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惠
【摘 要】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高中数学教学也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各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开始应用于数学课堂之中。其中,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有关内容,就如何应用分层教学法展开如下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应用
由于新课改的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有些学生对数学学科感兴趣,而有些学生觉得数学非常的难。那么本文将应用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出分层教学方案,从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对提问教学环节进行分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对数学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水平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同时对数学知识的思辨和研究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时,就不能应用“一刀切”的思维,向所有学生提出相同的问题;而应该从分层教学的角度,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适合学生自身能力的问题内容,这样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的能力,对课程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从而不断突破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最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在设计分层课堂提问内容之后,教师还应该注意自身提问的方式和方法,适当提高问题的趣味性和严谨性,从而在提问中不断调动每位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可以发散思维去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顺利分析和解决课程问题。
以《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为例,教师必须先了解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为课程问题的设计提供依据。首先,《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内容包含了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等内容。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集合的相关概念,并懂得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因此,教师提问的内容应该始终围绕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来设计,以确保学生对课时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和认知。然后,从分层教学的角度,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其能力的集合关系问题,促使学生都能得到研究问题的机会,进而增强自身的认知理解水平。比如说,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从简单-中等-高难度等顺序,依次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数学问题,使得不同层次学生可以研究不同难度的课程问题,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如先让学生观察下面两个例子:(1)A={1,2,3},B={1,2,3,4,5};(2)设A为高一(4)班全体男生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等。在学生观察过后,教师可以依次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如从例子中你们可以发现两个集合间是什么关系吗?怎么区分集合间的关系和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从中你们发现了哪些规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问题进行一一的解答,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问题研究机会。
二、对不同层次小组任务进行分层,以合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复杂程度,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展开合作学习,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进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气氛,最终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但是,我们知道每位学生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利用分层教学的理念,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所处的学习层次,设置符合该层次的小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实际完成具体的小组学习任务过程中,可以实现预期设定的学习任务;同时,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基础之上,学生之间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成员的学习想法,进而突破自己的学习和认知水平,最终让学生大脑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为例,函数是高中阶段的重点数学知识,而在这一课时内容中,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奇偶性等知识。其中,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等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们展开合作互助,共同完成课程问题的研究,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习惯。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教师应该学会从分层教学角度,对小组学习设计适合的学习和探究任务,从而引领学生展开针对性的研究,进而深入挖掘知识的本质规律。比如说,在针对数学学习能力比較强的学生群体,教师必须注意小组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不仅要让学生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还应该加入一些实践体验过程中,让学生们熟练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质去实际分析一些具体的问题,使得该层次的学生群体得到有效的学习锻炼。在针对学习能力中等或者偏弱的学生,教师应当尽量围绕函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学习任务的安排,让学生们主要从已学过的函数,如二次函数等角度,去理解函数的单调性,进而降低小组学习任务的难度,促使该层次学生能够树立学习的信心,并产生学习的动力,最终完成基本的学习目标。
三、对课程训练内容进行分层,以实现有效的巩固训练
高中数学课程训练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查缺补漏,进而完善自己的学习。但是,在设计课程训练内容时,教师仍然需要注意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安排不同层次的课程训练内容,从而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在课堂学习中,有些学生对一些知识理解还不到位,而有一些学生又觉得教师讲授的内容过于简单;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分层训练的方式,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能力的课程训练,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这一课时内容具有很大的学习难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出发,安排不同层次的课程训练内容,以真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喜欢挑战高难度的学生,教师可以联系现实,让学生结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如结合海上运输等生活例子,设计相关的直线与圆问题,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的课程训练还是偏于简单一点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调整课程训练的难度,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课程训练时,因为课程训练内容太难或者太简单而失去学习的动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从学生的个人能力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安排有效的课程训练,使得学生可以借助训练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深度也有所不同。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分层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这样高中数学教学才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效用。
【参考文献】
[1]李媛,戴栋焱.分组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J].中学数学,2018,32(15):569
[2]马生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5,19(71):69
[3]时泽军.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分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3(15):52-53
[4]朱爱东.分层,让学生展翅高飞——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2016,20(19):60
[5]唐怀义.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16):159
(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福建 宁德 3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