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名垂青史的好官榜样

2020-03-20 10:05宋伟哲
检察风云 2020年3期
关键词:循吏公仪孙叔敖

宋伟哲

在中国古代,有一类官员被称为“循吏”,是古人心中的好官榜样。为什么古人称好官为“循吏”呢?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不朽巨著《史记》中,曾专门撰写了一篇《循吏列传》。他开篇言道,“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大意是说,好的官吏只需要严格遵守法理人情,就可以治平天下,根本不必采用严刑峻法。从此,循吏成为古人心中好官的代名词。历朝历代所修的“正史”,绝大部分都遵照《史记》体例为循吏专门列传,让他们流芳千古。古往今来的官员成千上万,能入《循吏传》者,不过区区数百人而已,可谓人中龙凤。了解古人心中的好官标准,对于今日之吏治有着重要意义。

教化为先

古人认为,治国用强令峻法使百姓畏服绝非明智之举,用宣扬教化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才是英才所为。这个要求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困难,需要极高的法律智慧,孙叔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司马迁将他列入《循吏列传》之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循吏”。春秋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弱肉强食,严刑峻法是公认的治民法宝。孙叔敖对此不以为然。他担任楚国宰相之后,采用宽和的政策教导民众,官府与民众的关系极为融洽,法令宽松却同样实现了令行禁止,国家一片祥和盛景。例如,当时楚国百姓使用的车辆底盘矮小,马拉起来非常不便,容易耽误生产和军事。楚王看出了其中弊端,想通过强制命令的方式让全国百姓改用高车。孙叔敖反对这种强制做法,认为政令繁多,会让百姓无所适从。他建议楚王只需加高坊间的门槛即可。门槛加高,小车通过高门槛时,乘车者不得不下车,否则无法通过。乘车者多为富贵人家,肯定不愿意频繁上下车,如此就不得不使用高车了。楚王依策而行,不出半年,楚国百姓都自动换上了高车。一叶知秋,足见孙叔敖的治国才能。此外,孙叔敖还是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修建了“芍陂”水利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楚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就在这一时期,楚国力量大增,楚庄王问鼎中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勤政爱民

儒家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奉行的正统思想,仁政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对于地方官而言,他们直接管理百姓,要处理各种烦琐政务,事事都涉及百姓的生死祸福,因此勤政爱民是他们的成败关键。正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西汉官员黄霸就是这类循吏中的典型代表。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年轻时学习法律,擅长行政管理工作。黄霸担任郡吏时,以廉洁著称,被提拔为河南郡丞。黄霸聪颖过人,性格温良礼让,善于治理百姓。任职郡丞期间,他所做出的决断总是既符合法律又顺从人心,深得太守信任和下属、百姓之爱戴。汉武帝末年,朝廷法度愈发严苛,铁腕官吏大受推崇,只有黄霸秉持着仁政作风。汉宣帝即位后,深知百姓疾苦,多次下诏要求全国施行仁政,然而各地官员却阳奉阴违。黄霸当时担任颍川太守,他选择优秀官吏到四方去宣扬皇帝的诏令,使平民百姓都了解国家的仁政。

黃霸命令郡内的各级政府都要饲养鸡、猪等家畜,用来救济那些鳏寡贫穷之人。他亲手编写了乡规民约,劝导百姓要疾恶向善,勤于农桑,多养家畜,提倡勤俭节约……不仅如此,他还挑选了一些社会贤达,让他们来负责传播、实施这些规定。地方官每天处理的都是民间柴米油盐之琐事,令人烦不胜烦,可黄霸却有着足够的精力把这些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他经常下基层实地察访民间疾苦,注重从不同渠道探究问题原因,对于施政情况了如指掌。有一次,黄霸派遣一个年长清廉的下属外出办事。这个人出差后,没有在官府的馆舍休息用餐,只是随便在路边吃饭歇息。不幸的是,碗中的肉被乌鸦叼走了,这狼狈的景象还被路过的百姓看到了。不久,黄霸向百姓询问民情时,有人将此事告诉了他。又过了一段时间,郡吏回府复命,黄霸亲自慰劳他辛苦,和他开玩笑道:“太辛苦啦!在路边吃饭还被乌鸦叼走了肉!”官员们听后大惊失色,认为黄霸连他们的饮食起居都如此熟悉,再不敢有所隐瞒了。

(图/网络)

据史籍记载,当时即便是贫困人家有人去世没钱安葬等琐事,黄霸都会指示有关方面妥善救济,其命令细致到某地有大的树木可作棺木,某地有小猪可供祭祀。下属派员查勘,皆分毫不差,将黄霸奉若神明。郡吏许先生年迈耳聋,督邮打算将其开除。黄霸制止了这种行为,他说:“许先生是个清廉之人,虽然老了,却还能承担一些迎来送往的工作。现在不过是耳朵重听而已,没有大碍。我们要帮助这样的人,不要冷了好人之心。”有人听后仍感疑惑,黄霸又进一步解释:“频繁更换郡吏,要花费一大笔钱,还容易给奸人有敛财的机会,这都是民脂民膏啊。换上来的新人未必贤明,甚至还不如旧人,徒增麻烦。”其爱民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清正廉洁

