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对疝气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03-21 11:22于群李明刘影倩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1期
关键词:疝气疝囊腹壁

于群,李明,刘影倩

(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普外科,广东 珠海519055)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普外科疾病,目前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1]。腹股沟疝的发生部位是在腹壁与大腿内侧间形成的一个三角区域,其解剖关系也与腹壁下动脉有直接关联,临床上根据疝环的解剖关系不同将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且斜疝的发病率高于直疝[2]。临床上常采用传统切开疝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将腹股沟区内环口缺损部分进行修补治疗,预后效果较好,但一般术中出血较多,且容易损伤血管神经,并伴随较多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与提高,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成为根治腹股沟疝的最佳手术方式,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3]。本研究探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8~60岁,平均 (48.78±12.72)岁;病程8~10年,平均 (9.36 ± 0.24) 年; 疝囊直径 3 ~ 6 cm, 平均 (4.46 ± 1.24)cm。观察组年龄27~59岁,平均 (47.21±11.63)岁;病程7~9年,平均 (9.42±0.37)年;疝囊直径 2~5 cm,平均(4.15±1.32)cm。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经彩超和临床检查确诊为腹股沟斜疝;②首次患有腹股沟疝;③术前未经过药物及手术治疗;④无先天性疾病及心脏病等;⑤自愿要求手术治疗,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同时患有对侧腹股沟斜疝;②复发性疝气,接受过手术治疗;③腹部肠管接受手术或有腹部手术病史;④伴有其他先天性疾病,难以配合手术。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术前准备完毕,全麻后,在患有疝气的腹股沟上方作5~8 cm切口,逐层切开后进入腹腔,游离脂肪及筋膜,找到提睾肌膜并将其提起,寻找疝囊囊壁,发现疝囊后,打开疝囊,找到疝囊口后进行横断并缝合关闭,检查无出血后关闭腹腔,常规沙袋加压伤口部位。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全麻后,在患者脐下作一小切口,将皮肤组织切开,常规打开气腹,置入腔镜寻找内环口,在脐孔上方置入操作孔,放入持针器进入腹腔进行疝囊高位结扎,反复缝合牢固后,注意缝合时是否伤到血管,术毕后关闭腹腔及切口,术后需使用沙袋压迫切口。

1.4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相关指标 (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切口感染、阴囊水肿、疼痛、发热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相关指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s)

组别 n 手术时间 (m i n) 术中出血量 (m L) 切口长度 (c m)观察组 4 0 3 3.6 3±8.8 3 3 1.3 8±8.2 1 2.3 9±0.7 3对照组 4 0 5 2.3 2±1 1.7 8 6 1.4 2±1 2.4 2 6.6 7±1.1 5 t 8.0 2 9 1 2.7 6 1 1 9.8 7 3 P 0.0 0 0 0.0 0 0 0.0 0 0

2.2 术后相关指标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s)

组别 n 术后排气时间 (h) 下床活动时间 (d) 住院时间 (d)观察组 4 0 6.6 3±1.2 3 2.3 8±1.1 1 3.3 9±0.7 3对照组 4 0 9.3 2±1.7 8 5.4 2±1.2 8 7.6 7±1.1 5 t 7.8 6 3 1 1.3 4 8 1 9.8 7 3 P 0.0 0 0 0.0 0 0 0.0 0 0

2.3 并发症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 20.00% (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内环口缺损的一种病症,因腹壁肌肉组织薄弱或遭受外力、腹压升高导致。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病情痊愈,且越早治疗越有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与机体恢复。手术治疗是修补缺损的组织及内环口,将疝内容物切除或回纳腹腔[4-5],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根据患者疝气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先天性腹壁薄弱及缺损导致的腹股沟疝多见于年幼患儿,而后期的腹压升高导致腹壁缺损见于年老腹壁肌肉薄弱的老年患者。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原理是将腹壁缺损部位进行修补封闭,将腹壁组织结构恢复原状,以此达到临床治疗效果[6]。传统手术方法采用疝气修补术,是将腹壁缺损部位进行封闭缝合,再将腹壁组织及筋膜缝合至缺损口进行加强修补,手术时间长且出血较多,术后患者自感手术区域疼痛不适,严重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且容易复发,治疗效果一般。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应用,采用腹腔镜进行疝气修补术是目前较好的手术方法,利用腔镜的高清视野,将腹腔内环口缺损部位进行有效的缝合关闭,减少损伤疝囊内的血管神经,避免传统术式对周围组织牵拉导致的疼痛,具有术后恢复较快、可早期进行活动等优点[7-8]。本研究分别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与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术后效果,观察组的手术相关指标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可见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利于加快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恢复,提高康复效果,且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少其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疝气疝囊腹壁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