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锋?邓秀梅
【摘 要】 日本是一个“道”文化盛行的国度。文章阐释了日本道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即日本人之所以热衷于“道”,展现其文化的独特性,是因为“道”字最能体现和反映他们国民的某些思维特征:精神至上的民族心理;完美主义的行为准则;各得其所的民族理想;崇尚“沉默”的民族个性。
【关键词】 道文化;民族特征;精神至上;完美主义;各得其所;沉默
一、引言
在日语词汇中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与“道”字有关的词汇,诸如“神道”、“武士道”、“茶道”、“花道”、“柔道”、“书道”、“剑道”、“香道”等,这些词汇似乎在向我们述说着一个事实,即:日本人对“道”情有独钟 ,凡事都要讲个“道”字。众所周知,日语中的“道”,源于古汉语,归纳起来其意有以下几种:1、人走的地方。路;2、人应遵守的义理。宇宙的原理。教导;3、道教;4、方法。专业学问·技能;5、说;6、引导。指引;7、行政上的区划。[1]
也就是说,日语中“道”的意义,大体上与汉语中“道”的意义相同,差别不大,可以说是完全照搬了古汉语中“道”的意义,沿用至今。
据考证,日本的古文献中,最早使用“道”字的是公元702年编写的《日本书纪》,以“神道”一词出现。例如,“天皇,信佛法,尊神道”(用明天皇纪);“天皇,信佛法,轻神道”(孝德天皇纪)。虽然,人们对这两句话中的“神道”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此时的“道”,意为“真理”、“原理”之观点是相同的。[2]因此,可以说,日本人对“道”的理解始于“真理”、“天理”一意,“道”=“真理”、“天理”便亦成为了日本人用“道”构词的基础。按照词典的解释,上面所列举的几个词除“武士道”的“道”与“神道”的“道”有着共通之处,即为“真理”、“原理”之外,其它几个词的“道”均被释为“方法·技能”之意。但是,无论是日本人喜欢的“茶道”,还是“花道”,或者“剑道”,与其说他们讲究的是技能,倒不如说他们是通过技能,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更为确切。比如:“茶道”所追求的“和敬清寂”,“花道”所追求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剑道”所追求的神“德艺双修”、“心剑合一”等等,无一不是精神所求。因此,从根本上讲,这些词中的“道”,其实与“神道”和“武士道”的“道”大同小异,并无二致。
话说到此,似乎我们已经解开了日本人喜欢使用“道”字的理由。但是,话又说回来,从古至今,日本人为什么总是把一些在我们看来纯粹是技术性的事物,提升到精神层面,以“道”的形式呈现,并使其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呢?笔者认为,这其中一定与日本人的生活态度,即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日本人之所以热衷于“道”,展现其文化的独特性,是因为“道”字最能体现和反映他们国民的某些思维特征。那么,究竟“道”字体现和反映了日本人的什么样的思维特征,使“道”文化在日本如此盛行呢?下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二、精神至上的民族心理
在日语当中,有许多表现精神至上主义的谚语,例如“思う一念岩をも通す”(心想一念滴水穿石)、“精神一到何事か成らざらん”(精神一到,何事不成)、“至誠天に通す”(至诚通天)、“蟻の思いも天とやら”(有志者事竟成)等等,这些谚语的共同点就是在强调“精神力量之强大”。就像“精神一到何事か成らざらん”这句话所说的“实足的精神可战胜一切”,“至誠天に通す”所说的“至诚的信念可通天,继而改变上苍所安排的命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一直以来以热爱自然、视自然为灵魂,相信天命,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尊重、顺从自然规律的日本人,此时此刻竟然如此的相信人类的这一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的这一行为,似乎让人觉得有些不知所然。事实上,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南博在他的著書《日本人的心理》一书中,[3]亦早已揭示了日本人这一不合理的精神至上主义的思想。书中是这样写的:
所谓的精神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指认为精神是超越肉体或者物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及以其为基础的行为方式,在日本人当中,精神主义是以三种方式表现出来的。
认为当人处在某种超出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极限的状态中时,只要发挥“精神力”,便可获得意想不到的、超出常人想象的结果。
认为精神力量可改变物质条件。
第一、认为物质中存在着精神,也就是所谓的“物神性观念”,或者是“物心一如论”。
按照南博的解释,精神主义的第一种方式,就是一种非合理主义的思考模式,即精神,或者说是精神力可以改变我们人类无法掌控的天命和命运。上述的谚语便道出了一切。人凭借着精神,或者说至诚的信念,可以掌控天命,改变命运的这一说法,并非是说其结果都是因人的热情,或者说靠人的不懈努力而获得,而是意在强调,大凡那些采用合理主义的智慧和方法所无法完成的事物、无法实现的目标,大可用非合理主义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精神力去完成和实现。
精神主义的第二种方式,即认为精神力量可改变物质条件。就是说,现实生活当中的,因物质匮乏而不能满足人的需求时,一切皆可用精神力去弥补。就像谚语“物事は気の持ちよう”(事物是心境),“苦しむも楽しむも、我心の持ちよう”(苦与乐,随我心)所说的,所谓的幸福与否,实际上只是一种感受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上的幸福,实际上是最容易到手的一种幸福。所以,精神幸福论很早便已成为日本人追求幸福,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
