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晓菁 郑子健 黄洋萍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同时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这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生产物质资料,如果人们不生产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等各种物质资料,人类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其他活动。同时,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2]劳动工具或手段、劳动对象、劳动力构成了生产力的三要素,这其中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劳动者掌握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利用或改造,从而产生了现实生产力。而劳动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又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普通人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马克思曾形象地把简单劳动比喻为砍柴,复杂劳动比喻为制造和修理钟表。当然,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标准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和技术的提高而发生改变。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3]教育提高了人的复杂劳动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劳动力资源的价值,提高了社会生产率。马克思还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他预想的未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教育将使年轻人“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5],从而全体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全面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为立德树人提供了理论基础。
《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德处于首位。中华民族重德重教的传统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除了民间父传子式的家庭教育之外,舜设置专门的公职人员对贵族子弟开展教育,也对老百姓进行家庭伦理的教育。进入奴隶制社会后,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可见西周已建立了分等级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国学教授“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礼”包括政治伦理、道德规范、礼节等;“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射”和“御”是军事训练,指射箭和骑马。教育内容文武兼备,其中“礼”是核心。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首创私学,其他学派也收弟子传学,希望通过教育传播思想,使统治者成为圣明之主,老百姓接受教化后能成为良民。孔子崇仁尚德,提倡德与智、仁、勇并举,他要培养的“成人”,是指具有仁、义、智、信、勇、不欲、礼乐、艺多方面德性的完备人格的人才。在《论语》中,孔子的思想以大量对话的方式来体现,可以看出,孔子不但传授知识,更重视通过对人事的具体评价,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治国理政、待人接物,以及什么样的人才是高尚的,从而引导学生加强修养,努力成为具有多方面优秀品质的人。孔子之后儒家思想迁延变化,但在教育目的上总体都强调“德”,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圣人和君子。比如荀子说:“君子贵其全也”,邵雍提出“全人”的概念,王阳明以“圣人”作为学习的目标。儒家以德性为中心、以培养圣贤和君子为目标的教育理念,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已深深融入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成为中国人民的普遍共识。新时代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也是传承了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因而能够具备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经济建设迫在眉睫,急需各方面的专业人才。1950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的方针。从195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展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高校进行全面教学改革。经过调整和改革,兴办起一批工科院校和师范院校,按照国民经济业务部门对口设置323种专业,改变了旧中国重文轻工的状况,有效缓解了大规模工业建设人才不足的问题。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6]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深刻认识到“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7]在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了党的教育方针。1999年6月,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8]胡锦涛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07年8月他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9]十八大以后,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继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写入全国党代会报告后,十九大报告再次进行了强调。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更加明显。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事关国家综合实力,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符合我们党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教育方针,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从1088年西方最古老的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人才培养就作为大学的第一职能被确定下来。教育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这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成立70周年之际于2015年出版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是该组织继1972年《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又名《富尔报告》)和1996年《学习:内在的财富》(又名《德洛尔报告》)之后出版的又一具有战略规划意义、意在引起各国关于教育问题公共政策讨论的重要报告。在这份报告中,重申了该组织一贯倡导的人文主义教育方法,认为面对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在教育和学习上必须超越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包容与人类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各个方面,为此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对知识的内涵要重新认识,知识不仅包括对地球、人类、时间等的认识,还包括对好的价值观、美德和美好生活的认知。可见,在经济与社会、环境等其他方面的矛盾日益突显的背景下,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已共同认识到,在人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和普遍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将决定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教育要更加重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这将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立德树人成为世界各国在承担人类发展共同责任的时代背景下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0]指明了人才培养是高校存续的意义所在。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体力、审美,还要注重养成积极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是德、智、体、美、劳的有机统一,并且德在先,起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有极大的热情,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理性对高校师生的价值理念产生深刻的影响。许多学生自发地倾向学习与毕业、就业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读书、做事先问“有没有用”,而忽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心理。从教师来看,一些人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有利于保护或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上,教学上满足于完成基本工作量。由于人才培养是一个打基础、利长远的系统工程,育人的成效很难简单地用一个量化的指标来评价,因而在高校对“立德”工作的评价莫衷一是,还缺乏普遍认同的标准。基于此,有些教师更倾向于把精力放在便于量化评价的工作上,比如发表论文、申报科研项目、做横向课题等既能体现自身学术水平又有一定社会显示度的工作。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学生一旦因受到学校严格管教或学业受挫而发生意外事故,家长或社会往往选择指责学校或教师,久而久之,有的教师对严格管理学生产生惧怕心理,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学生听之任之,上完课就回家,不愿意与学生有过多的接触和联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在现实生活中,利益驱动机制诱使着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弱化的危险。
