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

2020-03-27 12:17魏琳郑强戚迪明
现代交际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提升路径职业素养

魏琳 郑强 戚迪明

摘要:应用型高校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学生应用能力在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常以个人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等方式表现。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非技能性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真正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是当前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应用型高效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剖析应用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职业素养 现状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023-03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高校毕业生如何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也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未来建设者和推动者,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关系社会安全稳定、更关系到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保障。应用型高校正是为适应国家经济新常态,进行的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尝试。根据2014年3月教育部改革方向提出的1200所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1]1。其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要衡量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是否达到了其预期目标,其中一个显性衡量标准就是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应用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一)职业素养概念

随着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视,众多学者首先从职业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研究。

一部分较为概括地提出职业素养概念,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并就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层面进行了分析。

另一部分则从较为泛化的视角提出职业素养的概念。裘燕南(2007)认为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而陆刚兰(2008)、刘亚琼(2010)则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阐释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并将职业素养区分为非专业素养和专业素养。沈龙(2014)从综合素养角度分析,认为职业素养应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等。

本文认为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其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显性的职业素养,而职业道德、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是非专业职业素养,即隐形的职业素养。

(二)应用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1.专业能力普遍较好,非专业职业素养个体差异较大

学校普遍重视学生专业课程教育,围绕专业课程教育设置各类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学生专业技能有較好发展。然而,学生职业道德感、心理承受能力、奉献精神等则个体差异性较大,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甚至影响其今后职业发展后劲。

2.实践能力有提升,企业实践经验相对欠缺

应用型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与提升。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多以各类学院活动、学科竞赛、专业实验室等校内平台为主,学生参与校外实践平台进行实践锻炼的比例较低,频次较低,在真实企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仍有待加强。

3.创新能力有提高,创新实践成果不显著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设置了创业基础课程,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举办各类创业创新大赛,为学生创业创新提供实践机会与展示平台。创业创新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学生毕业后实际进行创业实践的比例仍然较低,学生创业实战能力仍有不足。

4.非技能性能力因素对学生职业发展影响加大

当今社会,学生就业求职不再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跨专业、跨领域就业现象数见不鲜。

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共同发布的《201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5%左右,在本科毕业生中,医学专业就业对口率最高,达到95%;工学与教育学专业次之,为71%;再次是管理学、文学、经济学和法学专业,处于60%—69%区间;理学、农学和历史学专业相对较低。专科毕业生中,医药卫生类专业对口率最高,达到89%,而农林牧渔、财经、制造、环保气象与安全、电子信息等大类专业相对较低,均在60%以下。

由此可以看出,除医学、工学、教育学等对应职业专业性要求相对较高的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较高外,其他专业都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从事非本专业。而对于这类从事非本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专业技能外的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非专业性能力对个体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原因分析

(一)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人文素养重视不足

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却未能得到同等程度重视。为提升学生应用能力,针对被需求岗位开展教育教学,操作性训练加强,虽对学生就业大有裨益,但容易禁锢大学生的成长性,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对学生精神层面干预过少[1]2。此外,应用型高校多是由本科第二批、第三批录取院校转型组成,由于生源、扶持力度、资金投入等客观因素影响,相比研究性本科院校人文积淀相对薄弱,尤其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校时间较短,校园文化和学校人文精神建设尚处于处级阶段[1]3。

(二)高校与企业互动有限,学生参与企业实习进行深度学习机会相对较少

尽管目前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上不断加强合作与交流,但在学生实践实习上,在企业真实环境锻炼的机会仍相对较少,涉及的学生群体有限。部分学生跟着导师项目进企业机会相对较多,但对更为广泛的普通学生而言,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仅限在校园内,或偶尔的校外兼职经历等。学生将理论真正运用于真实情境下生活生产实践的尝试机会仍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三)創新创业教育重内容轻实践

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经环节,相对于其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对实践的要求更高,需求更为迫切。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相对薄弱,更多的是课堂知识传授型教学,创新创业实践也是依托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当然,从这些大赛活动中也走出了一批成功创业者,但更多的学生只是停留在参赛阶段,比赛结束,创业创新活动也随之结束。高校缺乏与企业、社会共建的创业实践平台,而这类实践平台是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的有力载体。

