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266590)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经济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务院在2019年伊始,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支持创新的相关改革举措,进一步加大了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应对当前多变经济环境、保持持续成长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企业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中,红领的“大规模定制商业模式”、爱奇艺的“内容沉淀商业模式”以及小红书的“重社区跨境电商模式”等都使企业获得了相应的竞争优势。作为学术研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的作用,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扩大自身竞争力[1]、满足消费者需求[2]并获得持续收益[3]的重要举措。
商业模式创新虽然意义重大,但过程却极其艰难。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推行新商业模式的企业中,只有不足10%可以经营3年以上,而失败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如当年王兴的人人网由于资金不足被收购,罗永浩的牛博网因市场环境变化被淘汰等,其根本原因都是未能全面把握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变量。那么企业究竟应当怎样配置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变量才能提高成功率?
综观当前探讨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变量的文献,其在研究方法上或是通过质性研究归纳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要素[2],或是利用定量方法(如回归分析或相关性分析)研究各个自变量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否存在关系[3]。在研究角度上也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利用Weill & Vitale 商业模式原子论思想,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即为对其构成要素的创新,也就是对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进行创新[4];二是以企业为界分为内生驱动要素和外生驱动要素,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处于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空间(即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即它不仅仅包括创新者、企业文化等企业内部要素,还包括竞争者、投资机构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外部要素[5]。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不同构成要素往往并不是单独对商业模式创新产生影响的,各个要素可能会通过联动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产生影响。那么,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究竟是依靠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单一要素创新,还是依靠多要素联动创新,当前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此作为出发点,采用基于整体视角的定性比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方法,聚焦于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要素联动后的“组态效应”研究,以期进一步揭示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对于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一是以商业模式创新的社会嵌入性为切入点,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纳入一个创新空间内,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要素联动模型;二是基于QCA 方法对18家案例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探讨商业模式创新空间的构成要素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联动作用。论文最后根据不同的组合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拓宽了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实践中的思路。
商业模式作为企业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获取和价值传递的方式[4],其最终意义在于将商业模式创意进行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提高竞争力并获得持续收益[6]。通过对不同领域中的商业模式创新概念[7]进行比较梳理,不难发现商业模式创新具有行为性特征,即它是一种涉及诸多环节的系统性创新行为,因此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会处于一个空间内,并受到空间内各种要素的影响。为了对商业模式创新空间有更为清晰的描述,在分析时,本研究以企业为界,将其分为内生驱动要素与外生驱动要素。
1.创新者的驱动作用
商业模式创新打破了企业过往只关注产品或流程等单一创新视角,将结构创新引入到企业创新中,强调企业通过新的方法与商业逻辑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8]。而高管作为拥有企业决策权的创新者,无疑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有着深远影响。
已有学者将认知理论引入高管作用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指出高管信念会通过影响高管参与,进而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9]。同时有一些学者将企业家认知进行扩展,研究了其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如杨特、赵文红和李颖指出具有经验宽度的创新者在进行信息扫描和搜寻时,会不断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充盈其知识储备,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变自身的认知,进而识别出更多潜在的机会、发现更多可利用的资源,促成商业模式创新[10]。还有一些学者基于特质理论,研究了高管创新者特质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如Schoemaker,Heaton & Teece 认为不同企业家精神对商业模式创新有着不同的作用[11],李巍和丁超将企业家精神分为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两个构面,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创新精神对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均有着积极效应,而冒险精神则对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有着促进作用[12]。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知,尽管学者们通过不同角度探讨了高管创新者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但不难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高管创新者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将积极进行创新的高管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要素之一纳入商业模式创新空间。
