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本土”纪录片“形象传播”的意义

2020-03-23 02:22周述政
新疆艺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本土艺术形象影视

□ 周述政

纪录片《家园》拍摄现场

艺术,分为三个层次: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其中,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任何艺术作品必须都具有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的有无,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的标志。”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会竭尽全力塑造出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艺术。纪录片亦是如此,也是将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作为其重要的艺术追求。

纪录片是视听综合艺术,其塑造的艺术形象是以声画的方式让人直接感知,其形象通过屏幕呈现出来,观众在瞬间就可直接感受到纪录片传达给自己的形象,对作品传播的艺术形象会迅捷而直观的把握,观众自觉不自觉地就接受了纪录片传播的艺术形象。从这个角度看,纪录片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传播媒介。纪录片通过影像手段实际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大众文化传播形式,艺术家是传播者,而观众就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通过纪录片,艺术家力求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播出来,观众通过观赏纪录片接受了艺术家所传播的思想情感。“艺术的思想和情感只存在于艺术形象之中,离开了艺术形象的思想和感情就不是艺术的思想和情感。”所以纪录片传播信息是通过影视艺术塑造的艺术形象实现的,纪录片“形象传播”也是必然的,这就是纪录片“形象传播”的理论依据。

一、纪录片“形象传播”的社会作用

与其它传播媒介相比,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门类,是在印刷文化之后产生的一种将娱乐、艺术、商业和科技融为一体的新兴媒体,正因如此,纪录片传播与其他媒介传播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

(一)纪录片“形象传播”更加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真人真事为创作题材,以展现真实为本质的艺术形式。纪录片的题材来自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中,对人类社会现象的纪录和传播,是其应有之义,纪录片不仅给受众提供信息传播、知识传播,还以声画组合方式提供艺术形象。纪录片在传播中利用流动的声画组合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其传播就具有了强烈的现场特质, 与其他艺术作品相比,流动画面具有真实可信的优势,因而纪录片的“形象传播”也更加具有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纪录片“形象传播”具有覆盖面广、传播信息快、社会影响大的优势,在传播中有着天然的优势。

纪录片的视听表意形式符合现代大众的观赏习惯,其传播在大众传播学的领域,从未让人感到它仅是一种单纯的娱乐形式,它不仅带给人们神秘感和好奇心,也给观众传播着一种消费趣味和价值标准,纪录片还通过独特的摄影技术和叙事方式潜移默化地控制着大众的思想。因此,在影视艺术成为当今世界的主体艺术的同时,纪录片也成为了一种广泛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体,成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一种休闲型的娱乐方式。此外,纪录片作为综合艺术的多重审美属性,能够满足不同观众多种心理欲望和精神诉求。因此对于广大观众来说,观看纪录影视不仅已成为他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体验和解释家庭不同成员共同价值观的一种新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纪录片轻而易举地就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说,纪录片作为媒体艺术,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信息快、社会影响大的优势,在媒体传播中居于重要地位,成为大众最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三)纪录片形象传播具有大众性、通俗性、娱乐性等多方面的优势,社会作用广泛而深远。

比起文学作品,影视艺术从审美属性上看属于一种休闲娱乐的艺术,所以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具有轻松、愉悦的心情,所以很多人心甘情愿地欣赏纪录片。此外,纪录片对于受众的文化层次没有特殊要求,属于大众艺术,这就使得受众的人数可以无限扩大,男女老少都可进行观赏。在一部引人入胜的“热播”纪录片播放时,“全民引颈”观看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央视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话说长江》《大国崛起》即是如此,尤其是《厉害了,我的国》的播出,影片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的精神与力量,展现了中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伟大的世界胸怀,引起全国人民的共鸣。所以说,纪录片又是一种集体观赏的艺术,在欣赏作品时,人们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人们在欣赏完一部纪录片后,很容易找到一种在公共生活中难以找到的共同的语言,产生出一个普遍议论的话题,既加强了人们的联系,也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思想,因此,纪录片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或者消遣,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更深远、更重要的影响。

纪录片《千古之策》拍摄现场

因为纪录片艺术形象传播具生动感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观众深远等特点。所以很多国家和地区既把纪录片作为重要的文化产业来大力发展,同时又对影视实行了与其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控制,充分利用影视艺术这种独特的上层建筑来对公众进行“情绪的操纵”、“思想的控制”,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服务。为了配合国家和地区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影视艺术创作者很注重利用影视艺术的优势来进行一个地区的形象传播,达到正面形象宣传的效果,充分发挥影视艺术“形象传播”重要的社会作用。

新疆本土纪录片《军垦战歌》海报

二、新疆本土纪录片“形象传播”的内容

与内地相比,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地理位置特殊,政治形势复杂,通过各种艺术宣传新疆,宣传社会意识形态,一直是新疆各级政府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新疆的各级政府也很早就认识到了纪录片特殊的社会效应,也非常重视纪录片的形象传播作用,一直积极引导影视创作者们把“新疆形象”传播作为创作的重要目标,从而多层次、多侧面地传播着多彩的“新疆形象”。

胡经之先生认为:“凡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情景、事物、故事等等,都是艺术形象。我们面对艺术形象,就像接近生活一样,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因此,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塑造的具体可感的人、物、景、故事等,都可称之为艺术形象。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形式的艺术形象。纪录片属于视听综合艺术,可以通过声画流动、光影色彩、文字等来展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即纪录片的形象既包括视觉形象、也包括听觉形象,还包括文学形象,属于综合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从表现的内容来看,包括了人物、情景、事物、故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从六十年代最早的新疆本土纪录片《军垦战歌》诞生到如今,新疆本土纪录片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的过程,目前已经创作了上百部优秀纪录片作品。观众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一个个独特的新疆形象。这些影片利用新疆独特的本土元素,诸如自然地域、地域民俗、地域历史文化等,极力凸现出新疆真实的自然、人文社会形象。概括起来主要展现了新疆的自然地域环境、新疆的民俗文化以及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等。