精神主义的第三种方式,即在物质中寻觅精神的物神论。如“本を踏むと罰が当たる”(踩踏书,会受到报应)这句谚语所包含的“书为精神劳动之产物,而并非只是由纸片和活字构成的物质,书理应得到尊重,对书的不敬便是对精神的侮辱”之意。在日本人看来,书为精神之物,日本人之所以喜欢购书、读书、藏书、与人赠书,其原因就在于此。他们认为读书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一种脑力劳动,换句话说,是一种精神劳动。读书能够获取知识、丰富头脑、扩大视野,更重要的是,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是进行自我反省、获取心灵安慰、享受精神快乐的重要手段。据统计,日本人的年均读书量,仅次于犹太民族的年均64本,达到年均44本,居世界第二位。由此可见,日本人是何等视知识之力量的。
所谓的物神论,按照南博的分法,可分为广义的物神论和狭义的物神论。一般来讲,广义的物神论,是指“认为世间的万物皆有灵性,即:具有精神或者说是有心”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想已长期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神道的诞生便不用说,当初佛教之所以在日本能够得以迅速传播,其实都与这种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人之所以钟爱《法华经》,道理很简单,就凭一句“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便使《法华经》成了日本人的最爱。
与“世间的万物皆有灵性”的广义物神论相比,狭义的物神论就更具日本特色,即:“某一特定的事物具有某种特殊精神”的一种思维方式。如上述的日本人对“书”的理解,便是这一思维方式的典型。“书”虽表面上为纸与活字的物质,但其带给人精神上的慰籍却是无法估量的。所以,日本人视“书”为精神产物,而非物质。事实上,无论“茶道”、“花道”、“柔道”,还是“书道”、“剑道”、“香道”,这些早期源于古代中国的技能性事物,传播到日本之后,之所以被日本人赋予了特殊的精神力量,其原理与他们对“书”的理解同出一辙,说到底,与日本传统的物神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完美主义的行为准则
与精神至上的民族心理相得益彰,完美主义的行为准则,则成为日本人喜欢求“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战后的日本,特别是1964年举办东京奥运会之际,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新干线开通以后,日本制造便风靡全球,所向披靡。本田、丰田、索尼、松下,这些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先锋企业,犹如雨后春笋,在日本列岛演绎着一个又一個奇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崛起,日本制造业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在不断缩小,大有被后起之秀赶超之势。然而,无论世界市场如何变化,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日本制造业所具有的精湛技术,依然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难以超越的。所以,每每和日本人谈起此事时,他们总是给人一种虽败犹荣的感觉。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制造业的技术,就像灵魂─样永远都会附在他们的身上。
大凡了解日本社会和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日本国家形成初期,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職人”,汉语意思是“匠人”,意为“以手工技术为职业的人”,其中包括木工、粉刷工、园艺师、裱褙匠、油漆工、绘图师等等,也就是说凡是以手艺为业的人都属于这一群体。可以说,在整个日本社会发展过程中,他们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匠人阶层在日本社会中出现的历史悠久,且所从事的都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所以,匠人阶层比较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比较受人尊重。特别是,到了近世的江户时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匠人阶层日益壮大,成为日本社会生产活动的关键力量,在推动日本社会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江户时期制定的等级制度“士农工商”中的“工”,所指的就是匠人阶层。
在这种背景下,日语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个与匠人相关的一个词,“職人気質”,意为“匠人风格”。关于这个词,《广辞苑》 的解释是“匠人社会特有的一种气质。对自己的技术充满了自信和骄傲,虽有些固执但非常耿直,很执着。”[4]另一本辞书《广辞林》的解释是“多为匠人具有的一种风格。对自己的技术充满信心,不会轻易妥协,不为金钱屈服,只是潜心做自己该做的事。”[5]从这两本辞书的解释来看,“職人気質”的深层意义是在反映“匠人的敬业精神”,具体地讲,就是意在强调“日本手艺人特有的那种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在日语中,专门使用四字成语来形容和确立某一社会阶层、或者社会群体形象的,除了从前曾有过的“武士気質”之外,现在就仅此一例。因此,就凭一个“職人気質”的成语,便足以说明日本匠人在日本社会中强大的影响力和崇高的地位。同时,也由此可以知晓,日本制造之所以受世人青睐和追捧的真正原因了。
