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庆丰
[摘 要] 中职学校的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课程一直是一门传统且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每一所中职学校都有着相应的教学方法和一套完善的技能操作模式。但由于最近几年中职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学生资源较为短缺,与此同时,社会对与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有关的工作和人才要求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遥感等新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而有着进一步的提高,这就对中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要提高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专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畜禽生产;疾病防治;创新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054-02
目前,我国各中职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及实训人才较为缺乏,畜牧类专业学生在进行专业课学习时,存在着专业课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差、积极性低等问题。而这一方面与学生自身有关系,同时学校也应当重视对此专业教学人才的培养。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创新改革,通过创新式教学方式和多元化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高度重视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業课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大中小学都伴随着教育改革创新以推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各中职学校也不例外,尤其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第一产业的传统专业的专业课程更应当结合信息时代的新背景不断改革创新。该专业在近年来其生产一线技术人才较为稀缺,而这无疑反映在各中职学校教育问题上,相比传统的教育模式,新型的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教育模式可以通过多媒体、微课件、短视频、线上教学等形式,更加形象直观地传达给学生,从而加强理论基础。从传统以教师口述为主,到现在可以利用课件视频的形式提高课堂效率,从传统的无法到生产一线进行的实训操作,到现在可通过大屏幕视频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每一步骤的具体实验、实训操作,从而夯实基础。同时,经过创新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能力、专业兴趣爱好。因此,高度重视此专业的创新式教学至关重要。
二、中职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课创新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增强绪论讲述的趣味性和形象性
各中职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课是一项专业基础与专业课高度结合的科目。应当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增强教学讲述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爱好和促进技能学习。尤其是在绪论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讲述畜禽生产基础知识以及疾病防治具体措施时,教学及实训教师不应当固守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应该探索创新式趣味课堂。例如,在讲解微生物与畜禽动物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教师应当首先带领学生了解微生物的世界,用生动的语言并结合形象的视频或者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特点、习性、繁殖速度等内容;其次介绍畜禽动物特点习性及繁殖方式,探讨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便对“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各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和模式更具有便捷性、高效性、信息化的特点,其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以及主要教育手段都与之前有所不同。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利用下,增强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动物疾病预防”这一方面内容的时候,如何讲授“防重于治”其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注意事项也非常多,教师可以采用课件和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在进行讲解动物解剖方面的知识和操作过程的时候,由于本身解剖注意细节比较多,也很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多次进行实训操作。而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将视频通过大屏幕的形式生动具体的向学生进行展示,细节部分通过放大图片进行解释,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剖析当中需要的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次观察以加深理解。利用新型技术进行教育传播,更加具有便捷性、创新性和灵活性,而且相对于传统较为死板拘束的教学方式,加强此课程的改革创新能够顺应信息时代背景,加快学生学习,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创新改革为学生开辟多渠道学习路径,即使课上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课下向相关教师领取视频资料或者通过QQ群、微信群共享课件进行自学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应当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等课件,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为后期当中的实际操作打下坚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采用更加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适应现代的教育技术,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现代教育背景下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创新性。进行分层的依据主要是根据每一个学生基础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掌握能力水平的差异、技能掌握要求的差异等各方面的不同进行针对性教学。例如,部分学生本身学习素养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强,那么这部分学生可以进入快速学习班。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关课程更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此类人才主要针对以后进入畜牧相关企业领导型和顶尖型人才的培养。另外针对学习能力一般、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同学则进入基本班,以扎实畜禽与疾病防治基础课程为主,为将来从事畜牧类操作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有些学生善于畜牧养殖规划,而有些学生善于进行疾病防控。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投其所好,培养第一产业领域的特长人才。这样进行分层式教学,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可以倒逼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加强课程创新及运用
加强课程创新,充分对人才培养、专业能力扎实的高要求与生产一线相结合。充分按照专业以及岗位的要求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授课。例如,教师在讲授《畜禽营养与饲料》时,因为此门课程牵扯很多的有机化学知识与草业知识,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应当仅限于在课堂上的讲授,要加强课程的创新与丰富,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同时,学校主管“产教融合”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对接企业。适当开展企业座谈会、交流会等活动,在交流指导中能够让学生深入明白企业的相关需求和期望,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吸收学校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深切了解企业的生产要求,这样将理论要求和生产要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快速抓到本课程的重点和突破点,将来在生产实际过程中了解企业要求和发展方向。另外,学生按企业生产周期进行不定期的实训操作,能够进一步了解课程与实际操作的密切关系。与此同时,在进行课程创新过程中,因我国第一产业方面新技术的快速运用和发展,教学具体内容和技能要点也要随机更新,以适应其发展。比如,在讲解现代化畜禽养殖模式、新形势下的畜牧工作要求等内容时,就不能单纯依靠课本上传统的养殖模式和工作要求进行解答,这些答案相對于传统的课本答案而言,是非常开放和创新的。因此,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创新,引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点以及教育思想,引导学生以现代化、创新化眼光来看待新时代背景下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等工作,让学生时刻意识到畜禽养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专业。另外在讲解现代化畜禽养殖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当时刻结合我国畜牧养殖的现状,向学生普及这方面的相关政策、建设标准。按照各个学校、地域以及行业的综合性要求,制订符合时代要求且具有发展潜能的创新性课程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方案。
(五)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创新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是一个产教结合于一体的专业,因此在学习理论基础之时,高度重视技能技术的掌握和实践。在畜牧业进入4.0时代的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习等活动是当下尽快培养第一产业人才的重要环节。理论学习是前提,在这基础之上,首先进行校内实训,各中职学校应当加强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建设规模、设备完善、操作安全系数等方面更加信息化、创新化,以结合教学目标和技能培养为宗旨,加强校内基地实训次数和效果,从而使学生技能得到更高水平的强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和操作时,最好与课程模块安排相一致。与此同时,学校管理部门应当为学生们打造更多校外实习的机会,让更多学生去畜牧企业进行实习,培养在现代畜牧业大数据、遥感智能等新科技前景下的创新式实习模式。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的要求、规定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能倒逼专业教师进行技能操作、预防治理、畜禽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的更新。其次,各中职学校应当加强与畜禽养殖相关企业的沟通合作,时刻关注到畜禽养殖企业的相关动态,将最新行业需求和理论需求传递给学生,同时,加强与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主动寻求畜牧企业技术支持,互利互惠,将更多的学生带领到专业技能培训岗位上,形成高度专业、企业合作、学工结合、综合培训、联合培养的现代化办学模式,不断地向畜禽生产及疾病防治等相关领域输送高质量人才。
总而言之,各中职学校面对生源紧缺和技术要求的双重压力,应当高度重视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改革创新。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扎实技能手段为宗旨,结合“互联网+”“线上线下”,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创新式的课程教学、有针对性的分层式教学模式,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及实训安排;同时开展校企合作交流,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综合运用,以便为社会输入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多湖.中职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课创新教学的思考[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12):64.
[2]赵艳芳.《畜禽疾病防治》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兽医学杂志,2014(8):78.
[3]宋书贞.中职防治畜禽疾病的教改探索[J].科学教育,2011,17(1):33-34.
[4]史洪梅.提高《畜禽疾病防治》课教学效果的几项措施[J].今日科苑,2010(10):212.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