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新 黄梦园
自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建邗城以来,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数不胜数的运河传说、文化故事与学术研究成果。关于大运河的传说,有脍炙人口的大禹治水;文化故事更是不胜枚举,有天津的杨柳青年画、镇江的金山寺、扬州的雕版印刷以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大运河文化的学术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涉及大运河历史研究、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研究及运河区域民俗研究等,特别是趋于学科专业化的运河学和水文化研究。实际上,说到大运河,就离不开水的话题,更离不开对水文化的探究。水本是一种自然资源,但与人发生联系后,水文化便随之应运而生。水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产生深远的影响。2008年出版的《中华水文化概论》对水文化的定义是:“广义的水文化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和成果的总合;狭义的水文化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主要包括与水有密切关系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成果等”[1]。
吴欣认为,“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乃至信仰等。”[2]由于其人工开挖的水利属性,国家航运命脉的制度属性以及连接华南华北的社会属性,大运河文化的特殊内涵包括技术文化、制度文化与社会文化三大类。正如张廷皓所言,大运河遗产文化至少呈现三种形态:一是仍然延续初始航运功能的在用河段,二是尚保留完整的断流河段,三是淹埋或半淹埋于地下的大运河遗址。[3]因此,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既要重视具有客观性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与传承,又要关注大约三分之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探索。
作为中国的航运交通大动脉和水利工程奇迹,大运河的丰厚文化内核与底蕴,长期以来吸引着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和青睐。因此,本文以水文化研究为面,大运河文化研究为点,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以便厘清大运河文化研究的热点、路径和前沿,旨在为研究中国水文化在世界范围走出去、走上去、走进去,并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讲清、讲明、讲懂大运河文化故事的学者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
本文选取具有权威性的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http://www.cnki.net/)作为数据源,在高级检索栏中,条件以“主题=‘水文化’或‘治水’”进行高级精确检索,文献检索时间不限,共检索到9812篇文献(数据收集截止日期为2019年8月11日)。基于提取文献内的关键词进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和前沿的需要,本文主要以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在剔除外文文献及其他不相关的文章后,有效文献数目为320篇(见表1)。
表1 数据获取情况表
CiteSpace软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关键词共现、机构分布、作者合作、文献耦合等可视化功能,展现和分析学科前沿的演进趋势和知识关联状态。CiteSpace软件可以将CNKI数据库导出的数据进行格式化转换,绘制各类知识图谱,并通过节点的大小、网络连接度等要素,展示研究领域的时区布局和热点动向。[4]本文借助CiteSpace 5.3软件,把所有以Refworks(基于网络的研究文献管理软件包)格式保存的有效文献,导入到CiteSpace中进行处理,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关键词突变分析、关键词演化路径分析,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
图1 1982-2019年水文化叙事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
关键词可以揭示文章内容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核心观点,对水文化领域内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频率和突现性检测及演化路径分析,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水文化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知识结构。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是彼此的密度。关键词范围越大,表示该关键词被提及的次数越多;关键词节点之间与其他词语连线越多,则表示它们与其他关键词的联系越紧密。[4]将320篇论文导入CiteSpace 5.3软件中,利用关键词路径计算法,可以计算出关键词的共现频率,也可以绘制出关键词的知识图谱。数据时间跨度设置为1982年-2019年,以3年作为时间切片,以关键词为网络切点,选取每个时间切片中高被引的前50个关键词,生成水文化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图1)。图1中共有关键词节点70个,186条连接,密度为0.077,其中节点越大表示出现频率越高,连线越多表明两个关键词共现次数越多,连线越粗表明联系程度越强。按照词频排序统计,提取前10个关键词(见表2)。统计结果显示围绕治水及治水人物的研究“大禹治水”“李冰”“大禹”等关键词出现频次最多,从高频关键词的年份来看,“大禹”“洪水”“都江堰”等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较晚,是近年水文化研究热点问题。
结合关键词共现分析知识图谱和高频关键词的分析来看,对于水文化研究的关注焦点分为三个层次:(1)区域性水文化研究(道富,蒋迎迎,鲁静);(2)治水人物研究(徐彦峰、荣红智、杨永霞);和(3)治水方法研究(周述椿、车俊斌、冉苒)。对区域性水文化的研究,既有对长江、黄河、大运河流域水文化的研究,也有对渭河流域、淮河流域等河流和地域水文化的研究,还有对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相关水文化的研究;[5]对治水人物的研究主要焦点为大禹、李冰、张謇、郭守敬等人,其中对大禹治水的研究最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禹治水新说、大禹治水源头、大禹治水精神等;对治水方法的叙述研究中,多以研究大禹采取“疏导”的方法治水,李冰分流岷江、郭守敬预开减水河为主,其中也不乏涉及著名水利工程的研究,如都江堰和三峡大坝等。上述有关水利遗产的大量研究,有利于普及公众对我国主要水利遗产的全面认知,对其科技含量和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也有利于促使水文化的广泛传承。
表2 1982-2019年水文化叙事研究前10高频关键词表
