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亚林
摘 要:形式各异、造型新颖的摩天大楼矗立在城市之中,单个、突出的设计融汇而成的“大杂烩”式的城市建筑景观使中国式的“和谐”烟消云散!此时,中国城市未来的走向该有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引发本土设计师的深思。
关键词:中国;建筑;设计;本土;突围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262-01
一、中国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建筑的“失语”现象
(一)外国建筑设计师的试验场
眺望现在的北京城,哪里还能唤起红柱子、青砖瓦的历史记忆。眼里满是钢筋、混凝土和玻璃,从国家大剧院的”巨蛋”造型,到央视”大裤衩”,再到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继苏州东方之门”大秋裤”之后,紧接着杭州奥体博览城又被冠以”比基尼”之称,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建筑物造型,在不断突破着人们的想象力,也挑战着建筑的审美底线。越来越多的国外设计师及事务所参与到中国的项目开发设计中,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大胆地实施并建筑着自己的设计理想。
(二)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反思
去过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之后,感觉有什么不同吗?···没什么不同啊,城市不都一个样:高楼林立,繁荣的模式化了的商业圈只是坐落在不同的城市罢了!我想,这样的回答会严重降低我们对一个地方的情愫吧,没有了感情,谁还愿意故地重游,浪漫和诗意也将无从谈起。大规模高层建筑的集群化使城市失去记忆,建筑的“失语”现象日益严重。中国建筑师面临的困境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如何解决关于城市发展方面的焦点议题,并为未来城市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看到差距,承认并缩短差距,意味着跨越。建筑的真实依据,源自于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同时还要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养素,包括人文的、科技的,这是有出息的建筑师所必然。以让别人“读不懂”标榜为追求,以“抄袭”标榜为学习,永远不会得到“真实依据”。
二、未来中国城市的建设如何“行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一)文化就等于生命
近代的中国人不懂自己的文化与历史,误以欧洲人之文化观与历史观来妄自测度,或妄自推论,自认为是新思想,实是随便拾来的。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定有它的精粹可以保留,城市的“失语”正是失去了本土的文化特色。人类造物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造物本质上是文化性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造物和造物活动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现象而存在,它与人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同步,并因为它的发生才证实文化的生成;二是人类通过造物和造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属于人的物质化的文化体系和文化世界。所以,与城市联系最紧密的建筑不应只是靠外形的新颖来追求所谓的现代性,建筑的内在精神才是其生命所在。只有把握好传统文化,才能在建筑和文化之间找到契合点,找到人类共通的情感,才能够建造出打动人的好建筑。中国能有好建筑的。能感动别人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每个艺术家和设计师从作品里传达出来的信息都是他们自己眼睛所看到和心里所感知的世界。建筑具有社会性,它的社会性不是仅仅给人提供居住的空间,而是在精神层面影响一个人、一座城市。
(二)“和合”思想——单体建筑上升到城市的整体
所谓“和合”思想,就是古代造物专著《考工记》及《天工开物》里所强调的“天人合一”、“和谐”设计观,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以此,便达到中国人所追求的“宜”。“天时、地气、材美”共同构成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国古人素来讲究应天之时运,承地之气养,主张人与自然的沟通融合。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对造物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令人匪夷所思的建筑物造型,在不断突破着人们的想象力同时,也挑战着建筑界的审美底线。大量的老建筑被拆毁,又新造出一批毫无特点的建筑,夺人眼球的“洋建筑”比起朴素自然的园林式建筑,后者更有“宜”的感觉。未来的城市建筑要的不是一个个标新立异的摩天大楼,而是追求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底蕴融合的整体性。
(三)自然中的建筑与建筑中的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尊重自然的核心思想自古以来就深深影响中国园林建筑。值得一提的是,王澍在《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一文中对中西方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有这样的论述:“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向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某种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我称之为“自然之道”。”
自然中的建筑:使城市重新进入自然,建筑物不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艺术,而是与周边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关系。建筑中的自然: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是与人之间达到“和谐”的关系,从而给予人诗意栖居的自然状态。未来的建筑学将以新的方式重新使城市、建筑、自然和诗歌、艺术形成一种不可分隔、难以分类并密集混合的综合状态。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2]闻人军.考工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冯友兰,涂又光.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王澍.设计的开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