我们在分析日本社会发展,分析其经济发达的理由时,常常提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拥有一大批素质很高的劳动大军,他们的敬业精神以及个人技术,可谓是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人所无法匹敌的。他们把一个战后破烂不堪的太平洋上的岛国,建设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真可谓为日本国家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要探求其原因,事实上,“職人気質”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诚然,就职于现代化的企业的职员是不同于往日的手工艺人的,然而,他们所具有的精湛技艺和难能可贵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与千百年来日本社会所形成的独特的“職人気質”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正是“職人気質”的存在,才使得日本制造长期以来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或许,有人会说,当今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变,就连包括美国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心目中“神一样的公司”索尼在内,日本制造在世界上所占比重已远不如从前。的确,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就像前文说的,日本制造业在世界上所占比重在不断地下降。但究其原因,根本的问题并非出在技术上,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太过于追求完美,太过于注重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从而忽视了市场的需求,在经营上出现了决策失误,才导致了日本制造的下滑。可以说,这已是被公认的事实,日本制造业失地的罪魁祸首是决策失误而非技术。关于这一点,本文不作过多的解释。那么,最终导致这种重技术、市场的经营理念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其实,说到底,还是与“職人気質”有关。日本企业“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其形成基础,就是“对自己的技术充满了信心,不会轻易妥协,不为金钱屈服,只潜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的“職人気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看来,“職人気質”对日本企业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
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竟然宁愿牺牲利益,少赚钱,也不愿意破坏自己的产品形象(神户钢铁的违规造假事件着实令人心寒,不过瑕不掩瑜),始终不愿放弃以质量取胜之信念的“職人気質”,千百年来在日本社会生根发芽,并发展壮大。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与凡事都追求尽善尽美的日本人的完美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日本人的完美主义思想造就了日本社会的“職人気質”,精益求精的“職人気質”是日本人的完美主义的最为直接的表现。为追求完美,就要精益求精,只有精益求精,才能达到尽善尽美。这是不二的法则,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常言道,技能臻于极致就是“道”。可以说,凡事都要追求完美的日本人,便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就上“道”了。
四、各得其所的民族理想
笔者认为,但凡要研究日本,或者日本人的时候,最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千百年来,对维系日本列岛的发展,并使得整个日本社会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各得其所”的思想。“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作为日本民族的一种理想的治国之道,自七世纪由圣德太子倡导以来,影响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后来日本人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弄清日本人的求“道”之根本,自然就不能避而不谈“各得其所”思想的作用。
各得其所,顾名思义就是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换句话说,每个人处在恰当的位置上,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该做的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工明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各得其所可谓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最为理想的一种社会形态。甚至与我们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
受“各得其所”思想的影响,与战争频发的大陆国家相比,远离大陆的岛国日本,因地理环境所致,受外敌侵略较少,社会发展就相对稳定,生活在岛上的日本人也因此能够安居乐业,获得尊严和安全感。所以,对于生活在相对封闭,且世态和平环境中的日本人来讲,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安全感,便成为他们人生的头等大事。为此,为了自己所属的集团,他们以主人翁的精神,不遗余力,赴汤蹈火,积极地投身于集团的建设,与集团之间构筑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相互依存,牢不可破的社会关系。事实上,我们日常所说的日本人的集团精神便是如此形成的。
