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芹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一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运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1-0031-02
思维导图作为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一种,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学生根据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简化处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能力。此外,思维导图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述
思维导图最初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由英国一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所提出,最初是一种速记法,是用来快速记录笔记的辅助手段,也被人们称之为心智图、脑图。在思维导图中,主要是把全脑当做核心,根据大脑运行规律进行思考,利用大脑对空间、图像等进行分析,从而激发人们的逻辑、思维。随着人们对博赞记忆法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也起到显著效果,能够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呈现于眼前,相比纯文字信息不仅内容更加丰富,也有效提高了理解与记忆效果。基于此,思维导图逐渐引入到教学领域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把思维导图运用其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让其获得理想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各方面潜能。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价值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创建清晰的教学思路,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让教师和学生得到共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且知识点较为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茫然状态,不知哪些是重要内容,哪些是可以忽略的内容,所以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效率偏低。而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把新旧知识整合到一起,将零散知识点进行疏理,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学生在课堂中记录笔记的时间,同时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深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前,需要采用思维导图方法把讲解的知识点融合其中,这样能够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借助思维导图,可根据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与延伸,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維,这也符合当前的教学改革目标。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策略和方法
(一)训练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抽象思维水平
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教学过程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熟练操作思维导图。例如,在安排学生课前预习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根据文章主题和框架,建立思维导图。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同回忆阅读的文章内容,让学生利用一个词汇概括小兴安岭特点,例如,四季优美,再让学生根据四季优美为主题,看看文章中哪些片段重点介绍该特点。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将相关的关联词进行串联,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见下图:
(二)利用思维导图,实施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作为反映学生思维过程的工具,对学生写作练习有着重要作用。例如,能够引导学生调动发散思维,理清思路,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作文创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思维导图是一个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的图形,正如每一篇文章,其都有一个中心思想,之后映射出诸多内容,形成多个分支。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让学生梳理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根据文章中心点进行映射,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写作思路更加清晰,一目了然。例如,在安排学生进行家庭成员介绍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父母的外貌特征、性格、爱好等进行写作,利用思维导图梳理一个写作框架,便于后续写作活动的顺利进行。思维导图见下图:
(三)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思维导图应用其中,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其能够顺应学生大脑思维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思维导图可以把语文知识点进行压缩和整理,将一些难点或者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采用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例如,在讲解《威尼斯的小艇》一文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整篇文章,找出有关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如轻巧灵活,找出船夫技巧,如操作自如等,根据找出的词汇,建立一个思维导图。这样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刺激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思维导图见下图:
总之,把思维导图应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创建一个正确的学习思维框架,引导学生针对性学习,掌握更多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