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教学中的中国教育

2020-03-30 03:18季中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季中慧

摘 要:育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在我国相应的考试制度下,培养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一直所关注的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我们日常谈论教育现状的核心词语。如何实现素质教育,应试就是全盘否定吗?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

关键词:衡水中学 中国教育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给予学生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素质。什么是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理论?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中的词,也是从我上学起直至今日,国家一直在提倡的素质教育。那么什么素质教育呢?将词条输入到百度中,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概念: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据考证,教育部基教司的领导曾讲过,衡水中学是全国第一个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的学校。[1]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下中国倡导发展的素质教育在这所学习到底是如何贯彻的。

一、闻名全国的衡水中学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一所坐落于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名叫衡水中学的高级中学?这所地偏一隅的高中,1995年至今,高考的升学率一直居衡水市第一名,自2001年以来始终保持河北省高考升学率的冠军,为清华、北大等我国重点高校输送了无数人才。这样傲人的成绩,使得衡水中学迅速在全国名声大震。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更是奉若为殿堂级的学校,趋之若鹜。

亦褒亦有贬,报刊、电视广播和某些社会人士对这所学校的质疑也随之而来。他们对这所学校教育教学的观念、教师教育教学的状态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产生了强烈的质疑,“轰轰烈烈吆喝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衡水中学是考试的监狱,衡水中学是学习的机器”“衡水中学大搞题海战术,学生都是学习的呆子傻子”等等,抨击和批判生声不绝于耳。

二、神秘面纱下的衡水中学

真正成功的教育,其影响力是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震撼到了学生的灵魂,学生所获得的是受益一生,深入骨髓的。正如衡水中学的王建勇副校长所言: “学校能送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最重要的,是给他们终生难忘的教育、终身受益的情感和能力。”给予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是衡水中学的教书育人所倡导的理念,这项事业任重而道远,可是,他们是如何才能够得以实现的呢?

从八十华里远足,学生们的坚持不懈,到十八岁成人礼,学生们肺腑的成长宣言,从天下第一操,学生们的整齐划一,到各式各样的学校活动,无一不洋溢着学生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感受到的是十七八岁特有的朝气蓬勃。衡水中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多种多样的拓展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培养了终身受用的精神气质。

三、素质和应试的教育本质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两者的本质不同在于:应试教育是使学生处于被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填鸭式强行灌入知识,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学生成为流水线的产品。

有人说应试教育就是时间与汗水的结合。这种观点并不正确,素质教育没有排斥和否认勤奋和努力。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天才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份灵感!”应试教育的症结问题在于,对学生的思想和个性进行压抑、控制、束缚,其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一言堂,居高临下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死记硬背,超强度、大题量机械式地重复训练,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主体。这扼杀了学生对 知识的求知欲,磨灭了学生探求未知事物的欲望,摧残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学生似乎成为被输入固定程序的机器人。

而素质教育最本质的就是打破应试教育的枷锁,把学生从被动压制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活泼发展,这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若想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因为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其实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按照素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地改进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常规,突破陈旧的教学思想,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也是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四、中国的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积淀了许多人的智慧,这样深厚的历史内涵是不容否认的。同时,中国从古代八股文的科举选拔制度到现今高考制度,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关注着教育问题,也在为之做出努力,不断尝试着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最近,我观看了《最强大脑》的节目,在节目中不难发现,即便在西方的国家,学生想要进入世界名校也是需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的,即便以倡导发展个性的西方,也逃不过用“应试”来选拔人才。同时,选手们的表现也展现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扎实。最终比赛的胜利,也能让我们意识到不能全盘否认中国的教育。对于那些一味“崇洋媚外”、人云亦云的人们,我想说我们没有实际地走入到其他国家,切实体会国外的教育,无法确切地衡量国内外教育的利弊。我国有自己的国情,我们应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切實地发展教育,选拔能帮助国家发展的人才。我们应该怀揣着民族自豪感来看待国家的发展,不应妄自菲薄。

我认为素质必然要包括坚定正确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终身受益的习惯和正直优秀的品质。立足于“育人”二字,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不再压抑、束缚、控制学生应有的天性和个性,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欲望极大地调动起来,就是水到渠成,升学率也就随之自然而然的大幅度提高了。

事实证明,素质教育和应试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素质教育能够大力提升升学率,而应试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在应试过程当中也能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标,就看你是愿意点燃、唤醒学生的潜能,还是一味地挤压灌入。

参考文献

[1]王金战,郭铭.王金战眼中的衡水中学[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1.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