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角色定位探究

2020-04-01 03:29:52武德力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贴心人指导者角色定位

武德力,吴 娜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5)

现代学徒制最早出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英国在1993年正式提出现代学徒制的概念。但是与这种形式类似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形式和出现的时间都各不相同,比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注册学徒制”、二战以后出现在德国的“双元制”以及1998年澳大利亚提出的“新学徒制”等。2014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2个重要文件,在随后的2015、2017和2018年里分3批共562个单位(行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在政府推动、企业(行业)和学校等主要三方共同努力下开展了起来。通过3批试点,这种多方协同推进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果丰硕,在我国产教融合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效。企业师傅在推行和实施现代学徒制度的过程中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方,但是目前如何定位企业师傅的角色还众说纷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师傅在我国现代学徒制中的角色定位。

1 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角色定位理解的偏差

自从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践进行指导,已经成为现代学徒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企业师傅在这种双导师制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通过笔者的调研,大多数人在被问及企业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中的角色定位时,都强调了作为专业技能指导者的这一角色。

关于企业师傅的角色定位,为了方便统计,笔者将随机选取参与问卷调查的人数设定为100人,他们均来自与笔者学校合作的企业。在被问及“在学生实习实践中,您觉得您是什么样角色?”的时候,有81位企业师傅都提到了可以在专业技能方面给学生指导,占比81%;当笔者进一步给出“专业技能指导者”“职场生活贴心人”以及“其他说不清”等3个选项,要求单选一个选项的时候,有91人选择了“专业技能指导者”,占比高达91%(具体见图1);当笔者再进一步给出上述3个选项,并告知企业师傅在3个选项中可以选1个、2个或者3个的时候,尽管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先单选的时候91%的人选“专业技能指导者”的数据竟然发生了变动,有87人选了该项,因此该项占比降为了87%(具体见图2),但是认为企业师傅的角色应该是专业技能指导者的仍然是绝大多数。

图1 企业师傅回答角色定位(单选)统计

图2 企业师傅回答角色定位(不定选)统计

与此同时,笔者随机选取了所在学校的30位在校教师和3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在被问及“在学生实习实践中,您觉得企业师傅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时候,有23位教师提到了企业师傅应该作为学生实习实践中专业技能的指导老师,占比为76.67%;有21位学生提到企业师傅应该做专业技能指导方面的老师,占比为70%,所以总的来说有73.33%的师生都认为企业师傅应该是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老师。笔者提供“专业技能指导者”“职场生活贴心人”和“其他说不清”等3个选项,让在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单选,有24位教师和25为学生选择了“专业技能指导者”这一项,占各自总人数比分别为80%和86.67%(具体见图3)。当进一步告知这60位师生,可以在上述3个选项中任选一个、2个或3个的时候,再次统计企业师傅角色应该为“专业技能指导者”这一项数据为24位教师和26位学生,占总人数的83.33%(具体见图4)。所以总体来说,不是校内教师还是学生,绝大多数师生都认为企业师傅的角色应该与专业技能指导息息相关,并且是主要职能。

图3 在校师生回答企业师傅角色定位(单选)统计

图4 在校师生回答企业师傅角色定位(不定选)统计

根据笔者上述的调查问卷,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企业师傅本人,还是校内教师和学生,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的角色主要是专业技能的指导者。这种理解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对企业师傅职责期许过于片面,进而导致企业师傅角色定位出现偏差。

2 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色定位理解偏差的原因

2.1 传统学徒制的影响

传统学徒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徒制,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至今在不少领域里还发挥着作用,其影响力自然是不可小觑。一方面,对学徒制的思维定式影响了对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角色定位的理解。人们一提到学徒制首先想到的就是师傅带徒弟、拜师学艺、师徒如父子等之类的表述,而且会想到通过师傅传帮带,徒弟学习相关的职业技术和技能,而且这种传授主要是基于师傅本人所掌握的技术或技能的相关知识和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所以对现代学徒制的理解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进而对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师傅的角色定位理解发生偏差。另一方面,传统学徒制实施的领域影响了人们对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角色定位的理解。一提到师徒制,人们通常会觉得手艺、工艺、曲艺等领域才会有。但在现代机器化大生产背景下,随着产品更新换代地加快,仅仅依赖企业师傅个人经验的传承,学徒往往并不能够准确、迅速、有效地掌握相关技能,而且有些情况下,与企业老师傅相比,年轻的学徒们反而对新技术、新应用接受得更快。因此,在对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角色定位的理解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正是由于不少人对现代学徒制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对传统学徒制的理解之上的,所以必然导致了对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角色定位理解的偏差。

2.2 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理解的偏差

有些人对我国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角色定位理解的偏差,主要来自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相关文件的理解的偏差。

现代学徒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教育战略,要从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说起,在这个决定的第4部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十五条)中提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这里已经将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做了一个前置限定,即“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所以不是这2个前置限定条件的学徒制都不应该是国家层面所提及的现代学徒制。

2014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 号),正式开启了我现代学徒制试点准备工作。该意见第1次完整地指出了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工作内涵、推进试点以及保障机制,并第1次明确提出了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但是一些文章中仍然有把企业师傅称为“企业导师”“企业老师”“校外导师”等一些不规范的提法,其实也说明有些人对文件解读得还不够深入。