(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又正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我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快速发展时期,在以互联网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上催生出了一批新职业、新岗位,这都使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很难完全跟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脚步。部分行业与职业没有完全专业对口的人才可以使用,于是更重视学生在专业技能以外的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能性职业素养状况,以期学生在职业岗位上逐渐习得专业,进而提升职业能力。

三、应用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一)学校层面

1.聚焦课堂教育,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提升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感

在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渗透:一方面,在专业课程或基础通识课程中,注重加入人文教育元素,丰富专业课程内涵,除专业知识传授外增加人文教育、人文关怀,既注重专业技能,也注重道德培养,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初步具有职业意识,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心理健康课等基础课程的建设,构建规划人生成长的完整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合理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使之成为培育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

2.规划第二课堂,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二课堂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应当发挥第二课堂对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主导作用。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社团的活力,规划组织各项专业技能比赛、学科竞赛等专业活动,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设计开展各项校园文化艺术类活动等,在活动中注重渗透思想政治元素和职业元素,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耐挫力和抗压力,培养学生注重细节、注重职场礼仪的习惯,初步实现职业行为的养成。

3.用好企业课堂,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培育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对接社会需求,因而更离不开与企业、用人单位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加强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进而反馈至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课程设置等工作中;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双向互动”,高校将实践环节外延至企业,以工学交替、专业实践、岗位体验、就业实习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贵的企业锻炼机会[2],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直观体验到理论知识如何运用于实践,尝试各种实操,感受职业人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培育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此外,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落实人才共培机制,通过设置委培班、订单班、实验室共建、共同开发课程等形式加强对口培养。

(二)政府层面

政府需发挥协调企业和高校资源配置的桥梁作用。同时,许多应用型高校属于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也多为地方服务,因此,政府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发挥积极作用。

1.政府与高校进行校地合作,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储备人才

组织当地新技术、新产业或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与高校合作,通过开展校地合作专班、订单式或者委培式人才培养等方式,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3],培养更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学生留在当地工作。

2.鼓励和接纳高校教师到企业、政府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为高校教师的培养提供更多实践锻炼机会

进一步加强学校和政府的合作,发挥高校智库作用,让高校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服务地方发展。如某些高校政府牵头,根据企业需求,引入博士团队进入企业建立博士工作站,与企业共同研发新技术、规划新项目。学生也能参与其中,与导师一起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不仅体察到社会生活现状、感知企业文化,同时也能对课堂知识加以运用乃至拓展,更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提高。而企业也能在项目建设和完成后实现技术革新和生产力提升,提高企业效益。

(三)企业层面

企业需更加开放,包容,与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探索更多更广泛的合作形式。

1.建立人员互派机制

一方面,企业选派既有企业经验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专家前往高校授课,尤其是对实操性要求较高的实训课程或实践课程,满足高校应用型办学的课程授课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派有学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的骨干教师或高学历教师前往企业锻炼学习,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新技术、新情况,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派相关专业学生前往企业实践、实习,真实感受企业环境与氛围,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2.开展项目合作机制

基于企业重点难点问题,或企业重大项目,进行校企合作,整合资源,合力破解难题,完成项目,既为企业解决了难题,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智力优势,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掌握更多企业真实素材。

3.落实平台共建机制

基于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和企业人力需求,建立基于学生课程学习实践的实训平台、基于学生实习就业的实习平台和基于学生认知企业的实践平台,方便不同年级、不同需求学生都能享有企业实习、实训和实践的机会,感受真实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感受职业人的职业准则和职业操守,提升个人职业感知,并为最终入职做好准备。

四、结语

我国多年前就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尤其是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其定位就是为满足国家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适应市场与企业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提高个人非技能性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不仅需要高校、政府、企业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其他非技能性职业能力,学生个体也需转变观念,有目的、有规划地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实习训练和竞赛活动,不仅掌握专业“硬”技术,也拥有个人“软”实力,如此才能在之后的职场中更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汪新颖,陈汤龙.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职业素养与人文教育对接的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7,33(12).

[2]曲长海,王越芬.高校多元协同培育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5(12):3-5.

[3]余继军.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8(4):95-96.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提升路径职业素养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