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03-30 02:12罗燕万超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教育语文教学

罗燕 万超

摘 要:自律能力的培养,主体作用的发挥,都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到教育活动中去。因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殊性和课程内容的基础特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担起桥梁和把关人两大角色。尤其是基础性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通过阅读文献以及实践教学来提升自身思想修养与科学素养,为小学阶段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切实有效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新课改下的各阶段的素质教育稳步推行并逐步取得有效成果,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进程更是需要特别关注。抓好小学教育这一黄金发展期,促进学生学习、感知、实践能力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提升,能够为我国后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成果减少不必要的耗损,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能够决定后期学习潜力的发掘与能力的开发,因此,小学教学的自主学习基石必须垫实,以此来助力学生的综合开发。

一、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研究表明,小学处于形成良好习惯的黄金关键期。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一阶段学生身心状态的独特性,并加以利用,抓住契机发挥出优势。比如对无意注意的引导训练来促进有意注意的迅速发展,通过具体形象事物的引入带领学生探究深层次的抽象含义,利用好奇心与情绪波动较大等特点设计教案的吸引点等等。研究好小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成长规律,在语文等各种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益处。

二、托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特性

鉴于语文学习的连续性,通过梳理框架进行提问的“脉络图”引导学生多动脑去积极思考,以期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学会自己独立地联系过去知识与现在的新内容进行建构,做到融会贯通。当在讲解“旦”字的写法时,可以把同一部首的字放在一起,进行专题化训练,达成举一反三的效果。另外,语文教材的适配性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支柱,教师对课本内容的熟悉度和自我积累的调用是引导学生勾勒脉络图的前提条件。

鉴于语文内容的可读性,通过边读边想的“画脑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比如在学习《荷花》一文时,带动学生跟着作者的笔触一步一景,学生边思考边朗读,便能逐渐融入课文意境中。新型的方法会给学生新的体验,通过回扣课文为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提供有效刺激。

三、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加以引导

做好舒适环境的营造,把控授课节奏进程。可以采用学生和自我评价和自由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塑造怀疑精神和批判思维,勇敢自信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促进自主意识的提升,达到成长期的学习进度。

弱化教師存在感,搭建同龄交流互动平台。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可以允许学生胡思乱想胡说八道,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获取经验,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法逻辑进行有效的锻炼。也可以支持学生自己写出学习计划和方法,帮助孩子获得“我有能力在学习这件事上自我管理”的自我认同。

因此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好桥梁搭建和监督把关工作,把学生状态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过程中讲求方法,寻找“捷径”,掌握教学技巧且能保证教学质量。

四、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获取途径

1.循序渐进的德育法。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我管控的认知并做出行动,养成自主学习的品质。在他们的思想、心理上都将把成为五好学生标准作为自己的目标准则的积极氛围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上与课余时间的德育活动开展,展开情景演绎或者竞争活动,给优秀的学生嘉奖和肯定,通过树立榜样,来驱动语文学习的精神内核。比如设立“小小朗读家”、“孤独的思考者”、“最佳小演员”等奖项,并制定累计小红花换取荣誉奖章的规则。

2.科学合理的授课程序。重视预习到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文或是生僻字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自我准备、自主探究环节,形成良性互助的习惯性条件反射。语文所涉猎的朗诵、倾听表达、独立思考、质疑各领域能力的培养也是可以在课外读物的阅读交互中练习获得的。设立读书角,每周进行单独的阅读课程,引导学生准备好双色笔在读物上进行重点勾画,形成个人见解,并在课程的最后让学生们展开小组互动,自由表达阅读的收获与疑问,比如“小露珠为什么这么受喜爱”“动物们如何让小露珠一直留在草原上”。这些环节的串联互动,都是需要教师提前编排并进行有效掌控才能获得的趣味效果。

3.联系教学主体的阶段特征,配合课程设置,抓好一个重点,减少其他冗杂信息的摄入,剔除会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干扰的因素。授课目标要明确,《第八次》中的“八”这个量词的着重圈画,让学生思考七战七败之表象后的第八次成功是如何得来的,进而借助蜘蛛织网体会到坚持终会取得胜利的执着精神。如果前七次失败的原因都纳入课堂分析的话,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填鸭式的全面分析对于此阶段的学生只会适得其反,陷入迷茫与自我怀疑的敏感期。所以把握分寸,有所留白,更有利于学生主体的独立思考。

结束语

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都是建立在热爱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萌发想要强烈学习和自主独立的意向,是需要教师与家长以及社会环境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来进行的。有层次地引领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独自学习、自主决定,未来的人生规划才能够更清晰明确。

参考文献:

[1]秦丹淳.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探微[J].成才之路,2019(33):37-38.

[2]仝传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74.

[3]张秀芬.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宁夏教育,2019(09):47-49.

[4]陶利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图文结合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3.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教育语文教学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