日本社会的集团主义精神之强大可谓众人皆知。对于一个日本人来讲,再也没有比失去集團,被集团排斥和抛弃更可怕的事了。一旦有类似情况发生,他们不但因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而自责,甚至会因此而了结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知道集团对于他们来讲,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非常善于处理好个人与集团之间的关系,绝对服从便是他们最为明智的选择。在日语中有许多类似“長いものには巻かれよ”(可译为“胳膊拧不过大腿”,或者“大树底下乘凉”)、“滅私奉公”(克己奉公)等词语,可以说这些词语把日本人处理个人与集团之间的关系时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服从绝非等同于浑浑噩噩的盲从。如果只是盲从的话,日本社会的集团精神就不可能发展到如此强大的地步。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小看了日本人的服从行为。因为这种服从,实质上是一种“忠诚”的表现。在日本人来看,今日的服从就是为了换取日后更大的尊严。因此,服从是必须的,就如“滅私奉公”(克己奉公)这句话所表现的,是以牺牲“小我”(个人)来成全“大我”(集体)的行为。事实上,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国人去学习。这里的“大我”其所指的范围小到家庭、公司,大到社会、国家。可以说,正因为日本人善于服从,才使自己的国家最终步入世界强国的行列,大和民族也因此令人刮目相看,博得了世人的尊重。
“各得其所”原本就是为化解矛盾,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活得有尊严的极具大同社会色彩的一种思想。所以,在它的影响下,整个社会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在这一环境中,即便有竞争的发生,但这种竞争,也绝非是毫无顾忌、损人利己、杂乱无章的恶性竞争,而是理性的、有规则的公平竞争。因为对于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们来讲,竞争的目的,并非为一己私利,更多的是为了谋求整个集团的利益。所以,竞争虽激烈但却充满了善意,其意义也是积极的。事实上,日本社会的集团精神,正是在这种公平的、善意的、积极的竞争的推动下,才显示出了强大的凝聚力。随着世界格局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尽管人们开始怀疑这种日本式的集团意识和竞争方式是否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但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各得其所”思想为基础的日本式集团精神和竞争方式必定会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因为无论从宏观的社会,还是从微观的个人来看,正如前文所述,它都不失为目前最接近我们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一种最为理想的社会形态。
“爱岗敬业,安分守己”应该是日本人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印象吧!无论走进寿司店,还是拉面馆,或者是居酒屋,跑堂伙计的一句简单的,毫无造作之意的“いっら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就足以让人感觉到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快乐。可以说,简单、平凡、快乐,这就是“各得其所”思想在日本列岛生根发芽的结果。这里的人们没有过多的奢求,只是想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获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尊严。他们深知工作的重要性,对他们来说,工作不仅是生活的来源,更是与外部世界接触的重要途径。唯有作为集团链中的一环,努力工作,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在集团中获得立足之地。否则,他们就会失去目标,无所适从。所以,他们视工作为生命,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有的人,为了埋头工作,如同出家人,一生不娶不嫁,可以说,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的执着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无怪乎欧美人送他们一绰号,“经济动物、工作狂”。对于工作,我们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认识。但是,对于生活在集团意识浓厚的日本社会的人们来说,“工作=尊严=价值”。或许这就是日本人为什么要“爱岗敬业,安分守己”的原因所在。
“各得其所”思想孵化出了集团意识,而集团意识又孕育了“爱岗敬业,安分守己”的习惯,那么,“爱岗敬业”的习惯又会催生出什么呢?试想一下,崇尚精神至上,喜欢追求完美,视工作为生命的日本人,接下来要做的除了精益求精、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之外还有什么值得他们追求的呢?如此这般,那求“道”便自然成为他们的终极目标。
五、崇尚“沉默”的民族个性
日本人是出了名的性格内向的民族。彬彬有礼,沉默寡言是日本人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之一。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们谨小慎微,与人交谈时,很多时候都显得拘谨,甚至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与日本人打过交道,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对此都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但是,对于大多数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来讲,他们都觉得很难接受日本人的这一行为,甚至认为日本人的这种行为很是失礼,令人感到不快。那么,为什么日本人与世界上其他主要民族不同,会如此害羞,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呢?甚至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他们的这一性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日本文化的特点就是“羞耻文化”,日本人的性格形成必然会受其影响。所以,本文不再赘言。说到底,既有属于自然属性的先天因素,也有属于人文属性的后天因素。但是,无论做何解释,日本人是崇尚“沉默”的这一民族特点,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在日语众多的谚语以及熟语当中,有这么一组表现人的性格、态度、能力的词,诸如“沈黙は金,雄弁は銀”(沉默是金,雄辩是银)、“言葉多き者は品(しな)少なし”(饶舌的人没人品)、“言わぬはいうにまさる”(不说比说好)、“言わぬが花”(不说为妙)“多言は一黙に如かず”(沉默是金)、“口は災いのもと”(祸从口出)、“話し上手の仕事下手”(能说会道不会干)、“言いたいことは明日言え”(想说的事明天才能说)、“物言えば唇寒し秋の風”(饶舌就会招来灾难)、“いう損よりいわぬ損が少ない(喋喋不休只有坏处,少说话损失就小)、“秘すれば花”(不说为妙)、“以心伝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能ある鷹は爪を隠す”(雄鹰藏其爪,真人不露相)等等,这些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渲染“说话”的弊端,强调“沉默”的益处,可以说,其中的“沉默是金”就是对“沉默”的最高奖赏。
