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藏109号写本考释

2020-03-29 07:28王敌非
满语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满文汉文译作

朱 添 王敌非

(1.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2.黑龙江大学 满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有清一代,以满文创作、翻译了大量文献。这批满文文献包括古籍图书、文书档案及碑刻拓片等,[1]内容涉及清代中国语言、历史、文化、宗教、军事和医疗等诸多方面,收藏于世界各地。[2][3]目前各国满文文献典藏均得到较为科学的整理与研究,其中档案和古籍中经部小学类、史部中的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地理类、职官类和政书类最为突出。[4][5]然而,仍有部分满文文献未受到学界关注,如,子部中的农家类、术数类、医家类、艺术类和天文算法类。[6][7]祝文,又作祝词、祝辞,为古时祭祀时祷告话语,亦或为举行典礼或会议时表示良好愿望和庆贺言语。[8]此类满文文献或因藏量较少或因译自汉文而鲜有研究。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чных Рукописей)是中国域外最大的东方文献收藏中心。本文以收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一份满汉文祝文为例进行释读,以期厘清其中满汉文词语的语义差别。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三坛谢降祝文》不分卷,著录编号A109mss,写本,线装1册,页面22.5×9.5厘米,计6叶,满汉文,满文4叶,每叶4—6行,汉文1叶,每叶6—7行,著录首见沃尔科娃(М.П.Волкова,1927—2006)《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满文写本叙录》[9],题作О благодарственном ритуале жертвоприношения на трех жертвенниках“三坛献祭感恩礼”,音译满文作iлaн мукдехун де карулaрa дoрo вечeрe вечeн бiтхе(ilan mukdehun de karulara doro i wecere wecen i bithe);复见瓦尔拉文斯(Hartmut Walravens,1944—)撰《俄藏满文书籍:三部德文目录》[10],题作Über das Dankopferritual an drei Altären“三坛感恩礼”。在富丽先生整理编撰的《世界满文文献目录》(1)富丽:《世界满文文献目录》,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资料丛刊,1983年。里,题作《三坛报祭祝词》。满族早期信奉萨教,其祭祀涉及医疗、求子等,但多以供奉祭品的方式。《三坛谢降祝文》未收录于清代著名祭礼类文献《钦定满洲祭神天典礼》中,属于珍稀文献。以下分别为《三坛谢降祝文》的满文转写、汉文对译、汉文译文以及注释。

三壇谢降祝文

朕敬承昊眷,勤恤民依。冀时序[注十二]之顺成,期雨旸之咸若[注十三]。比以候当迎暑,念切祈膏[注十四]斋心。屡祷于灵湫[注十五],禋事肃将夫崇墠,慎刑章[注十六]而修省,怀成宪[注十七]以凛遵。特展予衷,敢致再三之请;竟邀神贶,鉴兹专一之诚。云阴送雷鼓以传声,雨势随风轮而洒润。快滋生于夏假,入夜飞甘协长。眷于南讹[注十八],崇朝布泽[注十九]。渥优[注二十]均被,酬报宜隆。恭荐馨香,祗摅忱悃。从此占符十日,祥霖慰望于三农;惠遍九垠[注二十一],乐岁告康于万宝[注二十二]。庶几歆格[注二十三],式迓休和。谨告。

[注一]mukdehun“坛”(2)本文所涉满文释义若无特殊说明,均出自安双成主编《满汉大辞典》,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以及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汉文释义若无特殊说明,均出自《古代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祭祀用的土台,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祭以慰首”;墠,通“坛”,“崇墠”即“高坛”,指在平地上筑的高台,用于祭祀。ilan mukdehun“三坛”,指天坛、地坛和社稷坛,是古代用来祭祀天地社稷的场所。帝王祈雨之后,若如期降雨,则在此“三坛”举行告谢之礼。

[注二]karulara doro“谢礼”,报答,《新唐书·李光弼传》“万有一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又做karulara doroi dorolombi“谢礼、回报礼”。

[注三]hing“笃”,非常、全心全意,班固《汉书·疏广传》“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又作“忱悃”,表示“真诚”,叶舒崇《荷兰国进千里马歌》“一朝稽颡表忱悃,骅骝作贡称珍奇”。hing seme后多接缀动词,如,hing seme akdafi onggorakū“笃信不忘”、hing seme tacime sitkūme kicembi“孜孜汲汲”;hing sere后多接缀名词,如,hing sere mujilen“诚心”、hing sere yargiyan“笃实”。

