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作为网络新名词,多指经由高科技演变而来的具有创意的时尚高新技术,也指那些能带给用户不同于以往科技产品体验的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高端新技术。音乐艺术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已成为多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数字互联时代,借助3D全息、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时尚高新科技,人们对音乐艺术有了更多元的体验。
21世纪是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科技时代,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各行各业发生了深刻的产业变革。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发展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伴随技术的不断升级研发,人们也开始密切关注和思考新媒体技术的变革与发展给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并探索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路径。高新技术也给内容传播带来了巨大变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使网络直播、自媒体平台等新应用和新业态不断涌现,并重塑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格局与舆论生态。
在高新技术的助推之下,新媒体音乐项目正在成为影响和推动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其中,人工智能作曲与配乐、虚拟现实音乐会等具有创意的项目不仅被各大数字音乐平台所关注,也让人们更多关注科技的创新步伐与实践应用。
当音乐与科技的交集越来越多,音乐与科技相生互补,跨界融合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音乐与科技、美术、文学、戏剧的对话不断加强。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全息技术等,当代音乐艺术有了新的发展,也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与推广。
数字时代的音乐的创作、制作与传播等环节与科技发展紧密关联。基于高新科技而推出的各种流媒体音乐产品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给用户带来非同凡响的音乐视听新体验,颠覆了传统媒体音乐传播给人们带来的视听感受。依托新技术和新媒介,音乐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也更趋于数字化,并从数字化走向网络化与智能化。
当今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加速融合发展,特别是“在音乐创作领域,以科技手段为核心的音乐创作方式不断出现,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品种,也丰富了人们的听觉乃至视觉世界。”①手写记谱曾是传统作曲家记录音乐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智能互联时代,音乐创作或记谱有了新的方式:电脑打谱、键盘输入、模拟演奏记录音乐等,后经由电脑软件系统自动生成乐谱或音乐作品。这种快捷的生成与转换让更多的音乐学习者可以尝试不同组合的作曲,感受音乐创作带来的乐趣。
随着移动终端音乐创作类App的推广,计算机音乐创作与制作体验已经不再是专业音乐人士的专属探索领域,而是开始成为更多普通大众学习和感受音乐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时代,即使不懂音乐的“小白”也可以自主学习“库乐队App”等音乐创作与制作软件,运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来进行各种音乐创意制作。
互联网在线直播技术也让演唱会、音乐节等音乐资源最大化地被用户享用和消费,并为音乐产业找到更多商业模式提供可能。如今,不论是在电脑端,还是在移动终端,用户都可以在线体验流畅的高清视频直播,并且可以实现便捷的线上互动体验。
不仅音乐演出市场,校园学术交流活动也更多借力互联网在线直播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各专业音乐院校举办的音乐创作与交流活动中,就经常使用在线直播技术进行开放直播。在线直播技术让高等音乐学府等所举办的高端音乐赛事与活动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得到更多推广和普及,使身处异地的网络用户能够实现同步关注、观摩和参与式学习。
智能制造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3D、VR、AI等“黑科技”正在不断刷新我们的音樂体验。
3D电影、3D歌剧、3D全息演唱会、3D音乐……3D的概念从视觉到听觉,正在为新媒介时代的用户营造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视听体验。通常而言,3D音乐应包含两个以上的不同声音信息声道,通过采用立体声录音等技术进行录制,布局形成球面立体声,以力求还原更为真实的自然声场。借助耳机虚拟3D技术,可以给用户营造三维环境听感,感受不断移动的声音效果。
借助3D技术,运用数字立体电影技术和环绕立体声可以拓展舞台艺术空间,让观众感受到不同于常规舞台、音乐厅或歌剧院观赏作品的艺术体验,观众也会感觉仿佛自己置身于舞台、音乐厅或歌剧院的最佳位置,同时会有身临其境某一场景欣赏艺术作品的体验。通过佩戴高品质3D全息眼镜,可以“为你营造一个通透的环境、全息图像、高清影像和空间声音,所以你同时可以在真实的世界中看到全息影像。”②