2.企业的驱动作用
企业作为创新者所处的环境,无疑也对商业模式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根据Bandura的社会认知论所提出的环境、个人及行为的三方互惠作用观,组织环境即企业文化会通过影响员工的心理鼓励员工创意的发挥,并推动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13]。另外,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员工会通过观察和体验来感知企业的文化环境、结构变化及各种政策是否会对创新进行支持,当员工发现创新是可以受到奖励的时候,他就会主动进行创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除了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也是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之一。而由于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往往是存在惯性的,某些已存结构和模式会阻碍创新[13],因此,只有将组织结构进行顺势调整以适应创新需求才能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同时,根据组织学习理论,组织学习能够使得组织的知识、信念及行为发生改变,促使更多新创意的产生和应用,从而提高商业模式创新的效率和效能,并可以协助新商业模式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因此,企业能够感知并识别环境中的机会及风险是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提,只有营造创新型文化,同时改善组织结构,整合、调整和重构企业资源体系,并通过组织学习获取知识,才有可能突破组织惯性,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社会嵌入性是企业商业模式变革的显著特征[14],企业可以通过合作伙伴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稀缺性资源,改变业务活动与界限,从而获取新价值,促使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
1.客户需求的驱动作用
企业商业模式是否契合客户的需求决定着其价值能否最终得以实现,因此企业商业模式应从客户出发,以客户为中心开展价值的创造与传递,并最终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获取企业价值。而价值主张作为学者们普遍认可的商业模式要素之一[15],就是要解释企业满足客户何种要求,向客户传递何种价值以及为客户提供何种产品或服务,即重在描述企业通过提高产品或服务来为其细分的特定客户创造相应价值的过程。可见,关注客户需求变化对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与个性化,企业若想通过满足客户需求来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就离不开与客户的互动。因此,只有通过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捕捉客户潜在需求,并从中获取有利的市场信息[16],才能使企业的新商业模式更加契合市场需求,提高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率。
2.竞争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当前关于竞争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处于竞争激烈环境中的企业一旦在商业模式创新中失败,会被快速逐出市场,故企业难以承担商业模式创新失败的结果[17],因此,行业内的竞争压力会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类观点认为竞争压力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当其处于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时,企业会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战略的改变,从而不断开辟新的客户市场[18],对价值主张和价值创造进行重新定义,以提升竞争力,故企业会尤其重视商业模式创新。
而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同行业企业为了实现生产成本压缩、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开拓的目标,都会选择商业模式创新。这就使得其他企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为了获得生存机会以及更多潜在收益,这些企业不得不进行商业模式创新[19],否则最终也会由于失去市场而面临倒闭。因此,竞争也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力之一。
3.风险投资方的驱动作用
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大多数初创企业和转型企业都面临着经营环境不确定性高、投资回报期长、无形资产比重大以及可靠财务信息较少等问题,无法从传统信贷市场获得资金,以支持自身的商业模式创新。因此,提供股权资本与管理咨询、补充市场需求和政府投入之间缺口的风险投资对这类企业尤为重要[20]。同时,风险投资还有助于抑制企业现金流的过度投入,并能够弥补现金流短缺带来的创新投入不足,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21]。
当前关于风险投资对于企业创新作用的研究多从公司治理角度展开,认为风险投资方充当着资金提供、董事会任职和管理咨询等角色,并从其功能角度提出了监督假说、鉴证假说及逐名假说等,同时指出风险资本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包括了选择和培育两种机制。虽然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关系的探索仍存在“风险投资先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创新先于风险投资”两种假说,且并未达成一致结论[22],但这两种假说均肯定了风险投资对于企业创新的驱动作用,因此本研究也将风险投资方纳入分析模型。
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将创新者、企业、客户、竞争者和风险投资方纳入商业模式创新空间模型。根据一般系统论,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并非只是受到商业模式创新空间中各要素的独立作用,而是会受到多种甚至全部要素的共同影响。因此我们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要素联动模型,如图1所示,分析了多种要素联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
