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东
【摘 要】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基于移动教研APP进行教研活动的教研效果,主要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框架,探讨受访教师对移动教研APP的使用满足体验以及移动教研APP的服务品质对教研效果的影响。利用“问卷星”,对关注过移动教研APP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教师使用移动教研APP的满足程度和移动教研APP的服务品质高低与教研效果呈正相关。
【关键词】移动教研APP;使用与满足;服务品质;教研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0)02、03-058-05
研究背景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普及,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不断给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科研交流方式带来飞跃与革新。传统的教研方式往往以主观经验为主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研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移动学习的兴起,让传统的教研方式发生了改变,教研活动的时间、空间更加自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更加的方便和快捷。教研员和教师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进行教研活动、教研反馈实时推送,这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教研活动得到教师的青睐,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快其专业成长速度,也提升了区域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研究综述
移动教研APP是一款根据当前教研需求,开发的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教研活动的软件。主要是通过发现、教研、共读、圈子、统计几个方面的功能,实现关注教研活动、参与教研活动、建立教研圈、分享教研经验、统计教研数据。
1.移动教研APP
笔记服务:教研员或教师通过创建听评课、观摩课、主题教研活动,该次活动的信息包括地点、听课信息,评价量表将自动匹配,无需填写。教师通过移动设备的GPS定位功能,APP自动进行定位及活动签到。他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画图、视频等方式,记录随堂听课笔记、观摩课笔记、主题教研笔记、教学反思、教案检查等笔记,笔记保存后的数据直接传到移动教研架设的服务器。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编辑、修改、删除创建好的笔记,在教师需要的时候,可以将生成的笔记以报告的形式打印出来。
教案抽查服务:系统会通过移动设备的GPS定位功能,自动定位到当前所在学校。教研员或学校领导只需填写抽查教师姓名、年级、科目。根据学科需要自定义教案抽查的评价标准,系统可自动生成教案抽查报告。
教研圈服务:教研员或教师创建教研圈,填写圈子名称选择教师成为学科或者学段的教研组成员。教师进入APP,搜索教研组并加入教研组活動。教研员或教师创建教研主题,编辑教研主题内容,教师进入APP,搜索到创建的主题,参加主题讨论。教师通过文字、音视频的方式进行评论,收藏某教研主题。教师通过教研圈,分享自己的教研主题和评论。
共读服务:教研员或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读书标题、截止日期、对共读任务的描述、选择资源来完成读书任务的创建。教师进入移动教研APP的“共读”模块,就会看到显示列表中的共读任务,教师参与其中,记录读书笔记,分享读书笔记。也可以查看自己已读的资源数、记录的笔记数、获赞数。对自己参加的共读任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
统计服务:统计服务分为数据统计和资源统计。教研员或学校领导可以按照听评课、教研活动、教研圈的类型来查询教研活动的情况,统计听评课、观摩课、组织主题教研活动的数量;查询教研圈的数量及主题的数量。教研员或学校领导可以按照课程,通过学科、年级、时间进行资源统计;也可以按照教师查看,通过姓名、笔记数量、活动数量进行资源统计。
2.教研效果
移动教研APP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它的教研传播能力显然优于传统教研的知识传播媒介。移动教研APP在教研模块有听评课、观摩课、主题教研三种类型,听评课类型集成了评论、笔记、量表、总评、教案几个部分;观摩课和主题教研类型集成了活动信息、签到人、写笔记三个部分;听评课把课堂环节分为了导入环节、讲授新课、授课过程、板书设计四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或者删除课堂环节。综合以上文献及移动教研APP的教研特性,笔者通过认同行为、关注行为、参与行为、分享行为、知识吸收行为等对移动教研APP的教研效果进行研究。所谓认同行为即教师对移动教研APP优于传统教研行为的普遍信任感和认同感。关注行为即教研员或教师发布了教研信息后,教师自发关注该教研活动。参与行为即教师获知了学科的教研活动后,主动的参与学科的教研活动。分享行为即教师在参与了教研活动之后,把自己认为活动中优秀的教研节点或者是片段通过各种途径分享给其他的教师。知识吸收行为即教师在参与了移动教研活动之后,对教研活动内容的吸收、内化程度,以及对以后课堂教学或教育科研的改进行为。
3.移动教研APP使用动机与满足之关联性
移动教研APP,具有可见即可得、知识共享、分类统计等功能,所谓“使用动机”,指教师对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教研活动可能产生某些结果的期望。教师使用移动教研APP后,认为从中获得效果,即所谓“满足”,而教师使用移动教研APP很少或仅使用一次,使用移动教研APP的满足会影响再次使用,由此可知使用动机与满足互为因果关联。教师长期使用移动教研APP,其使用动机及满足形态可能趋于一致。所以针对本研究,笔者设想:当教师们使用移动教研APP,并进行教研活动之后,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即获得满足感,依赖该APP的使用,从而移动教研APP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效果。
4.移动教研APP的服务品质
移动终端设备提供了多种信息传递方式,即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这些展现形式以及传播方式都可以在移动教研APP中应用。比如教研模块中的一键听课,听课教师通过图文、音视频的方式记录下上课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片断,能快速且高效的记录上课教师的教学节点,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书面记录,又能对整个课堂进行宏观的了解。比如体育听评课,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它更注重师生的交互,以及学生的活动过程。传统的听课记录手段太过单一,通过文字的方式无法记录全面的课堂情景。而通过移动教研APP,教师可将视频、照片和图片结合文字的方式,更生动的展现课堂情景。
因为服务品质对教研效果的影响一部分来自移动教研APP自身的服务品质,移动教研APP的功能是影响教研效果的本质因素,所以笔者将“移动教研APP的服务品质”归为自身内部因素(内因)探讨移动教研APP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教研效果。
研究框架与研究问题
1.研究框架
根据上述文献,笔者参考已有研究,结合本研究的目的,认为移动教研APP的教研效果会受外因——“教师对移动教研APP的使用满足程度”以及内因——“移动教研APP的服务品质”所影响。依序渐进的推导出研究框架,如下图所示。
2.研究问题
具体而言,根据以上综述,笔者提出两个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一(Q1):教师使用移动教研APP使用满足程度(外因)对教研效果的影响?
