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珍
(古田实验小学,福建 古田 352200)
提到数学,人们自然联想到“做题”,往往忽视了数学和阅读的密切联系。阅读不仅仅是“读”的过程,也是各种感官积极参与,统一协调的过程。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息息相关。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学生们都认为阅读只关乎语文的事,漠视数学阅读,渐渐地形成了学生一看题目就动笔的坏习惯。笔者以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并举,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注重课外阅读的落实,不断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材经常都是被“束之高阁”。教师滔滔不绝,学生静静地听,这成了数学课堂的常态。缺乏了阅读,数学课堂渐渐丧失了活力,学生的思维力越来越弱。积极的数学课堂应当让数学阅读贯穿整个课堂,让数学阅读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概念、规则的阅读——咬文嚼字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规则等基础知识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概念、规则等由于它的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类比迁移等多种方法来加深理解。但却淡化对这些概念、规则等的阅读,教师基本上都是把概念制成PPT,学生默读或齐读一遍就过了。其实在学生建立了概念的表象之后,教师如能给足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那么这些概念就会深入孩子的心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 除外),商不变。诸如这样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式的精读,抓住“同时”“相同的倍数”“0 除外”这些关键的字眼,通过圈画、重音、缓速、手势强调等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深入品读,从而深刻认识概念本质。数学阅读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在阅读“在小数点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个概念时,教师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去掉了末尾的0 它能发生什么变化呢?让孩子举出一个实例,通过读思结合,概念的意义就会深入孩子的心田。像诸如此类的概念、规则、我们在教学时如能坚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式的品读,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解决问题——读思结合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部分,数学学习的任务是让学生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细细考察学生的学习实际,发现一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决数学问题是因为他们对题目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全面。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学生一看文字多,就犯难,匆忙答题,没有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清问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导致解题思路含糊不清。因而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带着问题学会思考,理清数量关系显得尤其重要。如一年级的一道解决问题:冬冬家养了一些鸭,其中一半在水里,剩下的鸭一半在树林里,一半在树林外。树林外的鸭有20 只。冬冬家一共养鸭多少只?学生通过认真读题,有的通过画画展示了三个“一半”的含义,有的通过画线段图展示了三个“一半”的关联,孩子们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经过独立的阅读思考,学生也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都遵循先引导学生先自由读题,圈出关键词,提出问题,然后反复研读,理清解题思路,最后正确解答这样的三步骤。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基本都会养成读——思——做的过程,这样解决问题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三)数字阅读——别有情趣
数学文本的阅读,它涉及到数学的方方面面。看似单一的数字,认真阅读也很有趣。比如一年级上册《认数》的内容,认识数字“2”,有的认真观察阅读出他的形状,“2”像鸭子水上漂,有的学生从他的数量角度思考,我有“2”个苹果,还有的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我妈妈的手机号有个“2”字,单一的数字读出一个丰富的数世界。又比如解决这道题目:14-( )>6,( )里最大是( )。这类比较的问题,它也需要引导学生去阅读。通过阅读认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思考大于6 最小的数是7,再根据14-7=7 来完成问题。当然教师还可以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孩子的智慧在交流中闪现,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总之,在这一类纯数字的练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数字之间的联系再动笔,最终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长期坚持这样的阅读培养,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知识介绍——因“材”而读
除了概念、规则等,数学教科书上还有一些介绍性的内容,比如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等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默读,在默读的过程中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让学生做到有疑而学,上课时通过学习最终释疑,这样的学习过程摆脱了教师更多的说教,学生有了更多自主阅读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如“你知道吗”这些内容,可以根据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深情并茂地朗读,感受世界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切不可蜻蜓点水式掠过,忽视了孩子情感世界与数学世界有效融合的契机。这样多方式的阅读,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也让看似单调的“数学”充满了活力。
总之,为人师者的我们应该保障学生思考的时间,搭建平台,让教师的教材不再是“习题库”的缩版,让它真正成为孩子们阅读的快乐天地。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数学阅读延伸至课外,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妙趣横生,更会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生由于有年龄小,自制力差,做事三分热的特点,他们的阅读活动不容易坚持。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引导他们坚持课外阅读。
(一)“说数学”。让学生坚持每天阅读数学故事,每个月开展一次“说数学小故事”比赛。学生们参与积极性很高,声情并茂地说数学小故事,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坚持阅读的信心,除了数学小故事,还鼓励学生多种形式唱念一些数学小童谣、儿歌等,小学生借用快板、表演等形式把一些数学学习过程中总结的法则、注意点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最大程度点燃了学生心中数学阅读的火炬。
(二)“画数学”。鼓励学生阅读后用画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比如学习了《认识图形》后,学生画出了可爱的小鸡、一艘大大的船……孩子们的想象力被大大激发,学生在深入阅读、理解知识后,还找家长一起做了数学小报,手抄报、数学贴画等。教师鼓励家长把学生的作品拍在家长群里,家长与学生共赏,互相学习。学生们的创造性不断被激发,学生的作品令大家大开眼界,赞叹不已,充分反应了学生在阅读后的深刻领会与创造。
(三)“写数学”。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坚持写数学日记,低年级的学生一至二句话,高年级的学生百字以内,定期分享。学生在学完《年、月、日》就写了一段话:原来我已经走过了10 个年头、120 个月、3600 多天了,哇!我就要长大了!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孩子成长的渴望!
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数学读物和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报等,让他们的阅读不仅丰富而且还有序、有效,逐步使课外阅读成为他们的自主行为。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反馈他们阅读后的收获和快乐,及时进行奖励,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数学阅读真正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他们热爱并愿意坚持的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