图1 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要素联动模型
根据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要素联动模型,不难发现要揭示商业模式创新空间构成要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仅仅分析创新者、企业、客户、竞争者和风险投资方等要素独立或两两交互对其造成的影响远远不够,必须探讨众多要素联动后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QCA 兼顾了组态比较和集合论的思想,能够完成不同案例之间的比较分析,从而有助于明晰并理解跨案例系统中的相似性与差异性[23]。同时,QCA 能够识别在不同情境下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成功这一相同结果的各种要素组合,并且可在样本数较小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操作相对方便,适用于本研究。
相较于结构方程模型,虽然其也可以对多个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的要素进行同时考虑和处理,但其本质上仍然是以处理线性关系为主,处理多变量联动的能力较弱。而线性回归方程的处理方式只是将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的每个要素分别嵌入商业模式创新方程,其对于处理多个要素在一个空间中协同作用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也较弱,难以实现本研究想要探索的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要素的组态特征和集合后效果,也无法总结出不同情境下案例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因此,本研究采用QCA 方法展开研究,以期探索出不同情境下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不同要素组合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并总结出各个组合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的开展。
为了对本研究模型进行检验,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及预调研的方式,最终确定了测量题项及调查问卷。首先根据本研究提出的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要素联动模型整理出了文献中存在的有关变量问卷信息,对于外文问卷,进行严格翻译及回译,保证题项内容的准确性。其次,对于过往问卷中没有涉及的变量,我们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再次,我们在2018年7月份进行了预调研,对得到的问卷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后,进行题项的删减,提取出代表性较强的题项,并结合反馈结果进行文字描述上的修改,以使得被调研人对问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最后进行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并对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有效的具体题项如表3所示。其中,因变量与自变量的问卷来源如下:
1.商业模式创新问卷。对此,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过程观,参照王炳成的问卷[6],使用Likert5 点计分法进行测量。
2.企业内生驱动要素。论文将其分为高管创新能力与组织创新氛围两部分。高管创新能力包括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认知两个维度,本文对于此两要素的测量分别借鉴了王炳成[6]和Tang、Kacmar & Busenitz[24]开发的量表;组织创新氛围选取了企业文化、组织学习和组织运作三个维度,对其测量分别借鉴了Teece[25]、朱朝晖、陈劲[26]和吴价宝[27]所开发的量表。
3.企业外生驱动要素。模型选取了客户需求、外部竞争和风险投资方三个方面作为企业外部的主要影响要素。其中,客户需求、外部竞争及风险投资方水平分别参考了Jaworski & Kohli[28]、Slevin & Covin[29]、常焙筌和厉无畏[30]的研究进行自行设计。
本研究选取国内1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抽取230 名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此次研究于2018年8月开始,10月截止,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问卷203份,剔除明显不符合问卷填答标准(如所有题项选择同一选项等)的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为83.48%。样本中,男性占56.59%,女性占43.41%;年龄最大的55 岁,最小的26 岁,平均年龄34 岁;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3.57%;事业部部长占87.51%,总裁和副总裁占12.49%。这18家企业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行业覆盖医药业、制造业、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等多个行业。
表1 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本研究利用SPSS 24.0,首先对问卷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检验,删掉部分不达标的题项后对问卷进行Cronbach's β 信度分析,如表3所示。其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效度检验,6 因子模型拟合指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拟合达到良好。
表2 拟合指数计算结果
经计算,各个构面的组合信度值C.R.的值均在0.7以上,平均变异萃取量AVE的值均在0.5以上,数据组合信度和效度结果较好,适合进行下一步分析。
表3 主要变量信度与效度分析
论文首先使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要素联动效应的分析探索。csQCA是以布尔运算为基础,根据原始问卷情况构建出商业模式创新及其空间构成要素的“二分数据表”。其次利用TOSMANA 1.6①软件构建出包含不同组态的“真值表”,且每个组态所对应的案例数不尽相同。最后依据商业模式创新成功([1])这一结果进行两次布尔最小化运算,从而找出引起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最简条件组合。
本研究试图解释的变量,即结果变量为商业模式创新,条件变量为高管创新能力、组织创新氛围、客户需求、外部竞争及风险投资方,案例企业问卷调查原始数据的中位数如表4所示。同时,论文选取中位数二分锚点法作为构建布尔表的基础,将大于中位数的值设为[1],将小于中位数的值设为[0],如表5所示。在研究中,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设置为[1],商业模式创新失败的设置为[0];高管创新能力强设置为[1],高管创新能力弱设置为[0];组织创新氛围浓厚设置为[1],组织创新氛围淡薄设置为[0];客户需求经常变化的设置为[1],客户需求稳定的设置为[0];高竞争强度设置为[1],低竞争强度设置为[0];风险投资方水平较高设置为[1],风险投资方水平较低设置为[0]。
