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材联系,落实阅读策略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例

2020-03-21 12:06李晓平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文本课文

○李晓平

部编版语文教材双向组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并进。教学中既要扎实落实语文要素,又不可忽略这一语文要素在本单元乃至小学阶段的连续性、递进性。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为例,就这一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展开呈现。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阅读策略是读者为了更好理解文本,直抵文本核心内容,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等对知识进行主动重新建构的过程。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阅读方法,而应理解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探索、体验及验证,从而成为一种积极的、有目的的、高效的阅读状态。对策略单元教学的关注,不能只着眼于一个语文要素、一个单元或一篇文章,而应该扩大至整个小学语文阶段,从而明确本策略的起点和朝向点,为语文要素的连续性、递进性和归属性的落实做好服务。

一、统观语文教材,明晰“来龙去脉”

本单元关于“提问”这一阅读策略的教学并不是“空中楼阁”“神来之笔”,它的基点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在“预测”这一单元,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根据文本线索进行有依据的猜测,并在猜测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假设、预想,从而更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其实,在每一步预测过程中,“提问”就已经产生。而预测需要随着阅读的继续进行,在文本中得到验证或否定的过程,产生思考,获取答案。所以,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提问”并非新鲜事物,但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提问”为被动指令,例如,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提问而被动提问,其实这一过程就是猜测的开始。

联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一科普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个单元的教学起点就是以三年级上册“预测”这一单元为基础的。明晰了语文教材编排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了解编者意图,从而“掷地有声”地完成每一个语文要素的教学。

二、立足单元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在了解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位置之后,仍需要执教者立足单元教学,明确每一篇文本教学的价值和目标。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精读文章和一篇略读文章。从文本类型看,有童话、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散文。每篇精读文章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提问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既要从单元教学出发,树立整体观,从单元整体入手,明确其关联性;又要明确这一目标在每一篇文章中产生的递进性。第一篇精读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为顺利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开篇;第二篇精读课文《蝙蝠和雷达》,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问,扩大提问范围;而《呼风唤雨的世纪》作为本单元的第三篇文章,其核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更直指本单元学习的终极目标。

三、明确文本特点,做到“步步为营”

《呼风唤雨的世纪》在单元整体编排上有编者的意图:只有扎实落实前面两篇文本的教学目标,从情感、习惯、态度等多维度为本课的教学做好了服务,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做到“步步为营”。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科学小品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本文的教学目标有四点:第一,认识“唤、技”等15个生字,会写“唤、技”等15个生字,会写17个词语;第二,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第三,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第四,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理解,不难发现,第二、三个教学目标为本课核心目标,也是本单元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为此,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对问题的分类、筛选、理解,可以分成以下三步。

1.创设安全氛围,提出问题。

有了本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提问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文章的预习环节,教师就可以直接留下预习作业:初读课文,并提出你想知道或不明白的问题。

在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基础上,无论是提问的范围、提问的角度学生均有了解。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预习空间,让“提问”这一阅读策略真正为学生自己服务,为探索知识服务,让学生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不为自己的提问“设限”。教师亦应该怀着“未知”的心态,真正关注和陪伴这些问题的出现和生长。这样的课堂起点,才能真正创设安全的提问氛围。基于此,呈现出以下角度不同、着眼点各异的问题:

(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2)“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3)为什么说“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人类的美好愿望有哪些?

(5)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有哪些“发现和发明”?

(6)哪些“发现和发明”是非常重要的?

(7)“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吗?

(8)“改变”和“改观”有什么不同?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谁的诗句?

(10)为什么说“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1)科学技术的产生全都为人类带来了便利吗?

(12)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还创造了哪些神话?

(13)人类依赖自然有错吗?为什么非要用科学技术去改变自然呢?

(14)“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对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这是夸张吗?可能吗?

(15)“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16)伯特兰·罗素作为一个数学家和哲学家,有哪些发明或者发现呢?

(17)古代有科学技术吗?

(18)什么是精神文化生活?什么是物质文化生活?