(一)自然地域形象的传播

新疆被誉为“大自然的博物馆”和“天然的摄影棚”。新疆自然地域形象包括雪山、草原、戈壁、沙漠、红柳、胡杨等,这些元素区别着新疆与其他地方的风貌,展现具有鲜明新疆地域特征的自然形象。新疆独特的自然地域环境,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融入纪录片中,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传递给了观众不同的感受以新疆独有的风姿特色和造型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时,不仅在视觉造型上给人以视觉的观赏性效果,而且这些具有明显标志性的新疆地域自然景观,也最直接地将一个生动的新疆形象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对新疆形象有一个最生动最直观的感受。

(二)民俗文化形象的传播

民俗形象是内化到人们生活行为的各个方面的,与影片的关系非常密切。民俗可以在艺术追求不同的电影人那里获得意趣不同的表现。新疆各民族的歌舞、习俗、技艺,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影片,既丰富了纪录片镜像语义的表达,又使得纪录片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韵。此外,民俗还能够传达出多种人文精神和“民俗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又完全有能力充当‘恰当而准确的物质对应’,传达创作者的意图。所以,通过民俗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民族文化。此外,民俗丰富的多义性,运用到纪录片镜像话语中,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更能够传达丰富的意义。“如果把民俗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感意义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在表达审美理想和兼顾观众观赏趣味中腾挪出独特的表现空间,如何使电影的观赏效果和艺术境界能够达到和谐统一,民俗的调用无疑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句话虽然论述的是民俗和电影的关系,但放在纪录片和民俗中亦然,由此,民俗这种多义性可以为纪录片的叙事表达提供广阔的表意空间,能够在故事的叙事建构中起到“场景化”和“情节化”的效果,既能反映出新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又能够完成新疆本土纪录片故事情节的独特的叙事表达。新疆各民族由于生活原貌、生产方式、民间习俗、性格习惯和语言服饰等等日常生活细节都与其它民族有显著的不同。

新疆“本土”纪录片在创作中,坚持把握时代脉搏,坚持现实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展现新疆各族人民的多彩生活,反映各族人民生活的真实风貌,在民俗化的外表下坚持自己个性化的表达,在浓郁的民俗风情之下,反映着各族人们的不同的思想风貌、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从早期的《军垦战歌》到《最后的荒原》《家园》《塔里木河》《叶尔羌河》,以及近几年密集推出的以新疆命名的《这里是新疆》《新疆》《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人》《我从新疆来》《我到新疆去》,这些新疆题材的影片之所以会成为有影响力的影片,其中不可或缺的是其浓郁的民俗文化而独具吸引力。

(三)人物形象的传播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从表层次看,自然地域环境只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但从深层次看,人与自然地域是有一定内部同质对应关系的。有人说:“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民族的发展历史是构成民族性格最基本的两个因素。”所以一定的自然地域环境可以形成独特的人物,因此独具地域特色人物形象也就形成。自然地域环境不仅给人物活动提供适合生存的场所,而且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与环境具有了双向耦合的关系,打上了地域独有的标识。纪录片通过视听语言,或隐或显、或虚或实地传达出展现特定时代、社会、民族和地域的人物本身就具有了叙事效应。新疆本土纪录片中不仅要在视听效果上展现鲜明的自然地域特色,而且要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展现出人物与自然地域环境对应交融而成的地域人物性格。虽然新疆特殊的地理结构很多,但最具典型性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绿洲和草原。基于此,新疆本土纪录片作品中与自然地域环境对应最为明显的人物性格也主要是以“兵团形象”“绿洲形象”、“草原形象”为最典型的人物形象特征。“兵团形象”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绿洲形象”诙谐幽默、热情质朴,“草原形象”执着勇敢、痴情专一、吃苦耐劳。当然,新疆地大物博,还有更多的“新疆形象”,我们在纪录片中除了塑造典型的“兵团形象”“绿洲形象”和“草原形象”外,还应该塑造出更多的经典的“新疆人”形象,使观众通过新疆本土纪录片,能够真切感受到新疆人独特的精神风貌与他们的理想情操,加深了观众对新疆人的了解。

因为纪录片在各个方面具有多元的传播效果,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容易给人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能够给人留下永久的回味,使观众在精心演绎的故事中全面接受影视艺术传达的多元信息,潜移默化接受影视艺术的感染,“心甘情愿”地接受影视艺术传达给观众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投身到国家的建设发展之中,艺术创作者就应该竭尽全力创作出丰富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新疆本土纪录片创作更是如此,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新疆本土纪录片创作怎样乘着影视艺术发展进步突飞猛进的东风,奋勇前进。这就需要自治区党委、广电部门以及各级政府更加认识到新疆本土纪录片“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从各方面积极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新疆本土纪录片更好地发展,使全国人民通过纪录片等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认识新疆,了解新疆。新疆本土纪录片创作应该更加全面深入新疆人民生活,多题材、多侧面、多角度反映新疆人的生活,传播给观众更多的生动感人的新疆艺术形象。

猜你喜欢
本土艺术形象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中国建筑的本土文化突围
影视
“本土”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