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2020-03-25 02:12江苏省常州市邹区实验小学陈小亚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加数狮子老鼠

江苏省常州市邹区实验小学 陈小亚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教育和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智慧、能力和技巧。这里的“活动”并非只限于学生的肢体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缺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特征

思维能力缺失的小学英语课堂是怎样的呢?它会出现以下特征:(1)课堂重教轻学;(2)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多机械式记忆;(3)学生一直在学,但不得要领,总是学不会,刚学的知识稍微转换形式,学生就不认识。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学生不认真进行思维训练,读,有口无心;看,浮光掠影;说,不得要领;写,词不达意。”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思维最早是人脑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并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但又超越感知,一般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思维能力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它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我们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解决问题。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和学习不是简单地以掌握多少语言知识为目标,而是要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的发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思维能力的策略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该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合理归纳,得出概念

归纳法指的是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具有概括性的规则。小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在认识事物规律过程中容易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把握“森林”的全貌。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为例,这一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的现在进行时时态。对小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笔者通过情境教学引出了以下几个句子:(1)My father is cleaning the car.(2)I am helping him.(3)My mother is cooking breakfast.(4)Helen is sweeping the floor.(5)Tim is sleeping.

学生已经在情境中理解了这些句子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提问学生:“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学生首先发现动词的后面都有一个相同的小尾巴“ing”,笔者表扬了学生的发现并鼓励他们继续发现。接着,有部分学生发现这些句子的开头都是一个人,人的后面都跟一个be 动词。笔者非常高兴地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并启发他们:“你们能不能模仿数学公式如“加数+加数=和”的写法,写出这些句子的公式呢?”经过讨论之后,同学们认为这个公式可以写成:“人+be+doing”。这时笔者提出现在进行时的概念,凡是符合这个公式的,表示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现在进行时,也就是说“人+be+doing=现在进行时”。笔者又提问学生:“如果第一个不是人,是一个动物或者植物可不可以?”学生经过思考后说“可以”,于是大家把公式修改为“主语+be+doing=现在进行时”。这种类似于数学公式的归纳能让学生从最基本的现象出发,利用大量的语言素材提炼“精华”部分,学生通过思维从表面现象深入本质进行深度学习,进而获得所需知识。

(二)准确判断,做出抉择

判断是对事物是非对错的一种判定,虽然结果很简单,只有是和非两种结果,但是支撑这个结果的判断依据却不简单。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 In the kitchen”为例,在新课开始之前的复习环节,笔者在屏幕上出示了以下句子,并要求学生判断这些句子是不是属于现在进行时,为什么?(1)He is eating an apple.(2)Mike and Tom are reading.(3)Is she cooking rice?(4)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5)The dogs are running.

学生已经在Unit 5 中学习了现在进行时的概念,第1、第2 和第5 个句子,学生一眼就看出来是现在进行时,而第4 个句子没有be 动词和doing,所以学生判断不是。在第3个句子的判断上,一部分学生说“是”,另一部分学生说“不是”。笔者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说“是”的一方认为第3 个句子中能找到be 和doing,还有主语,所以是现在进行时;说“不是”的一方认为它不符合“主语+be+doing”的结构,主语不在第一个,所以不是。这时,笔者巧妙地提问学生:“在你们的数学公式“加数+加数=和”中,请问两个加数能不能调换位置?”“能啊,这是加法交换律,交换了位置结果还是一样!”学生响亮地回答道。这时,学生恍然大悟:“交换了位置还是一样!依然是现在进行时!”学生终于得出了明确的答案。

(三)精准推理,还原事实

推理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一个结果,没有经历它的起因和经过,这时我们就需要用推理进行追溯。在逻辑学上,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建立“时间轴”的概念,让学生从“现在”走向“过去”,从“已知”的一端走到“未知”的一端,把未知也变成已知。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比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Story time)”时,其中一个环节,笔者首先出示了文中的最后一幅图:在森林里,有一只老鼠高兴地在狮子头上挥舞着双臂,狮子也高兴地张开嘴在大笑。图画旁边配了一句话:“The lion and the mouse _____ _______.”学生看图之后,思考了一会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The lion and the mouse are happy .”“The lion and the mouse are friends .”接着学生的回答,笔者说道:“Yes. They are happy friends now. But they are not friends at beginning. After going through some things they became good friends. What happened? Can you guess?”学生都有这样一个逻辑常识,狮子是百兽之王,肯定是不屑于和一只老鼠成为朋友的,狮子是强者,老鼠是弱者,弱者和强者成了朋友,那么原因极有可能是弱者帮助了强者,弱者给强者带去了好处。所以学生答道:“Maybe the mouse helped the lion.”笔者肯定地说:“Yes,you’re so clever.There is a story between the lion and the mouse.What’s the story?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Can you put the sentences in order?”学生看到了以下句子(见右栏)。

在排列句子顺序的过程当中,学生要先读懂每一个句子,再调动自己的逻辑思维,根据故事发展的内动力判断每个句子所在的合适位置。学生首先推测把B 放到最后一个,这是故事的结果,理所当然放最后。那么起因呢?看到句子A“The lion caught the mouse.”,狮子为什么要抓老鼠呢?肯定是有原因的。当学生看到句子D“The mouse woke the line up.”,学生瞬间明白了,狮子和老鼠相遇的契机是老鼠吵醒了狮子,所以狮子才抓住了老鼠,因此句子D 排在句子A 之前。然后,狮子又把老鼠放走,句子E“The lion let the mouse go.”,如果狮子不把老鼠放走,把它吃了,后面的故事就无法进行了。接下来应该是强大的狮子遇到了困难,也就是句子C,而老鼠帮助了它,即句子F:“The mouse helped the lion get out.”最后它们成了好朋友。这几个句子之间暗含着非常清晰的逻辑顺序,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包含在其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比较与推理,还原整个故事。学生在追溯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最先确定的是句子B、D、A 的位置,再通过一步步的推理,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的句子排序:D →A →E →C →F →B。当学生得出正确排序的那一刻,他们高兴地为自己欢呼了起来。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知识更迭迅速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优秀的学习能力,不被时代所淘汰。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更多地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加数狮子老鼠
分解加数
狮子的喷嚏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笨猫种老鼠
喜羊羊的比较方法
老鼠分油
威风凛凛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