表4 案例企业原始数据中位数
表5 案例企业主要变量二分数据编码
首先利用TOSMANA 1.6 构建真值表,结果如表6所示,由18家案例企业共得到12个不同的组态,包括条件均为[0]结果也为[0]的组态(C2、C6、C8和C17),条件中包含[0]也包含[1]且结果为[0]的组态(C14、C9、C12、C7、C5和C16),条件中既包含[0]也包含[1]但结果为[1]的组态(C10、C15、C1、C3和C4),以及条件全为[1]结果也为[1]的组态(C11、C13和C18)。
表6 布尔组态真值表
由于本研究未出现矛盾组态,故借助TOSMANA 1.6 直接进入布尔最小化,小写代表条件或结果为[0],大写代表条件或结果为[1]。本文重点关注商业模式创新成功时的影响要素,故将输出结果置为[1],得到最小化公式:
它对应的案例包括C3、C10、C15、C4、C11、C13、C18、C1 及C5。
由公式(1)可以看出,有四个组态可以促使企业取得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但是任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构成保证商业模式创新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高管创新能力、组织创新氛围、客户需求、外部竞争及风险投资方中任意单一要素都不能单独决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否取得成功。
为了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这五个要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本研究将对四个因果组合进行分解后描述。
(1)组态1:ENT×COM×con×INV→BMI。这一条件组态中,商业模式创新取得成功的条件是组织创新氛围较为浓厚,客户需求变化较快,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强度较低,风险投资方水平较高。
(2)组态2:INN×COM×CON×INV→BMI。在这一组态中,企业外部条件比较突出,客户需求变化快,市场竞争强度较大,风险投资方水平较高,同时企业的高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3)组态3:INN×ENT×com×con×inv→BMI。这一组态中,外部条件均不突出,只有企业内部创新氛围和高管创新能力较为突出。
(4)组态4:inn×ENT×com×CON×INV→BMI。在这一组态中,客户需求稳定不易变化,市场中存在较多的竞争,外部风险投资方水平比较高,同时企业内部创新氛围较为浓厚,而高管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要素联动组态情况如图2所示。
以往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空间构成要素的探讨往往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定性归纳法,即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对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进行归纳;二是利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变量间的回归或相关性分析来探讨单个自变量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与此不同,本研究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1.影响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原因较为复杂,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的任意单一构成要素,均不能独立使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即企业只重注单一因素的创新并不能满足商业模式创新的要求。外部因素中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会使企业不停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的方法和路径,可靠的风险投资不仅会为企业缓解资金的压力,还会为企业管理提供帮助;同时主要创新者能力较强可以保证企业创新方向的正确性,减少战略性失误的产生,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也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提供保障。这些因素需进行一定的组合才能够使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图2 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要素联动组态图
例如,科技小微型企业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在与同类型大企业竞争过程中往往不能通过价格来与后者抗衡,只能通过自身的特殊技术,如专利、知识产权等取得竞争优势,并通过市场化得到回报[31],竞争强度过大对于其并没有太多促进作用。组态1所表现出来的条件与之相符,即当企业外界竞争处于低强度,且其自身有浓厚的创新氛围时,则企业有较大可能取得创新的成功。同时根据Mccarthy②2017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可总结出,影响新创企业失败最大的两个原因正是“不符合市场需求”和“资金流耗尽”。国内学者也指出当前企业创新主要面临较大的现金流投入和市场对质量偏好的不确定性这两个比较关键的难题[32]。而组态4 中的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则同时满足了低市场需求变化和高水平风险投资方条件,说明了组态的合理性。
2.当外界支持水平较低时,若企业内组织创新氛围较为浓厚且高管创新能力较强,企业仍能获得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如组态3,外部条件均处于较低的状态,客户需求变化较少,竞争强度较低,风险投资水平降低,但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主要创新人员的能力均处于较高水平,这依然会使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取得成功,说明企业内部影响要素相较于外部影响要素更加重要。
企业善于进行组织学习,能够把握机会并引进新想法和新技术等,能够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创意支持;而已形成的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能够使员工通过与企业进行社会交换,提高自身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企业高管善于搜索、把握机会并敢于冒险,即使外部环境不是十分有利于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还是有很大可能取得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这与认知视角下学者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态度基本一致。持这一视角的学者们认为商业模式创新主要归结于个体认知图式的重新组合或头脑中存储价值创造图式的突变,即使在外界条件不足以支持创新的情况下,创新者通过新图式引入、概念联接或类比推理等认知方法也能够完成创新的实施[33]。可见,企业仅拥有内部优势足以取得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
