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03-24 17:15徐雪鹏苏本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本体患肢

徐雪鹏,苏本平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康复中心,山东青岛 266034)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性损伤,调查显示,超过50%的踝关节扭伤患者会在初次扭伤后发生二次损伤[1]。由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不存在器质性变化,因此可通过康复训练使患者的功能性缺陷得到有效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相关研究表明[3],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与肌力训练有利于加快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病情的康复进程。该次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讨论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入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且不存在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意识障碍、重要脏器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对照组病例共计29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均数为(23.33±3.19)岁;观察组病例共计29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均数为(22.28±3.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功能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负重训练、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平衡功能练习等。训练时长为45 min/次,每日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具体如下。(1)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训练:首先采取下肢屈曲模式,关节运动方式设定为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旋,屈曲膝关节,踝关节背屈、外翻;随后应用下肢伸展模式,关节运动方式设定为髋关节伸展、内收、外旋,伸展膝关节,踝关节跖屈、内翻。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康复治疗师将双手分别置于患者的膝盖与下肢前脚掌上方部位,并以此作为抗阻发力点,指导患者由起始位置进行下肢屈曲模式的向心抗阻训练,抵达终末位后,康复治疗师应对阻力进行调整,使其转变至相反方向,随后患者进行下肢伸展模式的向心抗阻训练,返回起始位置。上述训练完成后,患者应保持仰卧体位,康复治疗师将双手分别置于患者的膝盖与下肢前脚掌上方部位,并以此作为抗阻发力点,指导患者由起始位置进行下肢屈曲模式的向心抗阻训练,抵达终末位后,康复治疗师予以的阻力方向不变,患者进行下肢伸展模式的离心抗阻训练,返回起始位置。每日训练3组,每组训练15次,两组之间间隔1 min。(2)核心稳定性训练:①俯桥:患者保持俯卧体位,双肘呈屈曲状支撑在地面上,肘关节与肩膀与地面保持垂直,双脚踩在平衡板上,身体保持直线状态,收紧腹肌;②侧桥:患者维持侧卧体位,单侧肘保持屈曲状态并支撑在地面上,肘关节与肩膀与地面保持垂直,双脚踩在平衡板上,身体保持直线状态,收紧腹肌;③仰桥:患者维持仰卧体位,双膝呈屈曲状支撑在平衡板上,伸髋使身体保持直线状态,收紧臀部与下背部。上述3个动作为1组,每个动作的训练时长均为1 min,每日训练3组,两组之间间隔1 min。

两组均隔日进行1次康复训练,共计训练12次。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疗效评估: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体征完全消退,踝关节肿胀程度的下降幅度超过2分;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体征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踝关节肿胀程度的下降幅度为1~2分;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体征并无明显的改善迹象,踝关节肿胀程度的下降幅度低于1分。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0分:患肢部位不存在明显的肿胀感,患肢的周径与健侧一致;1分:患肢部位存在轻微肿胀感,患肢的周径超过健侧,且超出幅度低于3%;2分:患肢部位存在中度肿胀感,患肢的周径超过健侧,且超出幅度为3%~5%;3分:患肢部位存在重度肿胀感,患肢的周径超过健侧,且超出幅度高于5%。

(2)对比两组患者的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的评价方式为调查问卷法,分值区间为0~30分,若评分不低于28分,则表明不存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情况,反之提示存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情况。踝关节稳定性的优良性与评分分值呈正相关关系。

(3)对比两组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动态平衡能力评价指标:总体稳定指数、前后稳定指数、左右稳定指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n(%)]。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86%,低于观察组的93.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对照[n(%)]

2.2 两组患者的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为(17.22±2.93)分,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为(17.20±2.38)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为(20.09±2.83)分,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为(23.48±2.83)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的提升幅度更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指标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反复发作的踝关节扭伤极易引发慢性踝关节不稳,甚至是退变性骨关节炎。慢性踝关节不稳包括机械性踝关节不稳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两种类型,其中机械性踝关节不稳是指踝关节的生理结构受到损伤,即关节超脱活动范围或发生韧带损伤;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是指由于肌肉或神经功能异常而造成的主观感受上的不稳定,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并无异常状况。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踝关节肌力减退、本体感觉下降等状况。因此,临床上通常将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训练、肌力训练作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但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不仅伴随着踝关节功能的改变,还存在运动控制模式改变以及下肢神经肌肉控制异常等情况,因此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下肢整体功能的康复训练。

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是指通过应用螺旋形对角线式运动模式以及提供抗阻、手法牵拉等方式,使患者运动功能快速恢复的一种治疗技术。该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后来逐渐在骨骼肌肉系统损伤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4-5]。与常规康复训练模式相比较,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不再只针对受损关节开展局部功能训练,而是强调在正确的运动模式上开展肢体功能训练,从而加快肢体整体功能的恢复进程[6-7]。该研究中,将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中的下肢D2模式与等张组合技术、稳定性翻转技术相结合,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本体感觉,增强下肢肌力,对患者下肢肌群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是将患者的髋关节、骨盆、腰椎共同置于一个不稳定的平面上,通过对小肌肉群的刺激作用实现加强核心区稳定性以及肢体平衡控制能力的治疗目的,从而有效提升患者四肢的发力效率,避免下肢运动损伤[8-9]。该次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86%,低于观察组的93.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及动态平衡能力指标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的提升幅度更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肌力与本体感觉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能改善患者踝关节的本体感觉与肌力,对患者下肢平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表2 两组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对比()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本体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眼睛是“本体”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光和热的不稳定性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