研究问题二(Q2):移动教研APP的服务品质(内因)对教研效果的影响?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与资料搜集
本研究以参与过使用移动教研APP进行教研活动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星”平台建立问卷与进行问卷回收。在问卷正式发放前,向学科教研员与学科骨干教师发放前测问卷50份,以确定问卷中的各题项间的叙述是否能被受访者准确理解。正式施测时,针对教师发放问卷243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32份(11份无效问卷),有效率95.5%。
2.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本研究各变量使用的量表主要根据本研究的自身特点,与相关的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进行讨论、筛选、审定,最终确定本研究的量表。问卷共分为八部分:移动教研APP的使用与满足感,移动教研APP的服务品质,对移动教研APP的认同行为、关注行为、参与行为、分享行为、知识吸收行为、统计。
研究结果与讨论
1.研究结果
(1)样本结构之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232份。其中以女性教师居多,占样本总数的大部分,男性教师偏少。受访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其次为40岁以上,最少的是20~29岁,在受访教师所任教学段方面,小学低段占比较少,小学高段其次,初中所占比例较多,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结构
变量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71 29.2%
女 172 70.8%
年龄 20-29岁 54 22.2%
30-39岁 103 42.4%
40岁以上 86 35.4%
任教学段 小学低段 65 26.7%
小学高段 78 32.1%
初中 100 41.2%
(2)Cronbachs alpha 信度检测
Cronbachs alpha系数值均大于0.7,表明测量其所测属性的信度相当高。此方法用在本研究中,是为了检测本研究的变量是否具有稳定性、一致性、同构性,简单的说即是否具有高信度。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七个变量的信度皆达到了标准。
表2 变量可靠性统计量
变量 Cronbachs alpha值 (信度) 题项数 平均数
使用与满足 0.892 12 2.201
服务品质 0.837 4 2.033
认同行为 0.851 3 2.122
关注行为 0.813 2 2.026
参与行为 0.824 3 2.041
分享行为 0.832 3 2.032
知识吸收行为 0.875 5 2.105
2.讨论
(1)移动教研APP使用满足程度(外因)与教研效果呈正相关
移动教研APP是建立在强大的教研功能基础上的。教师对移动教研APP的参与和分享行为也进一步促进了教研员/骨干教师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对移动教研APP的需求和期待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移动教研APP的体验感,而教师的体验感也来自于自身、移动教研的内容以及教研圈教师间的互动。在结束对移动教研APP的体验后,他们会根据结果修正对该APP的印象与期待,这种修正后的印象和期待进而会影响他们今后接触移动教研APP的行为。笔者把“移动教研APP使用滿足程度”拆分成了三个层面,分别是专业成长满足、专业素质满足、成就感获得满足。当教师使用移动教研APP进行教研活动,听评课、观摩课、主题教研,不同类型的教研活动都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专业成长满足。通过移动教研APP的共读和教研圈功能,与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的互动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形成了专业素质满足。把通过移动APP参与教研活动学习到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了成就感获得满足。针对本研究,笔者将移动教研APP的教研效果分成了教师对该APP的认同行为、关注行为、参与行为、分享行为、知识吸收行为程度进行测量。在形成专业成长满足、专业素质满足、成就感获得满足的基础上,教师从而会对该APP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评估,从而得到本研究的教研效果的结论,当移动教研APP的使用,体验感满足了教师的需求时,移动教研APP即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
(2)移动教研APP服务品质(内因)与教研效果呈正相关
移动教研APP的服务品质是影响教研效果的本质因素,多媒体可以提供多种信息记录及传递方式,即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等,这些方式可以单独应用也可同时使用,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结合本研究,若教师感受到移动教研APP丰富的教研价值,即该APP教研效果越好,教师对其认同行为、关注行为、参与行为、分享行为、知识吸收行为就会越强烈。
(3)移动教研APP使用者年龄与教研效果呈负相关
当前伴随数字化科技生活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他们生活在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的时代,网络成为了他们获取各种信息以及沟通的聚集地。从出生到现在技术为伴已影响他们的态度、行为和期望。相对于年长的教师,更喜欢、更习惯这种碎片化的教研方式,使他们觉得移动教研APP的教研效果更好。而年纪大一些的教师,在接触到移动教研APP后,由于已经习惯了以往的教研方式、教研习惯,从而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抵触,因此教师年纪越小,移动教研APP的教研效果越好。
3.建议
一是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仅仅以教师使用移动APP与满足体验以及移动APP的服务品质作为自变量,移动APP的教研效果作为因变量,研究其教研效果的影响。建议未来的研究者可以探讨其他影响移动教研APP教研效果的因素。二是教研效果的测量方式众多,移动教研APP的教研效果亦可通过多个维度测量。但根据研究目的,笔者仅将教研效果分为认同行为效果,关注行为效果,参与行为效果,分享行为效果,知识吸收效果,建议未来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探讨测量教研效果的其他维度。三是使用移动教研APP的教师满足感受与移动教研APP的服务品质确实能影响其教研效果。建议移动教研APP的工作人员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可以针对特殊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比较频繁,移动教研APP应增加这方面的功能,又如物理、化学学科的实验较多,移动教研APP应增加图库的功能,这样更符合学科特性,从而提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品质,让教师更加自愿的利用移动教研APP来进行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