[注四]fiyakiyan“旸”,通“阳”,天气晴朗;雨旸,雨天和晴天,《说文解字》:“旸,日出也,从日昜声”。江淹《丹砂可学赋》“故从师而问道,冀幽路之或旸”,如,fiyakiyan halhūn de gūngkambi“盛暑闷热”、fiyakiyan i dalikū“遮旸物”。

[注五]acabure“配合”,调配、协调,《荀子·富国》“其朝廷隆礼,其卿相调议,是治国已”,如,acabure mangga“善于迎合”。acabure be erembi表示“希望雨水日照交替有序”的语义。

[注六]bolgomime targafi“斋戒”,古人举行重大祭祀与典礼时的净身食素行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bolgo为形容词,表示“斋”;如,bolgo jeku“斋饭”;bolgomi为名词,表示“斋”,如,bolgomi targa“斋戒牌”;bolgombi为动词,表示“清净”,如,bolgome afambi“决战”;bolgomimbi亦为动词,表示“致斋”,targambi亦为动词,表示“禁戒”,二词同义连用做bolgomime targafi,表示“沐浴斋戒”,如,yamji cimari bolgomime targafi unenggi gūnin i fucihi de jalbarime baimbi “朝暮于佛前洁诚祷祝”。

[注七]aisime“贶”,扶佑、赠与,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神贶,神灵的恩赐。丁宝桢《菏工大王庙碑记》“据情驰奏,请立庙河干,以报神贶”,满文又作aišambi,如,enduri i aisihangge(aišangge)gehun iletu“神贶照然”,aisirara(aišarara)de karulambi“以答神庥”。

[注八]seme,助动词sembi的副动词形式,与摹拟词搭配使用,如,sur seme“芳香扑鼻状”、lar liyar seme“粘稠状”、gar gar seme“哇哩哇啦”、dur seme“众人说笑声”、bir seme“衣物拖地貌”等。

[注八]amtangga“馨”,《说文解字·香部》“香之远闻者”,即传播很远的香气,如,屈原《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wangga“香”,香味,又作拜佛所用香料,苏轼《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不妨更有安心法,卧看萦帘一炷香”。上古音中“馨”为晓母耕部,“香”为晓母阳部,二字声母相同,韵母耕阳旁转,因此二词同源,[11]同义连用做“馨香”,古代典籍中常代指用作祭品的黍稷。《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注十]wecembi“荐”,祭祀,范晔《后汉书·礼仪志》“斩牲于郊东门,以荐灵庙”,如,ambarame wecembi“禘尝”、wecere usin“籍田”。

[注十一]bairengge“占符”,为baimbi“祈请”的动名词形式,谦指“占符”。“占”,占卜,古时用龟甲或蓍草来预测吉凶祸福的活动,《左传·僖公十五年》“史苏占之曰不吉”;符,旧时道士用于驱鬼治病的神秘符号,范晔《后汉书·皇甫嵩传》“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

[注十二]时序,指大自然的节侯,四季时节,程登吉《幼学琼林·岁时》:“泰阶星平曰泰平,时序调和曰玉烛”,满文译作aniya jeku“年粮”。顺成,顺应天意,万物皆成。此处指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满文译作ijishūn i šanggara“顺成”。

[注十三]咸若,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得其宜,出自《尚书·皋陶谟》“禹曰:咸若时,惟帝其难之”,满文译作erin de acabure“应时”。

[注十四]膏,本指油脂,脂肪,引申作滋润农作物的雨,《左传·襄公十九年》“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谷之仰膏雨焉”,满文译作aga“雨”。

[注十五]湫,深潭,大水池,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南有龙兮在山湫”,古人以为深潭多灵物,故称灵湫,王度《古镜记》“此灵湫耳,村閭每八节祭之,以祈福祐”,满文译作sahaliyan muduri juce“黑龙潭”,是清代皇帝进行祈雨的场所之一。

[注十六]刑章,即刑法,张从正《儒门事亲》“易之法虽多,不离八卦五行,刑章虽多,不过答杖徒流”,满文译作erun“刑”,如,erun koro“刑罚、用刑”、erun be gosimbi“恤刑”。

[注十七]成宪,原有的法律规章制度。余继登《典故纪闻》“自古帝王创业垂统,必有成宪,以贻子孙,子孙能谨守之,足以保天下”,满文译作nenehe kooli“先例”。