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在高校师生之间的互动常常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的重心更多地在教师的“教”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思想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容易被忽略。在科技信息尚不发达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有限,教师和书本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比较高。但在社会信息化浪潮下,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繁多,教师如果自身不注意学习新知识,则往往面临被学生质疑的境地。而且随着各种思潮的侵蚀,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对学校传播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容易产生怀疑,出现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践行。由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减少,教师无法全面精准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的影响力在减少,传统的单向传输的育人模式效果在削减。
高校培养的对象是人,必须着眼于人的未来,按照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来进行。马克思认为:“凡是把人的发展作为目的的社会,就是‘崇高的’;反之,为了某种纯粹的外在目的而牺牲人的发展的社会,就是‘鄙俗的’。”[11]教师应基于德性和人格的要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学生学习的过程才会伴随着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转变,进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有机统一。由于以往对高校进行的各种评估、考核往往偏重论文、项目、科技成果奖项等,并以此为依据对高校进行学科排名、专业排名,各类办学资源也据此进行配置。压力层层传导下来,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经济利益轻道德教育等问题,对人才培养产生了不良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12]高校如果忽视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不可能办成一流大学的。
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各个环节,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3]高校立德树人,立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树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传承发展和创造知识的场所,具有生产力属性,同时受所在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的影响或制约,不可避免地要为其服务,因而高校还兼具意识形态属性。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在教学、科研、论坛等各项工作中都要强调政治纪律,改变以往学术至上弱化政治的状况。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强化校长的政治责任,把高校的考核评价指挥棒转到立德树人的方向上来,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学校在引进人才、职称评聘、评奖评优上要增加政治和师德标准,把育人的表现作为重要指标,破除以往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顽瘴固疾。
改进教育评价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在各类评估、评先中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评价高校的第一标准,这是改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倾向的基础。高校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使那些淡泊名利、孜孜不倦于教书育人的教师能够获得应有的认同和赞誉,在教师队伍中营造起人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良好育人生态。
立德树人,不能简单地把教育者制定的标准强加给大学生,而要把育人的统一要求与大学生个体自由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其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促进其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此,要围绕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改革学校教育。
首先,要转变重知识传递轻价值传播的传统课程观,进行教育内容的交叉整合,挖掘知识隐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在融合点,使所有课程都能发挥立德职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守正创新,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发挥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必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胜任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自身先要明道、信道、践道,要及时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还要加强社会实践,强化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能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其次,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环境与以往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处于一个网络信息高度发达、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新数字时代。学生和教师同时成为互联网内容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师生关系因扁平化的知识获得方式而越来越平等。此外,在自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具有更强的主体意识,更加推崇平等自由交流。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而不断创新。居高临下的行政命令式工作方式无法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反而使师生关系变得疏远。同时,信息技术又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更丰富便捷的手段,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优势可以增强思政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虚拟空间交流的即时性拉近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或班主任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好自媒体这个新的工作载体,抢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
再次,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大学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进行。全员育人解决了思政工作队伍管德育和专任教师队伍管智育“两张皮”的问题,同时强化高校行政、教辅、后勤等管理服务人员的育人意识,构建全体教职工在不同的岗位上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立德树人的育人体系。全过程育人强调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中,并注重与中小学教育的衔接,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构建持续的育人机制。全方位育人则要求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布置、制度建设、网络信息等各个环节都要紧扣立德树人,构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育人网络。
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虽然很大,但还存在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问题,必须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不同领域知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加快融合,对人才的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的过程中,需要更多能够跨学科、跨文化交流的人才。教育部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正是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新策略。学科是高校发展的龙头,综合体现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由于学科按知识门类来划分,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学科之间严格区分的壁垒森严的孤立体系,越来越无法适应新科技新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建设知识与价值,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等,势在必行。传统应用型学科需加强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情操、国际视野、法治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的教育,而传统文科需加强新科技、新思维、新方法等的教育,强化高校的通识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只有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把人才培养工作与国家、社会、企业等现实需求严密接轨,高校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时代新人。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家庭、企业等共同参与。高校要主动密切家校联系,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相关表现,增强家长在学生教育上的责任意识,引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社会主流价值观与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处理和评价对学生思想观念会产生更直观、更直接的影响。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规律,学校传授的知识、理论等如果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其科学性和说服力则得到加强,能够对学生起好的教育意义;反之,如果学生得到的是相反的社会实践经验,则使学校教育效果消减。这种现象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更加突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也提示着经济社会大环境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与高校同向同行,才能更好地培养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