2015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号),正式开启了国家级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这个通知的附件1《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关于对企业师傅要求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了,并提到了企业师傅是要有标准的,即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称为企业师傅,企业师傅的角色定位是什么。2015年8月,教育部遴选出首批16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7个试点地区,8家试点企业,100所试点高职院校和27所试点中职院校)。

所以我国的现代学徒制既不是传统的学徒制,也不是国外的学徒制,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如果没有理清来龙去脉,没有把握我国现代学制有关文件的内涵,自然会对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的角色定位理解发生偏差。

3 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的角色定位

3.1 专业技能的大师傅

根据对我国国情和现有相关文件的梳理,我国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师傅角色定位首先应该是专业技能的大师傅。专业技能的大师傅需要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功底。2015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方案明确要求企业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企业师傅作为指导学生职业技能的老师,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毋庸置疑。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要想指导学生实践也是非常困难的,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是高技能的一个前置条件。由于现代学徒制是企业本位、基于工作进行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对于学徒学习秩序的安排,以维护参与主体的利益[1]。所以对于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的筛选,要求在本企业、本行业甚至是本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并且有自己总结出的一套独特的操作工艺、操作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同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且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二是要有过硬的师徒传承能力。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的一技之长、高超技艺、丰富经验等都需要通过传承才能发扬光大。由于企业师傅本身蕴藏着不易于用文字和语言表达的缄默知识,在生产劳动中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对徒弟进行有意识的培训[2]。有些企业师傅在自己的领域内遥遥领先,对做好自己岗位的高招、技巧、秘诀等了如指掌,但是有可能不会把这些优秀的技能表达出来,教会学生去做。企业师傅要有能为人接受的传承技艺的方式。企业师傅作为学生指导老师,需要具有资深的经历、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方法传授和指导的人来担。导师作为业务领域的专家骨干要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水平和业务技能为己任,利用“传、帮、带”的方式手把手地教授员工业务技能[3]。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师傅只有具备丰富的传承经验和一定的教学能力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对学生传授技能,组织学习活动,将最精华的要点、最精湛的技能传授给学生。

三是要有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4]。这个给广大青年学生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也给企业师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师傅不仅要练就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还要有严谨细致、专心致志的工作作风,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地不断追求,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也需要企业师傅加强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创新,紧跟行业新发展,做一个真正的专业技能大师傅。因此,在现代学徒制中要进一步弘扬企业师傅的工匠精神,一方面要让学生看到企业师傅的杰作,听到企业师傅的经历,感受到企业师傅的匠心,另一方面企业师傅本人也要更加专注本职工作,力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境界,努力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典范、专业技能的专家、追求卓越的标杆。总之,只有秉持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努力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初心,才能在现代学徒制中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师傅。

3.2 职场生活的贴心人

为了保障师徒技能传承的稳定性、开展的有序性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的任职资质远远高于对从事企业技术工作或企业生产劳动的雇员的要求[5]。同时,企业师傅作为职业素养的示范者和企业文化的传承者[1],对实习实践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的。这就要求企业师傅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大师傅,还必须是学生职场生活的贴心人。

要做学生职场生活的贴心人,一方面要做到心系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的学生,往往都是第一次长时间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原先对专业的认知很多都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刚刚走向实习实践岗位,难免有各种不适应。尽管我国现代学徒制中推行双导师制,学校教师依然是学生的指导老师,但是学生在实习实践岗位上出现问题,在职场生活中遇到了困难,甚至是在和同事相处中出现隔阂,也无法第一时间赶到处理。这时候就需要双导师制中的企业师傅及时发挥作用。企业师傅对于所指导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诉求,知晓意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职场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做学生的贴心人,与学生心连心,才能真正发挥企业师傅教书育人的作用。

要做学生职场生活的贴心人,另一方面要做到贴近学生,主动走进学生的职场生活。企业师傅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时候,不应该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要多俯下身子问问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不仅要及时了解学生在流程、技艺等方面的问题,把传授技能变成一种双向互动,更要主动去了解学生在职场生活中的情况。企业师傅可以经常去学生工作的岗位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流程是否标准,与同事互动是否融洽,只有这样主动贴近学生,他们才会把企业师傅当成自己的贴心人。此外,企业师傅还可以去学生的寝室去观察学生是否适应寝室集体生活,业余时间如何分配,有哪些兴趣爱好等,企业师傅还可以主动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要做学生职场生活的贴心人,还要做到帮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企业师傅作为学生实习实践的指导老师,除了专业技能上的指导以外,还应该着力解决学生职场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企业师傅要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可以把学生在职场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列出清单、区分类别,根据实际情况,能够解决的就逐个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给学生讲清楚来龙去脉,如何正确面对。企业师傅在学生职场生活中,把握好为学生解难题的这一具体目标,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指导成效。

总之,推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的原则,必须正确理解企业师傅的角色定位,企业师傅只有努力做好专业技能的大师傅和学生职场生活的贴心人,才能进一步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猜你喜欢
贴心人指导者角色定位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12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善倾听会提问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新闻传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5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中国火炬(2013年2期)2013-07-24 14:19:58
创业青年的贴心人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带头人·引路人·贴心人
中国火炬(2009年12期)2009-10-17 02: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