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既是培养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丰富的数学知识,更要通过多种方式探索立德树人融入其中的相关策略,这对提高小学德育效果、加快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来说有着深刻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数学作为小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承担着道德教育的责任。道德教育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老师的责任。学校是基本教育的发源地,同时,在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应在道德的基础上完成小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任务,并根据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伟人的先进事迹,培养良好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道德方面的发展。
一、 数学德育的学科特性分析
(一)方法的渗透性
数学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渗透教学,该学科的道德教育不同于思政教育,其主题内容和教学目标使得数学课上不可能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因此,需要将道德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道德教育内容,达到知识学习与人格培养的双重效果。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应该是将德育渗透到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过程应挖掘数学知识中的道德教育点,巧妙地将知识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在优先考虑知识教学的前提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方面的成长。例如,在讲授《小数乘整数》时,可以巧妙地引入“计算学生家庭一个月所需水费”这一问题,这不仅满足了数学教学的需要,而且还渗透了道德教育思想,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道德认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上,我们不应忘记培养健全人格这一需要,教师要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挖掘相关的道德教育内容,将道德教育渗透到知识教学的过程中。
(二)学科的思想性
在我国现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应该包括类比、符号、数学建模、分类等相应的思维方法。数学学科的方法论体现了辩证统一的思想,需要流畅的思维过程和严格的数学逻辑。与此同时,数学教科书也包含着对真理的追求和爱国等高尚道德情操。数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梳理数学历史,讲述数学故事,帮助培养学生的独特数学思维。
(三)内容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数学学科的代表性特征之一,无论是在知识的学习中,还是在数学思维运用和数学计算的过程中都非常严谨。受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不严谨,最常见的就是模糊概念的存在。数学概念是学习这门学科的基础,在推理和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概念不清楚,小学生就会陷入混乱思维状态甚至是计算错误。以小学数学中的“除尽”与“整除”知识为例,这两种概念很容易在记忆中混淆。除尽的概念是:
A除以B(B不为0),所获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同时这时候的余数为零,那么我们说它可以除以B(或B可以除尽A)。整除的概念是,如果A除以非零的整数B,商是整数而余数是0,我们就可以说A可以除以B(或B可以被A整除)。如果记忆不够严格并且没有强调具体的前提条件,那么这两种概念是非常容易弄错的。
数学内容的严谨性告诉我们,应通过发现、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形成比较严谨的数学思维,自觉地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这些有意识的数学思维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以及推理能力。
二、 在小学数学阶段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一)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完善人格,塑造高尚美德。对于小学数学老师来说,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应该单一化,要具备相应的使用价值,帮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未经常使用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往往被人们遗忘,但我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到的数学思想和精神将长期存在,并对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产生长期影响。因此,对于优秀的小学数学老师来说,他们都非常重视数学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内容和功能。同时,在数学课程的目标中,老师也必须具备将学科伦理与知识相结合的能力,这也是基本素质之一。
(二)推进小学数学教育全面深化
立德树人在课程改革以及改变育人理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的重要阶段,进一步提高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德育功能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目标不仅是为学生提供单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文化素养。立德树人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实现数学德育功能来完成德育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数学能力和素养的优秀学生。
(三)是数学学科的本身要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学生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和道德教育就来源于此。与小学其他科目相比,数学无疑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数学本身而言,辉煌的数学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和爱国主义。轴对称图形、圆等数学美学特征可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由此证明,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合乎逻辑,清晰严谨,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良好习惯。
三、 小学立德树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缺乏针对性
实施有针对性的立德树人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小学的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立德树人教育针对性不足这一普遍问题。许多负责德育课程的教师知识贫乏,不注重社会的新变化,缺乏对社会新形势的认识,他们的知识已经过时,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在具体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興趣。许多教师不重视革新过时的教学模式,他们认为学生是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制约了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关注
当立德树人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时,关注整个教学过程尤为重要。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对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往往侧重于教学实施之后的效果,但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不高。
(三)缺乏长期教育机制
从目前的小学教育实践来看,立德树人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现有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对小学生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近年来,因为各方面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各种言论都在互联网上传播,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阻碍。从小学教育内部制度的角度来看,许多小学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立德树人教育模式,也没有形成相应的长期机制。
四、 立德树人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策略
(一)通过数学家的事迹和成就鼓励学生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模范教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讲述一些伟大的数学家的行为,锻造学生的品格。例如,在学习圆周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课件的有效组合来进行解释。同时,老师还可以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他是数学史上第一位将圆周率准确计算到七位的数学家。通过讲述这位数学家对探索数学之谜的热情,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学习数学,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激发他们追求数学真理的热情。我国伟大的数学史可以通过教师讲述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对祖国历史的热爱,促使他们树立创造辉煌数学事业的理想。
(二)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因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当前的各阶段学科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革新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以前的教学模式过于简单,学生也很难提起兴趣。因此,要重视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相互融合,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解释小学数学的加法和减法操作时,我们可以使用动画“数水果”的视频来执行加法和减法操作。视频场景中通过增加和减少桌上水果的数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为整节课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数水果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动画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这种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起来,通过动态图像,生动地解释数学知识,使教学模式更加有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原有的学习水平。
(三)发挥小学数学教师的模范作用
首先,只有那些了解自身行为重要性的小学数学教师才会认真对待相关教学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将自己视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并乐于为学生贡献。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以及生活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在新形势下,数学课程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学科教育能力,还要为人师表,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其次,如果一个老师想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拥有专业知识远远不够。拥有丰富学识能够成为一名教师,但人格相匹配才是真正的好老师。高级知识是每个数学教师必备的专业成就,但只具备高级知识的教师不一定是学生最好的园丁。只有高尚的美德才能使学生真正信服,立德树人就是要以其自身的道德魅力影响着学生,引导学生自身的实际行为,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结束语
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人,其本质不仅涉及知识的传递,而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能够在阶段性成长中走向正途。立德树人则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立德树人理念,已经成为了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未来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喜花.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立德树人”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9):47-49.
[2]吴翀键.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8(3).
[3]张薇.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J].新课程,2016(9).
[4]徐云鸿.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例谈[J].小学数学教育,2017(17):3-8.
作者簡介:翁秀玲,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元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