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可以体现该研究时间序列上的研究重点。为探究水文化研究重点的演变历程,我们利用CiteSpace 5.3软件,以三年作为一个时区,绘制出了关键词演化图,如图2所示:
在1982年时区中出现“李冰”“郭守敬”“水利工程”词频,说明最初对治水人物的研究主要以李冰、郭守敬两人为主,而在1988年时区中,大禹治水一跃成为研究重点,随着时间推移,水文化研究出现了“导淮”“大禹”“张謇”“李仪祉”等。在大运河申遗前后,该领域内掀起了与大运河相关的研究热潮。而“治水思想”“都江堰”及“长江”成为当前水文化研究的热点。
图2 水文化叙事研究关键词时序图图谱图
图3 水文化叙事研究突现度前11的突现词图
关键词的数量及其增长情况能够有效反映各学术领域的发展及热点前沿问题。[6]通过突现词检测原理可以进一步探析水文化研究的前沿动态。所谓突现词是指使用频次突然明显增多,或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术语。根据词频的时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从大量的文献主题词中提炼出突变术语,有助于较清晰地分析和了解某一学科的研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与一般的高频词和关键词相比,突变词的动态变化特性使之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某一学科的研究前沿。[7]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利用CiteSpace 5.3软件,按照关键词突现值的量度指标,检测出水文化研究的相关突变词结果(见图3)。
在早期水文化研究中,关于治水人物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从突现率来看,突现度最大的关键词是李冰,达到了4.6138。这表明在2004-2017年对李冰的研究热度相当高,学者们对水利专家李冰进行了多维全元化研究,主要探讨了李冰父子、李冰水利功绩、李冰修复都江堰等内容。同时,从该图也可以看出在1961-2019年间,每个时间段水文化叙事研究的研究前沿。
具体而言,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成为6大世界遗产运河之一(截至2018年)。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纲要》的重要文件,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做出了明确的指示。[8]在申遗成功的影响下,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导向下,学术界以破竹之势掀起大运河文化研究热潮。因为,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时期,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的大运河,沟通我国五大水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已成为华夏民族团结拼搏、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与和谐共处、强盛不衰的国家灵魂的组成部分。
我们运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在CNKI高级检索栏中,以主题为“大运河”“大运河文化”“运河文化”及“漕运”进行高级精确检索,文献检索时间不限,共检索到7421篇文献(数据收集截止日期2019年8月17日),主要以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剔除外文文献及其他不相关文章,有效文献共227篇。将227篇论文导入CiteSpace 5.3软件中,利用关键词路径计算法,计算出关键词共现频率,绘制出关键词知识图谱。数据路线时间跨度设置为1978年至2019年,以1年作为时间切片,以关键词为网络切点,选取每个时间切片中高被引的前50个关键词,生成大运河文化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并提取出前10个关键词(见表3)。
表3 1978-2019年大运河文化叙事研究前10高频关键词表
中介中心度(Between Centrality)是测量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的一个指标。运行CiteSpace计算各节点的中介中心度,可以挖掘出在整个网络中起到战略作用的关键节点(Pivotal Point)。中介中心度反映了一个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作为“媒介”的能力,也就是占据其他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节点,其他两个节点就无法交流。占据这样的位置越多,就代表这个节点具有越高的中介性,更多的节点联络时就必须通过它。因此,它在整个网络中起着战略性的中介作用,也体现出它对整个网络资源的控制程度。一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越强,意味着它控制的关键词之间的信息流越多。[9]
图4 1978-2019年大运河文化叙事研究共现知识图谱图
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为“大运河”,其词频为89,居首位,其中介中心性数值为1.79,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京杭大运河”“浙江”“漕运”。综合表3的统计和图4的分析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978年至2019年间国内关于大运河文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京杭大运河”“浙江”及“漕运”诸多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术界这些年来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大运河文化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大运河历史研究,包括河道变迁、运河工程、运河漕运、税关仓储、河政管理、生态环境变迁等,譬如耿戈军(2002)的《漕运史话》和钟行明(2010)的《明代京通仓的营造》;(2)大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研究,包括运河城镇带的形成、商人商帮、因河而兴的手工业、农业产业结构变化、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化等,譬如王玲真(2008)的《京杭大运河与镇江城市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和刘永(2008)的《京杭大运河与聊城的兴衰》;(3)大运河区域民俗研究,包括民风民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书院科举、文化交流等,[10]譬如姚国坤,梁婷玉(2010)的《流淌在京杭大运河的茶文化》、黄瑞国,黄婕(2018)《京杭大运河的妈祖文化》以及李红微(1992)的《微山湖上的船帮》等。从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可以看出,“漕运”一直以来是大运河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因为其他方面的研究不多,所以在高频关键词中未能明显体现出来。
大运河区域商品经济的繁荣,直接导致一批运河城市的兴起。应“运”而生的商业城市,从北京南下,经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直达杭州和宁波。这些商业城市所展现的共同特点是:工商繁荣、客商云集。[10]因而在高频关键词中,不难找到运河沿线省市的身影,诸如北京、杭州、浙江等及其相关研究,如桑士达(2009)的《探踏杭州新运河》和吴文涛(2014)的《大运河对北京的历史文化意义》。自大运河成功申遗之后,学者们对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研究投入了更大的热忱,研究内容也体现出较高的深度与广度。
