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0-03-27 12:17国萃
今日财富 2020年6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责任

国萃

随着国家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企业也日趋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但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在机构设置,工作方法手段,人员配备和工作着力点几个方面作者认为应加快转变速度,加强与经济体制相匹配。本文简要论述了笔者作为内审人员关注到的内部审计发展需关注的几项重点,供同行业内审人员参考。

2018 年 5 月 23 日中央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这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要求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这为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国家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企业也日趋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但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在机构设置,工作方法手段,人员配备和工作着力点几个方面作者认为应加快转变速度,加强与经济体制相匹配。

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方面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九条,“单位应当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依法依规独立履行职责”, 但现在部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还存在不能完全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而是与其他职能部门相交叉的现象。就笔者所属企业为例,内部审计部门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不断调整机构设置,先后与纪检、监察、法务等不同业务部门合署办公。现在一般大中型国企的一级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相对独立,但在管理和考核等方面也未做到完全独立。下属二级企业内审工作通常与其他有监督职能的业务合并,虽然这些业务都具有监督职能,但在管理和实际开展工作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不同监督工作内容不同、重点不同、所需人员专业也不同,合并后的部门管理人员要同时具有多种专业能力很难,这就影响了工作质量。

(二)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企业要求内部审计的职能早已不在是简单的查账, 而是涉及到业务的方方面面,既要考查真实性,又要考核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现代信息化办公已经普遍开展,办公系统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等早已普遍应用,但审计信息化开展工作还未真正实施,少数的内部审计人员也只采用了简单的可以采集财务数据的审计软件,还不能达到高效的审计。所以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审计信息化产品,不仅限于财务数据采集, 而应拓展到对各类业务数据的采集、审核、分析、对比。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

现在企业内审人员主要存在综合业务能力缺乏和人员不足的情况。由于内审人员主要以财务转岗为主,所以存在专业限制,并且随着审计信息化业务的开展,懂财务、法律、工程又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审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同时由于机构设置、岗位限制等原因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

(四)审计项目的开展

从 20 世纪初,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广泛推广,到现今内部审计工作依然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专项审计开展较少。并且较多关注离任审计,任中审计开展不足。时间上主要还是事后审计,事中的监督较少,以及对新业务产生的新风险关注不足。审计内容的关注点还不能很好的匹配經济体制的调整。

二、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方向的重点

根据 2018 年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机构职责的十二条规定中,应重点关注三点,一是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的审计”,达到保障企业规范经营,促进企业合法合规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二是对“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措施以及年度业务计划执行情况的审计”,要求内审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监督与服务并重,提供增值服务;三是对“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要求内审服务企业防范风险、完善治理、提升价值。这为现阶段内部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应服务于企业战略,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者认为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科学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审主管领导的权威性,内审人员的综合能力,高效的审计信息化手段,以及随着经济发展内审工作机制的创新能力。

(一)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保障执行到位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规范内部业务活动、降低风险隐患、促进科学决策,进而不断促进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同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审计实现监督“全覆盖”的客观需要,减少审计监督盲区,有力拓展审计监督深度和广度。审计工作的原则首先是有据可依,这样才能够保障整合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充分运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内部审计在促进国家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效规范内部审计职责的履行,为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快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调查研究,梳理存在的问题,解决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审计工作的方式途径,增强内部审计的效率。

2018 年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 11 号令)的第三章第十二条,明确了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要求,履行 12 项职责。对比 2003 年发布的《规定》,对内部审计的职责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企业应根据新时期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规定修改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二)升级管理模式,完善机构设置

审计署 11 号令为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规范。一是规定“内部审计机构或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机构应当在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 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国有企业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总审计师协助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健全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领导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约束和保护制度。

规定明确了国有企业应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并且在国资委印发的《关于中央企业开展总审计师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资厅发财管(2018)43 号)中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总审计师制度,设立总审计师,建议有条件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在符合法律要求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总审计师制度,采取总审计师履职相适应的模式。