既然“沉默是金”,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沉默”被视为一种美德,那么,具有强烈集团意识的日本人必然要遵循这一社会道德,“沉默的人”便成为每一个日本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因此,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尽可能保持“沉默”,克己复礼,以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仔细想想“沉默”的最大好处莫非就是让你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干实事。日本人之所以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为勤劳的民族之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凡事都不挂在嘴上而是付诸行动。也就是说,行动力强是大和民族的特点之一。
日本人崇尚“沉默”并非没有道理。事实上,在这种“沉默”的性格驱使下,凭借着强大的行动力,他们不但把许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外来文化进行改良加工之后,使其深深地烙上了日本文化的印跡,而且还创造了许多只属于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包括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文学、艺术、建筑、思想、道德、宗教、政治、经济、法律等在内的各个领域。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和服”、“寿司”、“生鱼片”、“浮世绘”、“歌舞伎”、“和歌”、“俳句”、“禅”、“日本画”、“日本庭园”等之外,还包括本文所述的“道”文化。具体地讲,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武士道”;在宗教方面有“神道”、“修验道”、“阴阳道”;在体育方面有“柔道”、“空手道”、“合气道”、“剑道”、“弓道”、“杖道”、“居合道”、“古武道”;在教养方面有“茶道”、“花道”、“香道”、“书道”等等。所有这些文化都可谓是在“沉默”中所创造出来的极具日本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只是一种物质。但在这些形式,或者说物质的背后却潜存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千百年来根植于日本人的心灵深处的、唯日本人所能理解的、极具威严的“大和魂”。换句话说,“大和魂”作为日本精神不仅创造了日本的过去,造就了日本的今天,而且,还要远远地影响到日本的未来。可以说它是日本文化的灵魂所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那么,附着在日本列岛的“大和魂”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呢?探其究竟,其实,理由很简单。“大和魂”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其生命的源泉就在于“沉默”。可以说,是“沉默”孕育了“大和魂”。而“大和魂”又是“沉默”最完美的杰作。在此,笔者想起了鲁迅先生的那句与“沉默”相关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虽然笔者也认为将此话用在此处,似乎与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6]但仅从字面意思来看,用此话来形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可以形象地说,包括“道”文化在内的极具民族特色的日本文化就是在“沉默”中爆发的。
六、小结
“武士道”当不必多说,在世人的眼里,包括“茶道”、“花道”、“剑道”、“香道”、“书道”等在内,凡是被赋予“道”的文化都紧密地和日本连在一起,可以说“××道”都已经成了日本文化的代名词。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这些文化起源,源自于何方也都变得无关紧要,只知道它们是成就日本的功臣。
众所周知,在日本文化形成的初级阶段,中国文化可谓是为其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文化的传播,给日本文化注入了强心之剂,其茁壮成长。但是,日本人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凡事都不会盲目地照搬,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当初在引进中国文化的时候,亦非一股脑地全盘接受,而是把其中认为适合本民族特点的东西拿过来进行加工、改良,从而培育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事实上,“道”文化虽为日本文化,但几乎所有这些文化,无论在其形成初期,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茶道”为例,日本茶道起源可追溯至十六世纪,但喝茶的习惯完全是从中国学来的。日本原来不产茶,茶树种子也由早先的遣隋使·遣唐使从中国大陆带回。也就是说,如果以公元780年唐代陆羽的《茶经》为中国茶道的起始的话,那么,与中国茶道的历史相比,日本茶道的历史就远不及中国茶道的历史悠久。