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应优化教学模式,重视有效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共同营造课堂教学的愉快氛围,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不少学生会将“冷冰冰”的数学先入为主,对数学课不感兴趣,教师应数学问题情景化,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不好初印象。优质问题是使课堂充满生动、有趣、活泼氛围的关键一笔,是数学课堂的灵性所在,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优质问题的呈现,可以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爱上数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问题;积极参与;核心素养
课堂是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让学生感兴趣的优质问题,是促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成效的一座桥梁和有效方式之一。在从事数学教学和教研工作多年之后,我认为推出课堂优质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數学思维,激励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同时激发,是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方式。如何才能提出优质问题让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进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 新旧知识大串联
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能够很快接收新的知识。然而,他们学得快也忘得快,容易忘记旧知识。所以,要让学生在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温故而知新”的知识大串联。因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没有前面的基础作铺垫,就无法掌握后面的新知识,进行深化。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知新而守旧”,笔者通过“降格处理”的方式,在课堂提问中把新知识的难度降低,与原来的知识更接近一些,让学生不至于太过陌生,同时又有新鲜感,如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正迁移。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笔者通过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1. 什么情况下可以让分子之间直接相加?2. 寻找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有几种方法?3. 为什么能约分要先约分?有疑则进,带着问题去思考,学生就会自发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无论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大胆发言,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前提。没有思考,不敢发言,有效提问只会“有问无答”,最后变成教师的“独角戏”,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学生主体的意义。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再从中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进来,相互提问作答,这就是优质问题,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更深,不会轻易忘记。
二、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不动起来,教师空有一腔热情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难以实现教育初衷。优化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动脑想、动嘴说、动手做,而不是端端正正坐好、眼睛死死盯着黑板,听教师怎样讲,看似专心,实则“身在心不在”的状态,这是“死板”的教学课堂,长此以往,不要说学生乏味,教师自己也“了无教趣”,又谈何教学目标?教育情怀?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参与欲望,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会在课前给学生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准备好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手中的三角形随意拼装,看一看自己能拼出多少种图形?并与同学互动,看看谁的图形多?并进行讨论,如,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推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他们之间可以这样推算?如此,学生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动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怎么还会出现学生上课“瞌睡”的现象呢?
“动”起来,才能“活”起来,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则在一旁做个引路人、启明灯,不怕学生错,在老师的引导下,错着错着就对了,说着说着就会了,这就是优质问题。将新的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旧知识体系,融汇整合在一起,可以令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三、 尊重学生差异,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俗话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手中十指有长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思想、性格、智力等都各有不同,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接受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机智教育下,扬长避短,完成自我成长。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会先了解所带的学生的个性特点,就教学内容上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进行精心编排、设计课堂提问,使得每个学生都有题可做。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由学生谈话引出百分数,进而让学生找出表示百分数后再揭题,然后针对课题指导学生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知道什么?”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能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而且学生提的一个个问题还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例如,在进行教学“分数应用题”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1. 校园一角的24棵树木要移植,一班的学生负责38,移植了多少棵?2. 校园一角有一批移植的树木,一班的学生移植了12,刚好是12棵,这批树木一共有多少棵?3. 校园一角有一批树木,一班的学生移植了34,还剩下6棵,这批树木有多少?4. 校园一角有一批树木,一班的学生移植了38,二班的学生移植了48,一共移植了21棵,这批树木有多少?让学习中上游的学生完成1~2题后再思考3~4题;让学习在中下的学生完成1~2题,并进行现场答疑,即教师问,学生答,如何得出这个答案的?思路是什么?如此,不仅做到了让“跑得快”的学生有劲儿往前跑,也让“跑得慢”的学生看得到希望。这样的分层练习,既保证了课堂的提问有的放矢,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无限拓展。而且问题的设计也是学生熟悉的事物,这样学生学起来会更亲切更有动力。问题有浅有深,可以让学生的差异性得到良性发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 在模糊的知识点处进行提出问题
找准问题支点,才能提出优质问题。问题的质量等均会对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直接的影响。即使是同样的问题,提出问题的时机不同,最终所取得的效果必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实施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意识到时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模糊的知识点处精心设计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还可以设置具有对比性质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比较分析,可以明确数学知识的根本所在,并且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差。例如,在第一学段我们学习了“倍的初步认识”,认识了概念“倍”,而在第二学段,我们又学习到“倍数”这个概念,那么“倍”和“倍數”这两个词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这两个词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倍”指的是数量关系,它建立在乘除法概念的基础上。例如:红花有5朵,黄花有20朵,因为“5×4=20”或者“20÷5=4”,我们就说,黄花是红花的4倍,也可以说,红花的4倍是黄花。“倍”其实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商(这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等各种表现形式)。“倍数”指的是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它建立在整除概念的基础上。例如,20能被5整除,20就是5的倍数。可见,“倍数”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具有特定的指向性),而且对数的形式有特别要求(必须是整数)。同时我们又看到,20也是5的4倍,因为5×4=20,“5×4”表示5的4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倍”的含义应宽泛于“倍数”,后者可以视为前者在特定情形下的一种表现。通过在模糊的、易混淆的知识点处进行提问,找准问题支点,提出优质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判断能力水平,提高逻辑思维的严谨性。
五、 选择提出问题的方式和时机
课堂问题的呈现有很多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所学知识的内容采取合适的提问方法。例如,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启发式提问,通过某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进行提问,比如问学生从字面理解什么叫做小数,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引起对问题的兴趣,带着兴趣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在对小数的知识点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在这时采用比较式提出问题,比如可以让学生来比较一下小数与整数的区别,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开拓思维,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对比,发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再比如在“观察物体”一课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就是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多样化的答案来回答问题,问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胆展开联想,锻炼小学生的想象力,把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再有秩序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去探索答案,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优质问题的提出,要结合课程所传授的知识点,结合课堂实际需要,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问题和最恰当的提问时机提出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问题尺度的同时也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时机,在课程刚刚进行时用提出问题来引导课程内容,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进行一半时,提出问题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以便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六、 结束语
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只是表面的成功。”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优质问题的提出,将数学中的新旧知识进行大串联、正迁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尊重学生差异,让课堂参与人人有份,让课堂教学更有深度与广度,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表明,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和优质问题的提出不但可以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学习环节和内容加以引导,而且还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提升。教师科学合理地使用评价语言,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数学科目的学习中去,让学生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下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兵.高效课堂从有效提问开始——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8).
[2]樊银娇.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
[3]罗红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4]刘源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小学生隐性学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郭磊,河北省邢台市,河北省清河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