在VR场景体验中,听觉和视觉是可以被自由利用的。为了提升虚拟现实体验,需要高质量的图像和音效来增强体验。随着VR产品的推出与普及,如何营造炫酷的音效成为关注点。采用3D音效,通过利用空间坐标轴,即x轴、y轴和z轴内声音与听者的坐标位置,能为听者营造更为立体的沉浸式音效体验。在动态的x轴、y轴和z轴中,随着位置的变化,预录声音也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进行左右、上下、前后的变化,使人感觉自己正处于某一特定环境中,感觉更加逼真。在技术上,正确执行音效能够有效增强某一场景的临场感,传递出环境信息与位置信息。加上特殊的视觉效果,通过头部追踪物体转换场景,能够加强视觉与听觉的作用下所带来的沉浸感。
国内外多家科技公司均在虚拟现实技术与服务方面有所探索发展。在多家科技公司推出的全息眼镜中,融合CPU、GPU、全息处理器等技术,并结合特殊处理的图片、影像和声音,让用户进入虚拟现实环境。③伴随越来越多的音乐公司开始涉足VR领域,音乐演出活动主办方也开始运用时下尖端高科技,在现场演出中引入了“黑科技”。摩登天空的草莓音乐节就曾启用“VR战略”:VR直播音乐节、VR版演唱会、VR版剧场演出等,借助VR技术来实现演出场景的延伸与拓展。加入VR的音乐节,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人工智能作曲与伴奏也开始成为高等音乐院校积极开拓创新的重要学术新领域。当中央音乐学院首招音乐人工智能专业方向博士生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更早些时候,在中央音乐学院所举办的“AI之夜--音乐人工智能伴奏系统音乐会”中,技术团队与音乐家携手首度尝试人工智能为音乐演出伴奏的形式,是国内专业学术团队试水“黑科技”的一次创新尝试。
高新技术为音乐艺术的创作与传播插上了“隐形的翅膀”,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创作与体验方式,拓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空间和体验场所。然而,也引发了我们对其利弊的一些思考。
首先,关于正面效应。高新科技力促传统音乐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以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成为音乐市场营销的新渠道。基于3D、VR、AI等技术而推出的各种音乐作品、产品与项目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给用户带来不同以往的音乐视听新体验,颠覆了传统媒体音乐传播给人们带来的视听感受。与此同时,科技的推动下,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播也呈现出互动传播、人人传播、海量传播的特点,以及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数字与实体多元并存的局势。依托新技术和新媒介,音乐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也更趋于数字化,从数字化走向网络化与智能化,互联网正在深刻影响着音乐产业的发展模式。
在高新技术的助推下,音乐艺术在创新灵活的机制中脱颖而出,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数字新媒体音乐内容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数字化存储技术使得音乐艺术的保存与传播得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媒介与非媒介的边界在淡化,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在深化,音乐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途径更趋多元。
其次,关于负面效应。技术之于艺术的关系,也引发了当代学者的批判思考。“我们不能不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破除了宇宙自然与生命思维的许多神秘的同时,也大大压缩了人类想象的空间,摧毁了不少‘诗意栖息的社会生态环境,严重冲淡了温馨和谐的人文情感。”④特别是当代科技把各类便利的制作“法宝”赐予音乐艺术创作者的时候,也为某些消极现象和负面情绪提供了滋生蔓延的土壤,而此时的音乐艺术创作成果难免会不尽如人意。
当高新科技融入音乐创作领域,创作者使用鼠标和键盘在电脑上为音乐创作寻找各种声音素材和合成效果的時候,曾经最具活力的纸本和乐器演奏结合的音乐创作已经悄然发生了本质变化;当人工智能实现为音乐演奏现场伴奏,或自动根据人工指令“创作”出各种音乐时,我们时常感到音乐浅薄与缺乏生机;当各种修音软件盛行,舞台上的歌者或许不再需要担心音准问题,因为在后期制作中电脑可以完美修音,使任何具有瑕疵的现场演唱瞬间变得“完美无瑕”……此时,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这是我们所希望的高新技术助力音乐艺术发展吗?
就此而言,我们不仅要珍惜高新科技给音乐艺术创作、制作和传播等带来的诸多便利,重视其对音乐艺术创作的正面的增值效应,也应关注和警惕其所产生的反向的、负面的、异化的效应。
注释:
①廖家骅.科技:音乐的一柄“双刃剑”[J].中国音乐,2010(01):173-175.
②陈金城.体验3D全息眼镜在微软看“黑科技”[J].计算机与网络,2016,42(01):18-19.
③李小莹.虚拟现实引领音乐视听新体验[N].中国艺术报,2016-03-09(004).
④董学文.科技进步与艺术发展矛盾关系断想[J].文艺研究,2002(01):18-22.
李小莹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系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