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泽华
[摘要]数学的人文价值长期被数学教师忽视,使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门乏味的学科。通过深挖数学史,建立数学文化的纵横脉络,挖掘血肉丰满的数学应用,揭示朴素而深刻的数学思想,从而实现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应用;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88-02
当今的数学教育正如一位智者所说:“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美女,只剩下一副x光片上的骨架了!”当数学教育与厚重的历史剥离,与斑斓的生活隔绝,就逐渐成了使人望而生畏的学科。所以我们不能过分注重数学的工具性、科学性,而忽略深藏于数学内部的人文性。在历史的脉络中,探寻数学的发展历程,比较数学的各种方法,领会朴素的数学思想,关注数学活动的意义,数学才能彰显其特有的魅力,得到学生的喜爱。
一、兼顾纵横。贯通经脉
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漫长而艰辛的实践和探究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深挖某些数学知识的探究史,找到中外研究的共同之处,建立起数学文化的纵横脉络,发展学生的宏观视野。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学习的“圆的认识”“圆周率”等知识都是最古老的数学命题之一。我国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圆的定义,《墨子·经上》中记载“圆,一中同长也”;西汉的《周髀算经》注中,数学家赵爽指出“圆径一而周三”;东汉的《九章算术》中“圆材埋壁”问题,已涉及圆的计算知识;公元263年,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用“割圆术”计算出圆周率为3.1416的近似值;公元466年,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7位,并在世界上保持纪录达一千年之久……在我国对圆定义后约100年,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其名著《几何原本》里也给圆下了定义,并对圆的性质进行了阐述。而后,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圆的度量》里求出了圆周率介于223/71和22/7之间,是最早明确指出圆周率误差的人。古印度也有研究成果,约公元499年,数学家阿耶波多在《阿里亚哈塔历书》中给出了圆周率为3.1416的结果……而在欧洲,直到1573年,德国数学家奥托才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1706年,英国数学家威廉·琼斯第一次使用π表示圆周率,后经瑞士大数学家欧拉大力倡导,人们一直沿用至今。2009年,美国将每年的3月14日定为“PiDay”即“圆周率日”,世界各地的“π迷”们在这天阅读π的故事、计算π的数值、唱π的歌曲、背诵π、吃π(派)……由此可见,两千多年来,人类从没停止过对圆及圆周率的研究,对π的探究热情还在延续。因此,此教学内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类似的数学知识还有很多,如计数单位、面积、方程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整理这类知识在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形成表格,对比异同,发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可根据知识发展过程,建构知识树,形成知识网络,整体把握數学知识体系。最后,可布置文化探究活动:联系各国历史,分析不同国家的数学文化发展情况,感悟人类文明的进程。
二、追根溯源。铸就血肉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曾说过:“没有什么比看到发明的源泉更重要了,这比发明本身更重要。”古代数学的起源,无不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探究。中国的古代数学,就是在解决生活中的计数、丈量土地、收入支出等实用问题中发展起来的。我们通过展示数学知识产生的源头,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起源于现实世界而又服务于现实世界”的数学应用观。
例如,教学人教版教材六年级“负数的认识”时,就可以利用负数的历史揭示其本质属性,并进行实际应用。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九章算术》中就有关于正负数运算的确切记载了,如“方程”篇第八题“今有卖牛二、羊五,以买十三豕,有余钱一千。卖牛三、豕三,以买九羊,钱适足。卖羊六、豕八,以买五牛,钱不足六百。问牛、羊、豕价格几何?”在其后的解答方法中,明确指出用正负数进行记录“如方程,置牛二、羊五正,豕一十三负,馀钱数正;次牛三正,羊九负,豕三正;次牛五负,羊六正,豕八正,不足钱负。以正负术入之。”刘徽在之后的《九章算术注》中,首次给出了负数的定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即在计算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两数,要以正数和负数来命名。教师可以适当地对以上命题进行简化和修改,创设买与卖、收入与支出等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再通过展示、比较、讨论,从而找到简洁而实用的表示方式。之后,让学生模拟刚才的例子,在生活中找一找能运用正负数表示的其他事例……通过经历古人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数学就是扎根于现实生活中,由劳动人们创造的有血有肉的文化。
三、挖掘思想。注入灵魂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教育最根本目的,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是比较困难的。古代数学思想的产生多依赖于人们的直观感受,往往是十分朴素易懂的。但正是这些朴素的思想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也正是这些思想成了指导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支柱。我们可以通过剖析古代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或经典问题,挖掘背后抽象而深刻的数学道理。
“一一对应”思想在人教版教材的很多内容里都有所体现,如数的认识、确定位置、用数轴表示数等等。聪慧的中国古人早已应用“一一对应”思想来解决生活工作的难题。如解决“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究竟有多少只手”的难题。因为千手观音的手太多、太乱,人们数来数去都数不准。明朝一位聪明的工匠找来整整2000张金箔,把一张张金箔一一对应地贴在观音的手上,既不漏掉一只手,也不重复贴一只手;然后,通过数剩下的金箔数,算出所用金箔数,也就是千手观音的手的数量了。类似的故事还有“乾隆数塔”,乾隆想了解少林寺塔林里有多少塔?方丈却答不上来,他就命令每一位士兵抱一座塔,要求所有塔都有人抱并且没有人重复抱,然后集中抱塔的士兵报数,得到的这个数就是塔的数量了。通过这两个故事,学生比较容易领悟到“一一对应”思想的特征。
小学阶段比较常用的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我们都可以在古代故事或古代经典问题解决中找到其应用。如学习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时,要将圆、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体来计算,这里用到了极限思想。这时,引入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完美地运用极限思想,把圆不断地、无限地切割下去,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最后获得它的面积。还可引入《庄子·天下篇》中施惠所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也是古人朴素的极限思想的体现。又如古代经典问题“鸡兔同笼”用到的模型思想,古代故事“曹冲称象”用到的等量代换思想等等,无不闪耀着古人非凡的智慧。引入古人对数学思想方法生动鲜活的应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爱上数学。
有些教师觉得教材上的内容都不够课时用,哪还能抽出时间拓展数学文化?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不能过分执着于传授数学知识的“全”和“细”,而应更多地关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实现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这样,数学教育才能重新变成血肉丰满、灵魂充盈的“数学美女”。
(责编: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