然而,从目前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发展状况来看,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其影响力,日本茶道已远远超过了中国茶道。因为,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讲,饮茶也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很少有人会把它提升到精神层面,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等结合在一起,作为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文化艺术活动来看待。虽然中国茶道在唐代已经形成,但之后的发展却不甚乐观。就像元曲中常出现的“清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7]在人们的心目中“茶之为用无异米盐”。
然而,我们反观日本茶道,情况就大不相同。日本人似乎在被中国人舍弃的“茶道”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十五世纪奈良称名寺和尚村田珠光(1423年-1502年)首次提出了茶道精神为“谨敬清寂”。之后又一热衷于“茶道”的大茶人武野绍鸥(1502年-1555年)又将日本和歌的理论以及日本人所钟爱的素淡、典雅的风格纳入其中,加快了“茶道”的本土化进程。不过,真正把“茶道”提升到艺术层面,创立日本正宗“茶道”的是战国时期的千利休(1522年-1592年)。他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将村田珠光曾提出过的茶道精神“谨敬清寂”四字中的“谨”改为“和”,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确立了真正体现日本人审美意识的日本茶道。“和敬”表示对来宾的尊重;“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从此,日本茶道便成为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融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茶道”不仅仅只为品茶者提供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品茶者还能够陶冶性情、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因此,“茶道”成为了日本人提高和完善个人修养的必修课。目前,日本茶道作为日本古老的传统文化,广泛流传日本各地,仅流派就二十多个,其中较著名的有号称“三千家”的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以及薮内流派、远州流派等。
话说到此,我们回过头来,再思考一下,为什么“茶道”源于中国,却在日本开花结果,且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如今就连绝大多数国人提及“茶道”,也都首先想到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想来想去,除了以上所述的几个日本人遵(尊)“道”的原因之外,就中日两国比较而言,觉得最中庸的,最能让国人接受的回答就是,“因为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不同,社会风气不同,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不同,对茶的看法亦有所不同”吧。当然,这不仅是“茶道”一家之事。众所周知,事实上,“道”文化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技与道的思想是庄子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然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除了视之为传统文化的学者们还时常念起它外,炫耀炫耀之外,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做到遵(尊)“道”守“道”呢?
【注 释】
[1] 『広辞苑』(第六版)[M].岩波書店,p2698,『広辞林』(第五版)[M].三省堂書店等.
[2] 『日本書紀』(用明天皇紀)(第21巻),(孝徳天皇紀)(第25巻)[M].日本古典文学大系 岩波書店.
[3] 南博 『日本人の心理』[M].岩波新書,1965:p156-167.
[4] 『広辞苑』(第六版)[M].岩波書店,p1408.
[5] 『広辞林』(第五版)[M].三省堂書店,p994.
[6] 本文出自于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华盖集续篇[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p93.
原文是“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啊,沉默”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
[7] 宋朝吴自牧的《梦粱录·鲞铺》中谈到:“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元代武汉臣的《玉壶春》第一折讲到:“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王力宏在2010新专辑〖十八般武艺〗专辑中的首个主打歌:“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有这样的歌词“唱出简单爱情七件事, 酝酿出平凡的隐味,是幸福。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点一滴都是幸福在发芽”.
[8] 参见《庄子·养生主》等.杨柳桥.庄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p45-51.
【作者简介】
张忠锋(1967.9—)男,回族,陜西西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东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日语语言文化.
邓秀梅(1965.12—)女,汉族,江苏丰县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