师没有用抛硬币的方式让学生估计事件可能发生的大小,而是通过游戏巧妙地展示像抛啤酒盖这种非等可能性的随机事件。整个活动过程,华应龙老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具体的任务和作用,让学生主动思考“啤酒盖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啤酒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等问题。同时,在每个环节中,华应龙老师都给予明确的提示,一个接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像指路灯一样,让学生目标明确地进行游戏活动,体会到“概率有大小,一切皆有可能”。一个啤酒盖让学生玩得既起劲,又充满了乐趣,自然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学生通过探究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抛啤酒盖不公平,相比较而言,抛硬币比较公平”的问题。整个游戏活动目标明确,既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在游戏中实现“做中学”的目的。

第二个核心元素是规则。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对学生的游戏活动有相应的限制,即每个游戏都应该有要遵守的规则,只有规则清晰明了,才有可行性、操作性。也就是说,教师要明确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还是竞争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对组织能力好的学生、表现欲强的学生、喜欢互动的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分配小组。同时,所设定的游戏规则也要难度適当,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理解能力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很对地方的小学低年级考试可以根据不同科目设置不同的关卡和规则,如用“闯关”的游戏进行考试等,这样可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考试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不再畏惧考试。

第三个核心元素是反馈。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得出结果后,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一节课中尽可能多地分享与讨论,并及时进行反馈。对学生探究得出比较离谱的结果,教师不应该直接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使学生从思维误区中走出来,最终正确地解决问题。经过这样酣畅淋漓的思维活动,学生产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一定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网络游戏之所以容易让人沉迷,正是由于它的及时反馈,因为它肯定了参与者的作用,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同样,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及时改正与完善,最终获得进步。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因为他们明白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有积极的反馈,从而愿意参与、愿意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反馈方式是语言激励和物质奖励。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分发小红花、徽章等外在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但是,教师要明白,这样的物质奖励一定要有限度。如想让学生在阅读方面表现得更好,最速成的方法是设置一些奖励,给予外部刺激。一开始学生进步神速,但是要想让这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持久,就要变换奖励,因为这样阅读的目的不单纯了,将一件本身很有趣的事变成了一个为了获得回报的任务,从而大大降低了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师的反馈要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外部的物质奖励。

2.延伸元素

这里所说的延伸元素,比较适合低年级的游戏化教学,如可以给练习题设置一个好玩、有趣的故事背景等。例如:“唐僧师徒四人为取得真经,一路上斩妖除魔。现在请你扮演孙悟空,通过答题,帮助师父取得真经。”这样的故事设置,提高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练习。同时,反复进行游戏也属于游戏的延伸元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像玩游戏一样,不断尝试数学难题呢?要想学生愿意多次尝试探究,毫不气馁,教师就要精心设置游戏关卡的难度。教师只有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设计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才能不断激起学生的勇气,去反复尝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随便一个游戏就可以用来进行游戏化教学的,至少需要满足以上条件。

三、游戲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选择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描述性知识的教学

描述性知识也叫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事物“是什么”“怎么样”,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的学习以记忆为主,可以采用联想概念、反复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时,可引导学生把周长与一条线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求一条线围成一圈的长度;教学面积的概念时,可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密铺思考某一片儿有多大;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可引导学生联想物体的体积是如何形成的,帮助学生构建起图像和具体问题之间的联系……又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教师可通过实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两车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同向而行等情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题意,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2.概念性知识的教学

概念性知识比较抽象,具有概括性和组织性等特点。具体来说,数学中的原理、理论等都属于概念性知识。根据概念性知识的特点,课堂中最常采用匹配和分类的方式进行游戏化教学。如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的习题,教师可设计“打地鼠”的游戏,即在每只地鼠的身上贴上各种式子,有的是方程的式子,有的不是方程的式子,当身上有方程式子的地鼠出现时,学生就敲打它的头;当身上贴有其他式子的地鼠出现时,学生就不能有任何动作。通过游戏化教学,使学生真正明确方程的意义。

3.规则性知识的教学

简单来说,规则性知识就是大家都认可和需要遵守的规则。规则性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懂得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模拟讲解等方式,体会规则的重要性。例如,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算法。如有小括号、中括号的加减乘除法计算,按照规则应该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然后根据乘除加减法的顺序进行计算,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规则的顺序性和重要性。

4.流程性知识的教学

流程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事”的知识,即完成一件事的一套程序或步骤。对于流程性知识的游戏化教学,教师可从整体入手,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教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统计全班戴眼镜的同学人数。这样可让学生通过合作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最后做出合理的决策,真正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总之,游戏的目的是把事情变得更有趣,而游戏的有趣来自于它的不确定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师设计的游戏没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反而让目前的学习变得更加压抑和枯燥,那就失去了游戏化教学的意义。但是,教师也要明确,游戏过程中积分、排行榜、徽章等外在的奖励会降低学生参与的内在动机,且游戏化教学并不能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另外,过度进行游戏化教学,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新鲜感,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进行游戏化教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预设,抓住游戏的本质随时调整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真正习得新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责编 杜华)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数学课堂探索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