[注十八]南讹,指夏时耕作及劝农等事,亦作“南为”“南伪”“南譌”,苏轼《慈湖夹阻风》“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满文译作usin dehen“田亩”。

[注十九]崇朝,终朝。崇,通 “终”,表示“整个早上”,《诗经·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无对应满译文。

[注二十]渥优,即优渥,指雨水充足。《诗经·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霢霖,既优既渥”,满文译作kesi simen“恩赐营养”。

[注二十一]九垠,指天下。《尔雅·释地》“九天之际曰九垠”;顾况《哭从兄苌》“皇恩溢九垠,不记屠沽儿”;孙一元《登城漫兴》“独上荒城望九垠,长风吹月到天津”,满文译作gubci bade“到处”。

[注二十二]万宝,万物的果实。朱厚熜《秋日即事诗三章送元辅张罗山》“农家万宝收成后,十里遥闻禾黍香”,满文译作tumen jaka“万物”。

[注二十三]歆格,祭祀神灵或祖先时的敬神用语,请神灵或祖先享用贡品,满文译作ere wecere be enduri sukjifi“请神享用祭品”。

自古中国以农立国,降雨时间的早晚,雨量的多少都会影响到粮食收成的好坏,粮食收成又直接关系到国库收入与社会安定,因此,历朝历代对于祈雨活动均十分重视。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关于祈雨的记载,其祈雨方式主要有焚烧人牲和做土龙求雨等[12],可见商代的祈雨这一祭祀活动已十分成熟。周代继承和发展了殷商的祈雨传统,并将祭祀形式逐渐固定,据《周礼·春官宗伯·司巫》载:“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舞雩即用跳舞的方式进行求雨的一种活动,又称作“雩礼”“雩祭”。雩祭历代均有承袭,但祈雨形式各有不同。祈雨祭祀具有浓重的农业社会特性,因此,清人在入关前并不进行祈雨活动,清代天子进行雩祭是入主中原之后开始的。清代雩祭分为常雩和大雩两种。常雩一般每年的夏历四月在天坛圜丘举行,是一种常规的祈雨活动。大雩是指大旱之年,皇帝临时举行的祈雨活动。据尧蓝的研究,清初的雩祭为中祀,不专设雩坛,祈雨仪式在天神、地祇、太岁三坛举行。顺治十四年(1657年),皇帝开始在圜丘坛进行雩祭。康熙朝,雩祭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祭祀活动,祭祀议程也更加精细。乾隆朝,将常雩列入大祀,并制定典礼的专属乐章。[13]据赵慎畛《榆巢杂识》记载:“乾隆七年壬戌,定常雩仪。高宗纯皇帝倣云汉诗体,制乐章八首,所谓‘露平’‘需平’‘霈平’者是也。平时祈雨、报雨乐章,定自乾隆十八年。”[14]御制乐章的制定大大提升了雩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种常规大祀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举行雩祭仪式后,如果真的出现了降雨,皇帝往往还要专门派遣官员到天坛、地坛和社稷坛,进行“三坛”告谢之礼。《三坛谢降祝文》即是祈雨得降后,赴三坛祭拜神灵以表示感谢的文辞,其中汉文中程式化语句较多,如,“庶几歆格,式迓休和”“特展予衷,敢致再三之请”等;部分汉文部分语义与满文略有出入,如,sahaliyan muduri juce“黑龙潭”,汉文作“灵坛”;bairengge“祈请”,汉文作“占符”等。另外,《三坛谢降祝文》汉文语义较为含蓄,满文语义较为直接,如,“眷于南讹,崇朝布泽”满文译作usin dehen de bireme akūnaha ferguwecuke simen dafi,hacingga jeku gemu ler seme mutuha“田地在神奇计液的滋润下,各种农作物茂盛生长”等。雩礼作为国家祭祀体系中的一种常规礼仪,祭祀的语言表达一般具有程式化的特点,此祝文也充分体现出了这种特点。

猜你喜欢
满文汉文译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征稿简则
what用法大搜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征稿简则
乐器名称汉文译名小议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中TK133叙录辨正
满文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翻译方式探析——以《发愿文》、《普回向真言》为例
三田渡汉文满文蒙古文碑文对比研究
清代审理哈密和吐鲁番回人案件的两份满文题本译释
北京地区满文古籍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