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 引领习作教学

2020-03-30 03:21严丽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布局谋篇表达方式习作教学

严丽艳

[摘要]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习作思路,提高习作效率,是小学生习作时非常有用的工具。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巧妙地利用思维导图,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引领习作教学呢?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材、拓展习作思路、优化习作结构、丰富表达方式、开展多元评改的角度入手,阐述了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习作教学;选材;习作思路;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多元评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84-02

小学生作文中常常出现内容层次不清、整体结构不明、语言逻辑混乱、文章内容空洞、措辞形式干瘪等问题,令广大教师头疼。究其根源,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欠缺。教师在习作教学时,可以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思路,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习作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索。

一、巧用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选材

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写作时,难免会出现素材匮乏的情况,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该从哪方面表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以一个关键词为中心,向四周慢慢扩散。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扩散出来的东西也会有所差异,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习作无话可说的状况,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不同的习作风格。

比如,在进行以“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主题的习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让学生直接写,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入手,教师可以让他们思考生活中“谁”的哪些“特点”让你印象深刻,你想描写的关键词是什么,然后再思考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其中有学生想写妈妈,他围绕“唠叨”这个关键词把想到的那些词语一一写下来,并对内容进行了扩充。这位学生没有像传统作文一样先描写人物的外貌,而是先声夺人,直接从“唠叨”出发,描写了妈妈早晨叫起床唠叨,吃早餐的时候唠叨,送上学的时候唠叨,晚上做作业的时候唠叨,睡觉前唠叨。学生把这些“唠叨点”先制作成了框架图,并一步一步丰富自己作文的内容。这样,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从一个关键词出发进行选材,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学生写的时候也得心应手。

二、巧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想象,拓展习作思路

学生在习作时,有时还会出现大体框架有了,但到具体写的时候还是感觉无事可写的情况,产生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象能力的缺乏。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断联想和拓展,并帮助他们将联想到的内容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对于拓展习作思路,丰富习作内容有巨大的作用。

比如,在前面的“唠叨的妈妈”中,对于“送上学的时候唠叨”,妈妈是怎样唠叨的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想象。有的学生对于语言拓展了以下几点:“作业都带了吗?”“水壶里的水今天要喝干净!”“放学后要先回家把作业写完!”教师可以趁机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妈妈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有学生想到了“板着脸”“揪耳朵”等动作,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妈妈的心理变化,由一开始的“咄咄逼人”,到后面的“欲言又止”,直至作者思想上“悔悟”,理解了妈妈的“爱”,这样,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拓展了他们的习作思路,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三、巧用思维导图,优化习作结构,促进布局谋篇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的关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并不完善,因此,他们在布局谋篇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怎样安排文章的内容才更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也就是说他们往往不知道以怎样的顺序和方式来安排材料,如何开头和结尾,怎样分段,怎样过渡和照应等。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明晰的思路,优化习作结构,促进他们更好地布局谋篇。

比如,在进行以“难忘的一件事”为主题的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点明最让人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开头要精彩;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进行思考,内容要详实;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要照应开头,言简意赅,响亮有力。其中,在第二部分,有学生写到了“游泳”,“起因”是妈妈说要带“我”去学游泳,游泳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所以“我”想学游泳,这部分内容要简写;“经过”是学游泳的过程,从教练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等进行详细描写,尤其是最后游泳考试的时候遇上发烧,“我”带病坚持考试时的心理活动要详写;结果就是我终于学会了游泳,并取得了游泳结业证书,非常高兴,结尾要干脆利落,首尾呼应。这样,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文章的整个布局,包括详略安排就都出来了,有效解决了学生布局谋篇上思路匮乏的问题。

四、巧用思维导图,延伸细节描写,凸显习作重点

一篇好的文章,细节描写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文章的精彩程度。然而,有些学生在习作时虽然有大体思路,但具体表达起来却不具体,这样缺少细节的文章将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巧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习作中的某一点进行细节延伸,从而凸显出习作的重点,让读者更好地感知文章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比如,在进行“写日记”的习作教学时,日记主要是记录学生的日常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将生活琐事进行无重点地罗列。很多学生在写日记时从早晨起床、吃饭到晚上睡觉,统统记录了一个遍,但每个事件都是寥寥几笔,没有重点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这样的文章,读之无味。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就其中的某个事件展开详细描述。比如,对于学生描写的“擦玻璃”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当时的动作进行分解,如先“用掸子或干的软布掸玻璃”,再“搬来板凳站上面”,接着“踮起脚尖,抓住窗框擦玻璃”,然后重点描写先用什么布怎么擦,再用什么布怎么擦,遇到污点怎么擦,遇到顽固污渍怎么擦,擦完之后如何清洗抹布,最后描写擦得是否干凈,有什么感想等。这样,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将擦玻璃的动作进行了分解,让学生将细节描写得更加具体,有效地突出了一天生活中的重点事件,使习作更具有可读性。

五、巧用思维导图,丰富表达方式,增添习作文采

思维导图,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习作时的一个框架。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写出来的文章有时会显得思路僵化、内容死板,整篇文章难以鲜活起来。这是因为文章只有框架,还没有修饰。为了有效地激活学生的习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划分层级和分支,在遣词造句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思维导图,使整篇文章更具条理和文采。

比如,在进行以“这儿真美”为主题的习作教学时,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描述出整个画面呈现出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名人诗句等丰富自己文章的内容,并在思维导图上明确列出来。有学生写到了“金沙滩”的景色,先写沙滩,用比喻的修辞:“沙细如粉,色泽如金,摸上去软软的,像海绵。”然后写水面,用夸张的写法:“远远望去,海天相接,一眼望不到边。”接下来写周围的山水林滩,先写树木,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树木长得旺盛,犹如一个个英勇的士兵。风吹来,树叶‘沙沙沙地唱起歌来。”再然后写草地,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小草探出脑袋,草地大得望不到边……”这样,通过运用思维导图,丰富了文章的表达方式,让文章变得更有文采和诗意,内容也更加鲜活。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整体的写作思路上,也可以体现在细微的语言表达上。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思维导图,丰富习作内容。

六、巧用思维导图,开展多元评改,提升习作水平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还要教会他们修改文章,这是习作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往往以教师评价、学生修改为主,这种方式,往往会埋没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导图的运用,打破了这种单一的评改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充分开展“自评和互评”。

比如,在“读后感”的评改中,教师可以根据评改的规则,利用评改符号将学生习作中不好的地方标注出来,并将学生的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进行归纳汇总,讲解给学生听,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评改意见进行简单的导图创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简介是否清楚”“感受是否真实”“见解是否深刻”“过渡是否自然”“写法是否独特”“立意是否新颖”“语言是否具有个性”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进行互评时教师应该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然后让学生根据互评的结果在标注处继续进行简单的导图创作。最后,学生根据重新创作的思维导图,进行文章的再创作。修改,對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有巨大的帮助,如果学生能够根据大家的意见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习作,他们的习作水平将会有更大的进步。

总之,思维导图,有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选材、习作思路、布局谋篇、细节描写、表达方式以及习作评改等方面都有非常巨大的帮助,是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力工具。作为教师,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让学生的作文变得选材恰当、条理清晰、布局合理、表达丰富、文采斐然,从而让小学习作教学熠熠生辉。

(责编:韦淑红)

猜你喜欢
布局谋篇表达方式习作教学
让作文因阅读教学而精彩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图案的艺术表达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