审计署 11 号令第十五条关于“下属单位、分机构较多或者实行系统垂直管理的单位,其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全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企业应充分发挥集团统帅、引领作用,加强本系统内部审计组织领导、资源统筹、业务规范、条件保障等工作。笔者认为集团公司可以探讨建立集团审计集中管理模式,或审计人员委派制,可借鉴财务集中管理或财务人员委派制的相关规定,更有利于保障内审工作的独立开展。

(三)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要有专业的素养,加强自身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1.培养审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合格的审计人员队伍,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审计知识和廉洁的政治纪律, 更要求审计人员与时俱进,向审计复合型人才转变,随着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推广和审计信息化的推进,迫使审计人员在信息化知识的学习上要不断下功夫,既要精通财会知识、审计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知识。加大计算机审计学习的内容和力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知识素养和计算机审计操作技能,锻炼和培养自身使用和开发计算机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能力,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2.注重加强队伍建设,严抓教育培训。积极拓展内审人员视野,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可以用走出去,请进来, 多学习、多交流的方法。例如分类开展培训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内部审计人员业务交流活动,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实战能力。

3.企业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搭建平台,开展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交流。审计是企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审计工作专业性强,要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企业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例如结合企业实际同时参考审计署、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或地方内部审计协会每年发布的研究课题,确定企业每年的研究课题,推动内部审计创新发展。同时组织开展内部审计业务工作交流,互相交流经验做法,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整体推进。

(四)全面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得审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审计手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有审计工作的需要,审计对象的信息化要求审计手段必须信息化。审计如果无法识别新环境下的风险、问题,就无法发挥审计作用。

第一次全国审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审计制度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信息化,指的是在审计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深入运用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运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互连,对被审计事项在线实时或远程审计、监控。这是审计手段质的提升, 把审计人员从传统的手工记录数据、分析对比中解放出来, 并且发现传统手工审计手段条件下无法发现的问题,高效的完成审计工作,极大的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信息化的开展,也是动态审计和远程审计必要的基础。

(五)审计重点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

1.拓展审计广度和深度,加大审计创新力度

2018 年全国第一次审计会议精神指出,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2019 年中央审计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加强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审计监督,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要推进审计全覆盖,努力做到没有有监督盲区。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业务的审计力度。要增强审计监督效能。今后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加大审计创新力度,盘活资源。向统筹要效率,靠创新提效能。

两次会议都重点提出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审计重点。企业的内审目标也应做到业务全覆盖,监督无盲区,工作有重点。例如重点关注企业风险点,尤其关注亏损企业、亏损项目,做到情况清、原因明,建议准。要按照“亏损责任不划清不放过、亏损原因不找准不放过、问题线索不查出不放过”的标准,确保问题追查到底,责任落实到人。发挥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的作用,监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新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在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2019 年7 月 7 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这个规定与 9 年前的旧规定相比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审计项目组织管理方面,规定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的重要情况要向同级审计委员会报告;二是在审计范围方面,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范围进一步明确,由法定代表人变为主要领导人员(包含党政主要领导人员);三是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是在吸收 2014 年发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八类内容:贯彻落实经济决策部署、企业发展战略、重大经济决策、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财务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境外资产管理等、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从业、审计整改等;四是审计时点方面,从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并重到强调以任中审计为主;五是责任界定方面,由三种责任修改为两种责任,直接责任、领导责任,删除主管责任;六是审计结果方面,单独设置审计结果运用章节。明确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存在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

规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聚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既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又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于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具有重要意义。

(六)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充分发挥监督合力

1.积极推动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力度,加大审计成果运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审计就像体检,不仅是为了查病,更是为了治已病、防未病。” 被审计单位应认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深入研究和采纳审计提出的建议,完善各领域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则。同时内审机构应建立问题台账,建立审计问题整改机制,加大对审计问题的跟踪检查。

2.完善追责问责机制。按照《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国务院国有资產监督委员会令第37 号),为推进企业合规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完善制度和程序。

3.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要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内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监督贯通起来,形成监督合力。要做好常态化的“经济体检”工作。注重在干部选拔、考核中运用审计结果,发挥监督合力。开展常态化的“经济体检”,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体检,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工作。

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三十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变也在不断转变工作重点,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保障。内部审计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企业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也会更加科学规范。(作者单位:中煤地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责任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责任与担当》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谁的责任
责任(四)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