3.风险投资方水平较高或企业高管创新能力较强是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从所得出结果的四个组态中,不难发现风险投资方或创新者在每一个条件组态中均出现,且通过fsQCA 3.0 对INV+INN进行一致性和覆盖率计算,得出Consistency=1.00,Coverage=0.75,可见其达到了必要性(Consistency>0.90)[34]。实践证明,在创新过程中制造业上市企业有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就是随着创新不断增加的成本黏性,将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增反降。同时企业创新离不开固定资产的购置,这也需要大量资金,仅依靠其自身难以填补,而外部融资是缓解这一压力的重要途径[35]。因此,风险投资方的合理引入,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的优质资金,使得企业更有能力通过创新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广的市场[36],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水平较高的机构投资者为保障自身利益,会利用更为专业的投资与管理理念对管理层的经营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进而对创新过程中管理层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的盈余管理进行有效监管[37],这些也是企业取得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有力保障。
为了探究商业模式创新的空间构成要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论文建构了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要素联动模型,在收集了18家企业192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采用QCA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组态下商业模式创新能否取得成功。研究发现,高管创新能力、组织创新氛围、客户需求、外部竞争和风险投资方,五个要素并非简单地独立或两两交叉作用于商业模式创新,它们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企业并不能通过仅改善单一要素获得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而应当注重多要素的全面发展。论文研究结论包括:
1.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的任意单一构成要素均不能独立使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功。虽然空间内的每个要素都为学者们所关注,且学者们也就某些要素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仅仅是某一要素并不能使得商业模式创新获得成功,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应考虑采用多种方法对商业模式创新空间构成要素的联动作用进行探讨。
2.当外界支持水平较低时,若企业内部组织创新氛围浓厚且高管创新能力较强,企业仍能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在当前探讨企业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哪个更为重要的研究仍较为稀少,结论也相对较少。论文通过系统的分析得出,企业内部环境对于商业模式创新更为重要,未来在这一方面仍可继续进行探讨。
3.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要取得成功必须保证高管创新能力较强或风险投资方水平较高。当前关于风险投资对于企业作用的研究多从公司治理角度入手,关注于外部资金注入对企业的帮助,而基于管理学视角的研究较少,故后续管理学研究应增加对风险投资领域的关注。
1.避免仅对单一要素改进,注重多面或全面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市场需求急剧变化,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机会转瞬即逝,这要求企业对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的多个要素同时进行改革,如培养企业创新文化、吸引创新技术人才及加强与客户的联系等,以期能够及时把握创新机会。论文也通过对我国本土代表性案例的研究,给出了一些可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选择的组态,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调整对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内不同要素的关注,以在实践中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2.增强企业创新氛围,培育企业创新人才。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外部竞争压力过大及融资不顺利等外部环境对商业模式创新并不是十分支持的情况,此时企业也不要失去创新的信心,可以注重对企业内部的调整。例如,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组织学习能力,加强动态能力;同时强调和发扬创新型文化,鼓励创新,激发企业内部创新热情,并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以提高创新的效率;重视各类和各环节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以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
3.提高主要创新者的能力,激发高管创新热情。企业在选择创新带头人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通过考察等方式确定最恰当的人选,并对达不到要求的高管进行换岗等处理。在确定主要创新者后,还应通过物质或精神等方面的奖励使其保持创新热情,以保证创新持续性。而高管自身也应该主动并积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把握机会,不断扩大自身社会网络,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4.寻求优秀投资方,增加创新成功率。优秀的投资方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创新资金,还能为企业创新提供咨询和各种社会资源,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程。因此,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实践过程中,若遇到困难或瓶颈,要尽量避免故步自封,应转而寻求更为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寻求突破,以促成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注释:
①软件下载地址:Cronqvist,Lasse(2016):TOSMANA Manual.Version 1.52.Trier.Available online:http://www.tosmana.net.
②参见报告发布网站:https://www.statista.com/chart/11690/the-top-reasons-startups-fail/blog/startup-failurereason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