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实施策略探究

2020-04-02 08:24董巍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策略

摘要: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操作策略技巧方面,家庭教育都需要专业的引领与指导。立足学生九年一贯的发展历程,基于不同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九年一贯学制的家校人力资源,创新性开展衔接互助式家庭沙龙,搭建跨年级亲子同场沟通的平台,发挥心理健康教师、家庭教育专家的引领作用,为破解家庭教育的焦点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策略

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根本着眼点。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与作用,引领家庭教育走出误区,指导家庭教育改进策略,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素养与技能,进而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有益补充和积极延展,才能提升家庭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综合育人格局中的正效能,更好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操作策略技巧方面,家庭教育都需要专业的引领与指导。科学而有实效的家庭教育,不仅需要符合家庭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还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学校的心理教师毋庸置疑是发挥引领作用的理想人选。如何立足学生九年一贯的发展历程,基于不同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搭建亲子充分沟通的平台,进而破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焦点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的起点。借助九年一贯学制的家校人力资源,创新性开展的衔接互助式家长沙龙,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行动策略。

一、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的内涵

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是指九年一贯学制学校在小学低中、中高年段衔接年级,尤其是小初衔接年级开展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班主任及心理教师、家庭教育专家同场进行的,基于焦点问题解决的开放式、自主研讨的教育沙龙。

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可以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学制优势,以“过来人”“回头看”的方式,将高年级学生、家长经历过的亲子焦点问题、领悟到的问题成因及解决问题的经验策略分享给低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实现衔接互助;可以通过师生、家长、班主任、心理与家庭专家同台互动、平等交流的方式,实现面对面的无缝沟通,规避信息损耗的同时,多角度、更专业地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实现自主成长;可以在心理学及家庭教育专家的引领下,使家长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和成长规律,树立科学、正确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进而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的素养和能力,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完善。

二、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的实施流程

(一)问卷调查,锁定焦点问题

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的目标是指向问题解决的,因此前期的焦点问题调查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全面把握不同年段亲子焦点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面向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了“家庭教育现状及专业需求调查”“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青春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等系列问卷,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选取不同年段的学生和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

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在青春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数据统计中,最困扰孩子们的五大问题分别是:因为作业字迹不好或做题马虎被批评;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被批评;面对困难,想“另辟蹊径”解决,父母却推崇“吃苦耐劳”;父母总是把自己和“别人家孩子”做比较,指出很多缺点;好朋友都有的玩具、都玩的游戏或是都看的娱乐书籍,父母却不肯给自己买,且没有商量的余地。而最困扰父母五大问题是:孩子写作业不认真,做题马虎,常常因为简单题丢分;孩子学习效率低,磨磨蹭蹭,很晚才能睡觉;孩子生活懒散,没有养成收拾房间、整理衣物的习惯;孩子规划能力差,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孩子有拖延倾向,如果大人不监督其效率就不高。我们发现,不论是共同困扰孩子和父母的学习问题,还是并不太统一的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令孩子和父母烦心的焦点却背道而驰:孩子最烦恼的是“爸爸妈妈怎么什么事都管着我,我怎么做什么都不对”;而令父母最烦恼的恰恰是“我都说了这么多遍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就是改不了”。这显然暴露出了青春期家庭教育矛盾的本质所在。

问卷调查的结果提示我们,有些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特点并不了解,其青春期家庭教育理念还存在问题;而青春期的孩子在接受父母教育的过程中,显然也存在言行不一、自我约束性不强、沟通解释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都亟须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平台或契机来有效地解决。

(二)发布公告,征集沙龙成员

抓住了家庭教育的焦点问题及本质矛盾之后,家庭教育的沙龙便有了明晰的任务与方向。我们首先围绕青春期家庭教育“你们别总管着我”这一焦点问题,面向六至八年级全体学生家长招募第一批自愿互助式沙龙成员,家长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学校家庭教育公众号后线上报名。报名时除了填写自然情况及联系方式外,还要简单描述当下正困扰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备我们同质筛选。