为探究大运河文化研究重点的演变历程,我们利用CiteSpace 5.3软件,以一年作为一个时区,绘制出关键词演化图,如图5所示:
借助大运河文化研究关键词时序图谱可以看出,国内大运河文化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大运河文化研究早期关注于运河的开凿及开凿组织者隋炀帝,诸如对隋炀帝开凿运河原因的考究,对隋炀帝开凿运河功过的评价,也有对隋炀帝个人人物故事的追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运河漕运的研究上。而近些年来,学者们更加关注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叙述研究与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研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再加上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导向,更使大运河文化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的盛况。
利用CiteSpace中提供的突现词探测(Burst Detection)技术,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时区大运河文化研究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变和趋势(见图6)。
从图6可以看出,突现度最大的关键词是“大运河”,达到了7.336。这表明在1978年至1996年期间,学者们对大运河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从该图中还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对大运河的文化研究热点及前沿与“漕运”以及沿线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有关。
图5 大运河文化叙事研究关键词时序图图谱图
图6 大运河文化叙事研究突现度前10的突现词图
本文以水文化研究为面,以大运河文化研究为点,梳理了大运河文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运用CiteSpace 5.3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知识图谱展示我国水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研究的研究热点、演化路径及研究前沿。本文的研究发现一方面是关于水文化的研究:(1)研究热点以往集中在“大禹治水”“李冰”和“大禹”等关键词,近年来集中在 “大禹”“洪水”和“都江堰”等关键词。另外,研究焦点内容集中在“区域性水文化研究”“治水人物研究”与“治水方法研究”三个层次。(2)演化路径呈现为1982时区以“李冰”“郭守敬”及“水利工程”为主, 1988时区以“大禹治水”为突飞猛进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出现了从“导淮”“大禹”“张謇”及“李仪祉”向 “治水思想”“都江堰”及“长江”转向的趋势。(3)研究前沿以“李冰”为制高点,其关键词的突现度达到了4.6138。另外,“李冰父子”“李冰水利功绩”以及“李冰修复都江堰”也是研究前沿的相关内容。
另一方面是关于大运河文化的研究:(1)研究热点集中在高频词“大运河”,其词频为89,中介中心性数值为1.79。紧随其后的热点关键词分别为“京杭大运河”“浙江”和“漕运”。 另外,研究焦点内容涉及“大运河历史研究”,包括河道变迁、运河工程、运河漕运、税关仓储、河政管理与生态环境变迁等;大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研究,包括运河城镇带的形成、商人商帮、因河而兴的手工业、农业产业结构变化、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化等;以及大运河区域民俗研究,包括民风民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书院科举、文化交流等。(2)演化路径呈现为从早期关注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原因探索、功过评价、个人轶事追溯向大运河漕运研究、大运河沿线城市研究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转向的模式。(3)研究前沿以“大运河”为制高点,其关键词的突现度达到了7.336。另外,“漕运”和“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与繁荣”亦为研究前沿的相关内容。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有关水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相关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学术界对大运河本身的历史变迁与相关领域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学者们对其文化缘由挖掘、文化内涵凝练及文化价值提炼与社会关系梳理、社会影响研讨及社会意义探究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2)大运河文化研究存在着地区差异、冷热不均、深浅有别、物质与非物质不均衡、重史料梳理轻实地考察等问题[11]。因此,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一般性的情况介绍、基本知识普及与资料搜集整理方面,真正具有较高学术性的论著尚不多见。(3)对于大运河沿线城市经济腾飞和文化繁荣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对经济繁荣景象的客观描述层面,而对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原因和深远社会影响及其与大运河的密切关系亦缺乏深度挖掘与学术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大运河文化研究的基础还很薄弱,人们对大运河文化还缺乏客观、理性、科学和全面的认识,广大读者殷切期待有关大运河文化的新鲜读物与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文献。
康武刚强调:“大运河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不断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意识形态”。[12]而要传承大运河所体现的文化精髓,讲好凝练华夏文明的大运河故事,离不开对大运河的文化全面系统研究。为此,建议:(1)水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研究应该加强理论基础、专业领域与跨学科研究的结合;(2)有关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研究理应为国家顶层设计、各级政府管理决策以及民间组织和个人的参与搭建桥梁和路径;(3)本文的研究发现所依赖的数据来源仅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中文期刊论文,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学者特别关注此局限性,并慎重地对其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