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以辩代教

2020-03-24 11:23潘李锋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辩论数形结合

潘李锋

【摘要】本课的学习,笔者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先学后教”这一原则.知识的习得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是学生思维的产物,是自身付出后的收获.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辩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学生的辩论式交流是课中生成的,是自然的、生态的,这也符合当代新课改的理念.

【关键词】分数;辩论;先学后教;数形结合

数学知识的概念,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来龙去脉.初步认识分数,需要组织学生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分数的产生,初步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那么每份就是几分之一,也能根据一个给定的分数来判断出符合的实物图.结合分数的发生与发展,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是否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完整地理解分数?以往教学中要反复强调“平均分”,为什么需要反复强调?怎么样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平均分?用辩论式教学是否也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的数都是整数,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认识分数挺难的,学生的表达有时会跟不上,那么,我们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分数吗?我们在教学中是不是可以让学生觉得学习分数挺好玩呢?基于以上分析,笔者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辩论式学习使学生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实践中的欢愉

【教学片段一】

1.引入: (初步构建一个圆的12)

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无声表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在干什么?(表演)

生:老师在练武术!

生2:老师在打太极!(激动的)

师:是这样吗?老师要配音咯!一个大圆饼,中间切一刀,左一半,右一半,大饼真香啊!(小朋友们乐呵呵地笑了)

师:你猜到了吗?下面要看一看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强不强,先看要求.

(取一个圆片,折一折,涂一涂,把分饼的过程表示出来)

生:(操作).

师:(展示作品,其中一幅未平均分,标上①②),同学们觉得哪幅更好.为了更清晰地表示出分的饼,老师在折好的纸上涂上了阴影.

生:我觉得第一幅更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是对齐分的.

生2:我觉得第一幅分的很均匀,第二幅分的大小不一样.

生3:第一幅平均分了,第二幅没有.

师:说得真好!(板书: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那么每份是几个呢?

生:半个.

师:(继续板书:其中的一份是它的().),谁来填这个空?

生:半个.

生2:一半.

生3: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真是厉害,数学上我们就填二分之一,谁会写二分之一呢?

生:(板书).

师:(交流12的读写法,PPT演示切饼的过程,使学生回忆12是怎么来的).

学生静静欣赏“太极分饼舞”,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充满乐趣的猜测,带起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学生听清要求之后,动手尝试,无声表演中实则有分饼的形,通过配音,学生也得出了平均分的要求.小结时引领学生读写12,这是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的过程.分数的产生通过分饼这一具体事物引出,为学生引出12提供了具象支持.

【教学片段二】

新授(一个圆的14,18)

师:看来同学们动手的能力都很强嘛!那么难度升级了呦,准备好了吗?请看要求(取2个圆片,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14和18.(思考:你的14和18是怎么来的?)

(学生拿出圆片,专心地折涂着).

师:分好了吗?小组合作,说一说你的14和18是怎么来的.(挑选作品展示)

师:(指着学生的作品)这幅作品表示什么?

生:14.

师:这个14是怎么来的?

生:把一个圆分成四块,取出一块.

生1:少了平均分!

生2:把一個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师:说得真好!(贴上另一幅上下对折的作品)(学生观察后陷入了思考)这幅图又表示多少呢?

生:也是14.

师:哦!认为是14的请起立.

(站着的同学为反方)我们先让站着的同学先说.

生:把一个圆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生2:这幅图不是也把圆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一份吗?

师:哦!说得很有道理啊,可是坐着的同学不肯站起来,怎么办啊,说服不了啊!

师:你为什么不肯站起来.(指着坐着的同学)

生:我感觉他没有平均分.

生2:这个圆是分成了四份,可是它平均分了吗?(坐下来2位同学)

生3:老师,我能折一折.

师:哦!真的,你上来演示.

(学生坚定地走上讲台,折起了圆片)

生4:是这样的,你们看,上下对折,可是再上下对折了以后对不齐,所以没有平均分.(站着的同学陆陆续续地坐了下来)

(回到图形,叙述18的由来.)

分完一个饼的12,学生在描述分一个圆时都说到了要对齐,此时顺势升级难度,再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分一个圆的14和18,激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简单直观.在学生操作之前说明要求:“思考14和18是怎么来的,最关键的是什么?”学生在操作时也涂上了阴影.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后,有了操作的经验,相互之间便有了可以交流、合作学习的内容.通过学生相互补充,让学生叙述14的由来.这里有两位同学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位学生说到了“平均分”.此时让学生自己去倾听他们的不同,并提问:“平均分三个字有必要吗?”以上学生的交流也为之后的辩论埋下“引线”.

通过生生交流,学生静静地观察、比较、倾听,使得学生对“平均分”有了深刻的认识,“平均分”这一知识伴随着学生的辩论,越辩越清,越辩越明.辩论的本身并没有经过细心的雕琢,学生的思考都是结合“形”的,是课中生成的,是自然的、生态的.辩论之后,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之后叙述分数由来的时候,总会带上“平均分”三个字.这样一场多回合的辩论,教师仅仅是一个组织者,并未过多参与,以生为本,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认识的同时,对学习更有了充分的兴趣.

【教学片段三】

深入构建(14,18的意义)

师:同学们,对分数有感觉了吗?(有!学生兴奋地点了点头)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认识分数(出示课题).那么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哦,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这个1表示什么呢?(手指着黑板上的14,无人应答,学生再次陷入思考,片刻后,学生举起了手)

生:这个1表示1个圆.

生2:我觉得这个1表示4份中的1份.

师:好!看来又有不同答案了.认为是一个圆的同学请起立.(一部分学生站了起来)

师:为了体现公平,这次老师让坐着的同学先说.

生:我觉得这个1是1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涂色的这一份.(几位同学若有所思地坐了下来)

生2:我也觉得是其中的1份.(迫不及待地走上了讲台)如果1表示一个圆的话,那么4表示什么呢?难道是4个圆.(站着的学生立刻坐了下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4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1表示其中涂色的一份.这就是14的由来.

14中的1表示什么?思考这个问题应该先从14中的4出发.刚刚接触分数,许多学生误认为1表示一个圆,此时再次展开辩论,教师放手让学生说理.伴随着一个个学生补充说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辩论,学生能更随性、更自然地主动求知.主动理解的征程.这又是一次以辩代教的充分体现.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是精彩的,自然而然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教师仅仅是一个组织者,辩论的教学形式和以生為本教学观念不谋而合.

认识分数如果仅仅是单纯地图形呈现,让学生读写分数,笔者总感觉少些味道.分数的学习是学生知识质的提升,也是一个较大的坎.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先自己去探究分数,如果时间充裕,这两个练习都可以通过学生辩论来解决.通过先学后教,以学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去体验,获得更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感悟.

【参考文献】

[1]华应龙,刘伟男. 教是为了学的开始——以“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师,2014(1):25-34.

[2]俞军,盛中华.预设要简单 生成要有效——听特级教师朱国荣《分数的意义》一课有感[J].小学教学设计,2007(4):12-13.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辩论数形结合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