(三)组建团队,构建系列主题

历时一周的自愿报名结束后,我们通过整理报名资料,筛选出13名被同质性问题困扰的家長,组建正式团队,并举行了第一次沙龙的“破冰”座谈。在这次沙龙中,我们除了详细向团队成员们介绍衔接互助家庭教育沙龙的活动宗旨、目标、任务、内容和形式外,还与家长们分享了前期调查的数据结果和在几个年级社会情绪能力课程亲子交往专题教学中搜集到的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心理教师开诚布公、自我表露式的分享,奠定了互助沙龙平等包容的交流氛围,家长们很快打消了防御心理,纷纷讲述了困扰自己的实际问题,心理教师详细加以记录。最后我们对每位家长阐述的问题给予了初步的回应及解决问题策略的点拨,个别高年段的家长还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分享了经验。

第一次“破冰”沙龙在理解、接纳与互助的氛围中结束了,留给所有团队成员的是对随后系列沙龙活动的期待。

(四)层层递进,破解焦点问题

“破冰”沙龙结束后,心理老师对团队成员提到的13个具体的青春期家庭教育案例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形成了“青春期的孩子到底该不该管”“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怎样管”“青春期不同阶段的家庭教育注意事项”三个主题,分三次(利用周五下午时间连续三周)层层递进开展互助沙龙活动。

围绕“青春期的孩子到底该不该管”“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怎样管”两个主题的互助沙龙,邀请了自愿报名的家庭成员(家长和孩子)、中高年段的心理老师同时参与。互助沙龙从播放孩子们的随机采访或焦点问题心理剧开始,主持人请孩子和家长分别对焦点问题举牌表态,再进一步采访家长和孩子的感受与想法,亲子之间无法达成共识时,由心理老师站在专业的角度分析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或新策略,随后进一步征询当事人的意见或是高年段家长、学生的建议,大家一起来完善具体的做法,最终达成三方认知的一致,进而改变家长和学生对待焦点问题的态度。

例如,在“东西乱放,要不要及时整理”“作业都写完了,剩余的休闲时间如何安排”“考试成绩不理想,最期望父母怎样帮助”等问题上,家长和孩子的认识就很难统一。而这些认知上的差异,恰恰是引发亲子冲突的根源。针对父母和孩子的认知如何统一的问题,心理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家长和孩子因为认知起点、思维方式和人生阅历的差异,追求认知上的完全统一是不现实的,但正因为家长比孩子更成熟,可以更全面、客观、理性地处理问题,因此家长才需要去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而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满足其合理需要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和矛盾。这样就把亲子间各持己见的“辩论赛”引向了“亲子行为背后的真实诉求是什么”的深度思考中来了。而换位思考、有效帮助才是亲子焦点问题得以解决的前提。

(五)分享升华,凝练有效策略

系列主题沙龙的最后一次,我们围绕“青春期不同阶段的家庭教育注意事项”展开,指向完善策略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明晰与巩固团队成员形成的正确的青春期家庭教育理念,起到深化的作用。此次沙龙我们没有邀请孩子参加,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家长明晰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心理老师详细分析了不同年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成长需求和承受的环境压力,帮助家长明晰虽然同样处在青春期,但面对六至八年级的孩子,家庭教育的策略却有很大差异,而这期间衔接、过渡的注意事项就会直接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效果。

心理老师在分析六至八年级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面临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对应产生的不同需要时提醒家长,他们的孩子处在逐渐步入青春期的不同阶段。虽然青春期的孩子都具有关注自我体验、独立性增强、情绪化、同伴至上和疏离权威的心理特点,但这些特点与不同年级的学业任务相结合,反馈出来的成长需要却差异很大。

