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颖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不强、辨别是非能力也不强等客观原因,导致在课堂学习中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要改变学生这样的课堂学习形势,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不断地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保障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一、适时导入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导入环节把握好,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后续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增强。小学生处于非常特殊的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很容易因一些事情而转移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教学的环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传授语文知识外,引到学生感兴趣的点上,通过设置趣味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主动性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另外,导入问题的方式还有助于学生根据问题逐渐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形成自学意识,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由于文章的故事性较强,在引导学生投入阅读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各自描述自身的生活,由一个个故事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导入学生自己日常生活的情况与问题,或是引入安徒生童话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过后,教师再引出同龄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凄苦的生活遭遇,对比下激发学生的兴趣,投入阅读中。待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后,教师再要求学生结合课前探讨的生活对比写作读后感,及时总结阅读感受,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这样引发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问题进行课前的导入,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才能被激发,才能尽快地进行后续文本知识的阅读,阅读能力在驱动和激发中得到提高。另外,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还能帮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期后续语文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习过程的趣味性
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非常重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无意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奠定基础。过去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只能通过文本材料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直接为学生梳理知识点,很难经过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因此很多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再加上单一的教学方式产生枯燥感,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严重影响语文阅读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应用,很好地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声音综合起来进行展示,融合动态的内容,让死板的语文知识变得更丰富和直观,学生在兴趣的激发和感官的刺激下快速投入高效阅读的状态,积极主动阅读,逐渐形成思考阅读的好习惯。
比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寻找关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相关影片,节选片段后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要求学生结合视频的音乐、影响以及为周总理送行的群众脸上的表情、动作思考相关问题,在观看中,学生为教师特意营造的氛围所打动,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不舍以及悲痛的心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进一步了解文意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无疑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文本的阅读内容也变得更为形象与生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想象力与创新力也得以提升。
三、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就是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注重学生学习感受及兴趣的养成,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很难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也无法激发阅读兴趣。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就要努力将课本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逐渐感知纯文字的内容是可以转化为实际存在的事物,进而产生兴趣,更主动去理解、思考和掌握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真正有效。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培养,确保学生学有所获,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比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该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尋找到发现美的眼睛,感受春天的美好。要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讨论各自对春天景象的理解,交流各自认为的春天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带入学生进入到探讨的学习氛围内,如有学生思考春天景象时首先想到嫩芽和红花,有的学生则认为春天就是各种山石换了绿装,也有的学生思考春天就是河边的柳树长成,一片绿色丝条等,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同时潜移默化地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中发现,语文书本的内容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纯文字的内容并非虚无缥缈,学生只有从文字中联想到真实存在的事物,并从生活中挖掘这些影像,才能意识到语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理,才能真正提高阅读学习主动型,提高阅读学习质量。
四、应用小组学习模式,提高阅读学习质量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但也因此很多学生受到父母过分的宠爱甚至溺爱,在性格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缺陷,如自私自利,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等,这样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很难真正融入团队里,也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在组织阅读活动时,教师要积极应用小组学习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加入到集体学习中,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互相竞争,并带动其他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才能激发集体性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为了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融入阅读活动和表演的氛围,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而扮演小蝌蚪的同学一步步演示找妈妈的过程。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对各自的角色都有全新的了解,同时也见证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参与性增强,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更深刻,也更利于营造集体阅读的良好学习氛围。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更主动融入阅读环境下,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与发展,为今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关乎后续的写作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要重视阅读的全过程,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路小学(2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