分析以上问题不难发现,学生在安全的提问氛围中,敢于提问。从整体到局部,从针对词句的简单问题到面向全文的综合性问题,都是学生真实思考后产生的。学贵有疑,宋代陆九渊在《语录下》中有名句:“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研究教材,也理应从提出问题开始。

教师在课堂上可贵的一点,是要真诚面对学生的问题,有的问题可能极其简单,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这样的问题,通过文本细读就能发现答案,教师切不可因为问题简单就对学生的提问“满不在乎”“嗤之以鼻”。只有真诚对待,才能保证提问的“真实性”,学生才能真正以自己的阅读需求为出发点恰当使用“提问”这一阅读策略。

2.运用小组学习,梳理问题。

本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为“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这一核心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共同完成问题的分类和梳理。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呈现出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问,并以此为例,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并筛选。为此,教师要出示具有指向性的标准。

师:大家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大家思考后的呈现,这种思考和提问,极其珍贵。而这一节课的学习,不是对所有问题的一一作答。因为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认真读课文能回答的;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得到答案;还有些问题,是需要我们彼此讨论、交流、发表各自观点来探索答案的。请大家按照以上三个标准,在小组中共同交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汇总。

以上的分类标准清晰、易操作。学生对照以上标准,完成问题分类。这一过程,实则是学生再次回归文本、研读文本、思考文本的过程。教师仅仅作为一个协助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亦是把课堂真正交还学生的表现。

通过各小组的共同交流,很容易形成共性答案。其中第(9)(15)个问题属于第一类问题,即通过认真读课文能找到答案;第(1)(4)(5)(6)(7)(8)(12)(16)则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等方式完成扩展性学习;第(2)(3)(10)(11)(13)(14)(17)(18)属于第三类问题。这类问题比较开放,具有讨论、交流、思辨的空间,也最容易带领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深入学习,从而直指本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当然,对某一问题的界定并非“非此即彼”“黑白分明”,思考者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归类也会产生不一样的观点。此时,教师需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呈现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至关重要,越是思辨,越容易靠近答案本身。

3.进行思维碰撞,探索问题。

(1)教师要具备捕捉和判断的能力。

借助第三类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又一个重要的核心目标。要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去理解课文,这就需要每一位执教者做足功课。因为学生的问题都是生成性的,教师除了要对课文非常熟悉,还要迅速思考学生的问题和编者的问题怎么串联,怎样从每个问题出发理解课文。例如第(11)个问题“科学技术的产生全都为人类带来了便利吗?”和第(13)个问题“人类依赖自然有错吗?为什么非要用科学技术去改变自然呢?”实则为一类问题,这类问题充满了思辨色彩,是提问者深入观察、了解、思考之后的产物。教师只有具备足够的捕捉能力和判断能力,才能使其成为课堂上不同观点碰撞的载体,成为学生不断进行深层次思考的出发点,成为理解文本最有价值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仍然要成为不同观点的“引路人”,成为所有表达的“倾听者”,给足时间,让答案在风中“飘荡”。这种“飘荡”,更利于学生独立理解,积极思考,勇敢表达。

(2)教师要具备整合和引领的能力。

学生的提问不应是“凭空想象”,应是基于前面文章的学习和这篇文本示例的启发。对于问题的解决,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什么样的问题可以一带而过,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研究,进行拓展性学习;什么问题可以进行整合,优化课堂结构;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没有答案,让每一个学生坚持自己……以上种种,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这一环节之前进行甄别,从而更加稳健地引领课堂,引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引领学生成为一个能使用“提问”这一阅读策略不断自我深入学习文本的学习者。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从语文教材的宏观分析入手,准确把握语文要素的连贯性;从单元目标出发,解读《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在“提问”这一阅读策略单元的递进性;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锁定核心目标,分步提出、梳理和探索。运用独立预习、小组整理、全班交流的方式,为核心目标的稳步落实构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充分给学生自主,舍得为课堂留白,注重教材联系,真正实现“疑则有进”。

资料存盘

内容教学要点教学建议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6蝙蝠与雷达7呼风唤雨的世纪8*蝴蝶的家习作:小小动物园语文园地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强调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为顺利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开篇。重在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得到的启示等多角度进行提问,扩大提问范围。让学生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运用学到的提问方法进行提问,并选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尝试解决。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人物。重点是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事。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积累文言文。1.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2.可以考虑分层教学。3.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去理解课文。4.多创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提问策略的机会,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该项策略。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背课文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