比如,六年级的孩子,比七、八年级的孩子课业负担轻,对学习尚未形成紧迫感,休闲时间多,他们渴望在时间管理上得到父母的监督和指导,但又讨厌父母给他们报补习班、布置课外作业、抢夺他们的娱乐时间,所以家长如何民主地引导孩子合理地规划时间是满足他们成长需要的关键。而处在七年级下学期和八年级的孩子,随着课业难度和强度的加大,同伴间变得关注考试分数,为了树立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孩子们开始变得重视学习,但这时家长能够提供的学习上的帮助却越来越少了,辅导作业时频繁出错或是干脆不会,加之对孩子所处的具体问题环境不了解,给出的提高成绩或是化解人际交往矛盾的建议就会无效,这些都会导致孩子拒绝再接受父母的建议。所以,这一时期聪明的父母会从精神和情感层面给孩子足够支撑。父母会肯定孩子的努力和付出,鼓励、支持孩子继续向前;父母也都会接纳孩子的喜怒哀乐,与孩子产生共鸣,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同时家长还要高度关注孩子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的心态变化,避免一部分孩子“破罐子破摔”,甚至将精力转向网络游戏。因此,合理使用手机及网络游戏成瘾的防控,也是这一时期的重点。当然,如果家长在孩子急需帮助时还能进一步给出十分正确的提醒、建议和实质性的学业帮助,效果会更加理想。家长要切记的是,提醒、建议和帮助,不是指挥,更不是事无巨细的包办代替。这才是青春期孩子愿意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

心理教師专业的分析和可操作性的引领,激发了八年级家长及学生的“回头看”,大家纷纷在具体操作环节分享经验,沙龙在互动交流的高潮中结束。

三、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的作用与思考

(一)积极作用

1.充分发挥家校教育资源整合的力量

九年一贯的学生与家长资源同样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发挥优势的潜在力量。尤其是三、四年级及六、七年级这样的衔接过渡年级,学生学习任务的难度、强度的调整,往往会给学生及家长带来适应方面的问题。而借助衔接互助式家庭教沙龙,可以更有效地传递专业的声音和“过来人”的经验,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发挥家校教育资源整合力量的新策略。

2.为实现亲子有效沟通搭建优质平台

解铃还须系铃人。家庭教育焦点问题的破解,离不开亲子的有效沟通。而日常生活中,亲子有效沟通的难点恰恰在于开诚布公、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的氛围。由于亲子矛盾很难用“是非观”加以判断,往往是站在父母或孩子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其主张都具有合理性。因此,矛盾的调和必然要基于充分了解对方后的换位思考。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让存在亲子矛盾的家庭处在心理教师、家庭教育专家和高年级学生及家长的大背景下讨论问题,可以及时有效地听到专家、“过来人”对焦点问题的专业看法或真实感受,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及成长的真实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孩子了解专家及同龄人父母解决焦点问题时的态度及方法,最终必然有利于亲子间理解、接纳和问题解决。

(二)深入思考

1.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

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不是“昙花一现”的活动,而是指向问题解决的系列课程。因此,心理教师应立足校本,定期广泛开展问卷调查,面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焦点事件访谈,以专业研究为载体,系统设计开发沙龙的主题、内容及实施方案,形成切合本校家庭教育实际需要的家庭教育系列校本课程。

2.需要坚实的组织机制保障

为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的课程开发提供坚实的组织机制保障,是确保其积极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课程的开发工作并不是心理教师“据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任务,必然需要学校领导、德育部门及班主任的全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学校应以心理教师为核心,组建包含学校主管领导、德育研究室、班主任、家长委员会核心成员在内的项目团队,以科研模式为载体,稳步推进课程开发工作。

3.需要充分发挥家长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的主体是家长和学生,充分发挥家长和学生群体的潜在教育资源是提升沙龙实效性的关键。在家长群体中,可能会存在教育专家、咨询师、家庭教育的成功实践者等,他们可以提供专业资源,而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的家长面对同一焦点问题时更有利于形成多元视角的头脑风暴,从而大大提高解决焦点问题的效率;而学生群体的参与,将以往家庭教育只面对家长、家长回家后再作用于孩子的间接过程,变为家庭教育同时面向家长和学生的直接过程,这更有利于转变学生对焦点事件的认知,当场的操作演练也更有利于塑造亲子间全新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模式。衔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龙应充分发挥利用家长及学生资源解决焦点问题的这一优势。

参考文献:

[1]刘琳琳.沙盘游戏助力家庭教育的探究——青岛“心驿站”家长沙龙体验式亲子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

[2]董巍.基于社会情绪课程提升家庭教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J].辽宁教育,2018(11).

[3]苏岚颖.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一种解决青春期家庭教育困惑的模式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7)

[4]沈端芳.家长心理教育沙龙——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模式[J].成功(教育),2012(4).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