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贝贝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南阳473012)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属于复杂性临床综合征,多种心脏疾病均可并发慢性心衰,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由于该病无法彻底治愈,症状反复发作,会限制患者日常活动,导致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1]。有报道称,慢性心衰再次入院者中33.0%左右是由于未能实施完善自我护理行为而导致病情急性复发[2]。健康行为是人类个体为获得体质增强和维护身心健康而实施的各类活动。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将健康行为管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中,可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使患者再入院率降低[3]。本研究选取80 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健康行为精细化管理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8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3~84 岁,平均年龄(55.2±4.7)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2.2±0.6)年。观察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5~82 岁,平均年龄(54.8±5.2)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2.4±0.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内容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4]慢性心衰诊断标准;具备清晰意识;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肝、肾功能异常;合并严重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住院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提供舒适住院环境,密切监测病情,督促按时按量用药,预防并发症发生,合理健康宣教等。
1.3.2 观察组 住院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健康行为精细化管理。(1)自护技能培训管理。基本技能培训:在患者入院后1~3 d,为其发放自制健康教育表单,采用一对一方式宣教,宣教完成后及时评估患者掌握情况,保证患者能够掌握各项技能,包括饮食、用药、排便、症状观察。饮食培训通过列举适合慢性心衰患者的食物进行,并对烹饪方法提出建议,使用模具开展现场示范,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饮水量、钠盐量、尿量的计量方式,劝说戒烟。用药培训根据患者所应用药物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分类药物,通过表格的方式将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处理措施等进行宣教,并放置药物实拍图,从而使患者掌握药物特征,指导患者制作星期药盒,落实用药管理。排便培训是对合理排便的重要性进行宣教,告知其排便不可过于用力。症状观察为指导患者学习自扪脉搏,准确记录,告知患者脉搏的合理范围。根据疾病特征和症状,使患者掌握疾病表现,并在疾病急性发作时准确寻求帮助。入院后4~6 d,评估自护技能培训效果,分析未合格的原因,并对该项目开展再次教育。入院后7~9 d,再次复习自护技能培训内容,巩固强化薄弱项目。专项运动技能培训:入院后1~3 d,指导患者开展床上运动,通过视频演示,协助患者保持平卧或半卧位,可开展全身放松、深呼吸、双腿摆动等训练,3 次/d,5~10 min/次;入院后4~6 d,若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则可逐渐开展床边运动或室内运动,首先开展10~20 次原地踏步,然后可开展10~20 次下蹲,最后可开展30 min 室内慢行,2次/d;入院后7~9 d,可在病区走廊开展100~200 m行走,或上下楼梯1~2 层,2 次/d;入院后10~12 d,增加运动强度;入院后13~15 d,可开展室外运动,但需有护理人员或亲属陪同,若有不适感则立即停止运动。(2)自护技能考核。入院后10~15 d,可开展自护技能考核工作,由责任护士以提问或安排患者现场演示的方式,针对患者未能掌握的内容再次强化宣教。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 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量表为自制问卷,包括4 个维度,分别为饮食管理、症状管理、药物管理、心理与社会适应,每个维度0~100 分,评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量表Cronbach'α 系数为0.88,效度为0.90。生活质量水平应用生活质量综合量表(GQOLIQ)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活态度4 个维度,74 个条目,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5]。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症状管理、药物管理、心理与社会适应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 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引发慢性心衰再入院的因素众多,其中居家期间不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水平为主要因素[6]。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疾病复发,就需要使患者的自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症状管理、药物管理、心理与社会适应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健康行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其原由,主要是由于常规护理干预过程中,健康行为管理局限于住院护理服务中,且未能深化健康行为管理内容,例如在进行低盐饮食教育时,常规护理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仅告知患者饮食中盐分摄入量不可过多,但却未能教会患者如何精准控制钠盐摄入量。此外,常规护理的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护理人员为了将教育工作完成,通常采取一次性大量灌输的方式进行宣教,未能考虑到患者的接受能力。健康行为精细化管理则将健康教育内容细化,从而使患者的理解度提高,并根据相应的教育内容制定指导方式,而且护理人员会通过评估患者的掌握度,及时分析患者未能掌握的原因,并开展强化宣教,从而使患者的健康行为意识提高,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得到提升[7]。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健康行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行为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使患者自护能力明显提升,同时使患者的健康行为意识保持较高水平,重视疾病控制的健康行为,从而使疾病所导致的不适症状减弱,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8]。
综上所述,健康行为精细化管理法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确切,可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