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婷
【摘 要】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实行新课标不但和教育教学的发展目标相吻合,还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还可以在提问的习惯上展现出来,只有让学生脑海中充满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继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科学是一门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只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成效。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主要就是人们在认知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不好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理论性问题,由这些问题产生一种质疑和探索相互交融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心理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所有的创新都源自于发现问题,但是发现问题又来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思维就是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尽力解决问题,这就足以说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推动学生认知发展
通常具备良好问题意识的学生,会不断的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我应该怎么做”,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发散自己的思维,回忆脑海中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再次进行分析,继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除此之外,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推动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其他人,不断的扩大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突破口。所有的创新有来源与发现问题,同时发现问题又来自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因此,假如学生没有问题意识,那么创新意识就成为无源之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需求的主要方式问题意识是发散细微的源动力,推动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乃至创新。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推动学生产生表达和交流的愿望,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从交流中认识自我,尊重别人,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大胆质疑,冲出权威的约束,继而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如何在初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要想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应该不断的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研究过程。探究主要来源于发现,而发现主要来源于情境,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源动力。通常情况下,学生就会认为“问”的内容就是教师在讲解新课过程中自己不能理解以及没有学会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不想问,因为学生如果问了就代表了这部分内容他们没有学会也没有听懂,不但会遭到学生的嘲笑,甚至會遭到教师的斥责。相反,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也掌握了相关知识,没有什么可以问的。所以,课堂上就会出现没有学生提问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智力水平和掌握知识的能力、爱好和特点进行分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例如,在学习《氧气性质》的时候,先观察一定氧气,然后提出一些比较有意义的问题,比如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总结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这些性质与氧气的结构有什么关系?这些性质有决定了氧气有哪些用途?等等不断的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有问题想问并且会去总结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二)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1.转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习惯让教师将问题提出来,就算产生了质疑也不敢向教师提出疑惑。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转变教学观念,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不重视,不但害怕影响教师的威严,还害怕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扰乱正常的教学进行。所以。整个课堂就会教师讲,学生听以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局势。如何改变这样的局势,教师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在真正意义上才能让学生敢想、敢做、敢说。
2.尊重学生人格,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转变课堂中的角色,将教师权威的角色转变成学生的推动者和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合作者。有时候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没有找准知识点,有可能会有些幼稚,他们的猜想通常情况下具备较强的主观性并且逻辑性比较匮乏。因此,教师不能斥责学生,应该接收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并且还应该认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当中合理的部门,让学生体会到提问带给他们的乐趣,继而从爱问慢慢的转变能好问,最后转变成乐问。
3.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敢问
有很多学生存在不敢提问的心理,主要就是因为学生比较紧张,并且存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和期望得到教师认可的心理。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的那个中多用一些激励性的云烟,让学生敢问。例如,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我们请一位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尽管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还是需要同学们动动脑筋的”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样的话语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大家积极提问的课堂气氛中,慢慢的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以及提问习惯。
(三)提高质疑能力,让学生会问
1.引导学生注重生活,重视学习和运用相结合
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主要来源于自然和生活,教师应该合理的运用学生在生活当中的感知能力,用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擅长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当中。比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之前,让学生了解自己平时生活中所用的水主要来自于哪种水体,在我们生活当中那些方面会用到水,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当中的一些实例来说明,怎样保护水资源,并且哪些行为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将自己平时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科学知识融合到一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指导学生产生质疑
教师在课堂中所涉及的疑问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定的指引作用,因此教师所设计的课堂问题不应该过于简单,应该具备思维性以及层次性和拓展性。比如在学习《压强》的时候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什么压强,比如生活中没有压强会发生什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时候,进行感受压力的实验,两根手指同时按壓铅笔的笔尖和和笔尾,两根手指所受的压力相同吗?然后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在设置疑问,压力作用的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呢?通过为学生设置层层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慢慢的由浅到深,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科学教学当中利用各种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长时间利用这样的教学的方式,就会让学生在以后的自主学习当中,善于从各个角度、多方面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继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在充足学生思维的同时们还能活跃思维。在科学教学当中,只有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终发现问题并提出分日,同时独自自主的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4.创新学生思维方式
质疑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主动思维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适当的指导。利用发展知觉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找到质疑的突破口,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一些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因为空气中存在哪些物质,研究方式以及研究方法就不相同,这样就为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提供了条件,学生就会以空气中存在的哪些物质为突破口,学生们利用无水硫酸铜来验证空气中存在水蒸气,利用澄清石灰水的方式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等多种方法了解空气中存在的各种物质。因为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总之,问题意识就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索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科学教学是初中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科学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提高这一门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玉坤.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8(32):87-88.
[2]潘卫苹.试论研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3+70.
[3]宗早建.探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对策[J].汉字文化,2018(18):105+112.
[4]邵春花.探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16.
[5]顾婷.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4):71.
[6]詹友琳.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学课程资源,2017(02):52-53.
[7]丁雪.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对策[J].求知导刊,2016(13):142.
[8]李洪燕.对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80-181.
(作者单位:金华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