廉洁自古以来都是对官员的基本要求,历朝历代的法律也都对贪腐官员处以重刑。但是纵览青史,人们还是会发出“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似黄河之沙”的感叹。古人评判循吏,清正廉洁之官自然在优选之列。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官员,因工作出色被鲁穆公提拔为相国。公仪休受命后,一切行政遵从法理人情,拒绝乱折腾,国政逐渐走向正规。他对百官提出了廉洁的要求,认为领取国家俸禄的官员不能够与平民百姓争利益,禁止官员从事经营活动。一天,一位宾客给公仪休送来了鲜鱼,公仪休坚辞不受。送礼者云:“听说您喜欢吃鱼,现在我送您鲜鱼,为什么不收下呢?”公仪休答道:“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坚决不收。我现在官居相国,俸禄足可买鱼食用。如果我收下了礼物,因触犯法律而免职,谁还会再给我鱼呢?”不但如此,公仪休发现自家菜地种的蔬菜鲜美,便令人毁掉了菜地;他发现自家女眷织布很好,便烧掉了织机。他说:“官员家属种菜、织布这么好,老百姓家的蔬菜和布匹要卖给谁呢?”今天看来,公仪休的某些做法值得商榷,但他的廉政思想至今有很高的价值。先秦百官中,司马迁只选择了公仪休作为廉洁楷模,可谓蕴意深远。

无独有偶,晋朝官员吴隐之也是一位极为清廉的官员。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今山东菏泽)人。他极为孝顺,博览经史,很早便出仕为官,以清廉闻名于世。吴隐之官居要职,常获朝廷赏赐。每到这时,他便将赏赐用于接济亲朋好友,自己却安贫乐道,过着穷苦百姓般的生活,有时甚至连换洗的衣服和冬天的厚被子都没有。他的夫人每天亲自背柴劳作,从未穿过名贵衣服。广州乃富庶之地,盛产奇珍异宝。时人有“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的美誉。也就是一箱子宝贝,就可以供几辈子人花销。因此当时的广州官场贪污之风盛行。朝廷打算澄清广州吏治,于是任命吴隐之担任广州刺史。广州城外二十里有一眼泉水,名曰“贪泉”,当地人说只要喝了这泉水,人就会变得贪欲十足。吴隐之闻罢感慨地说:“看不到可以贪污的东西,人心就不会躁动。我知道广州一带为什么贪污之风盛行了。”说罢取水直饮,发誓要改变此处风气。履职之后,吴隐之愈发清廉,在鱼米之乡做官,每顿只是吃些蔬菜和鱼干,将朝廷赐予的帷帐、用具与衣服等都交付外库。当时许多人都讥讽吴隐之是作秀,但他始终不为所动。数年之后,广州官场的风气大为改观,受到了朝廷嘉奖。回京复命之后,吴隐之仍然两袖清风,全家住在拥挤不堪的破茅屋里。女儿出嫁时,他穷得把家中的狗卖掉作嫁资。终其一生,吴隐之不改廉洁自律和乐善好施的作风,备受当时清官们的赞扬。

多谋善断

执法断案是古代官员的基本职能。历史上以秉公执法闻名的官员有很多,可是能以秉公執法而成为循吏者,数量却很有限。在古人看来,秉公依法审判是官员的基本职能。古时侦查技术水平不高,疑难案件很多,只有明察秋毫巧妙断案之人,方能冠以循吏美名,张允济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官员。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今山东潍坊)。隋炀帝大业年间,张允济担任武阳县令,政绩卓著,尤其善于断案。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有一天,张允济的县衙来了一个元武县农民,他一进衙门便大哭喊冤。张允济问道:“你是元武县人,为什么要到我这里来告状?”农民告诉张允济,他原有一头母牛,放在妻子的娘家饲养了八九年,已经产下了十多头小牛。现在要分家过了,妻子的娘家却不肯把牛还给他。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元武县官府始终无法妥善解决这个案件。张允济根据自己丰富的审判经验,基本判断农民没有说谎,便思得一计。他令人将这个农民捆绑起来,蒙住脸面,押解到其妻娘家所在的村子,告诉村民说抓住了盗牛贼,要村民把全村的牛集合起来,以备官府查验。妻子的娘家不明真相,恐怕被牵连,便指着农民诉讼的那群牛说:“这些是我女婿家的牛,我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的,与我无关。”张允济获得了直接证据,令人揭开犯人面罩说:“这就是你女婿,把牛还给人家吧。”农民妻子的娘家人连忙磕头服罪。元武县的官员们听说此事后,感到非常惭愧。

沧海桑田,今天社会对于好官的评价标准早已不同于古人,但是古人心中的好官榜样以及他们所依据的评判标准,却仍然有不少可取之处,是当代吏治的宝贵镜鉴。古代循吏的感人故事和身上的优良品质,更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敬仰。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循吏公仪孙叔敖
循吏黄霸
循吏黄霸
孙叔敖砸蛇
孙叔敖勇斗两头蛇
风清气正过春节
孙叔敖识宝
魏晋南北朝正史《循吏传》入传标准分析
《史记》循吏无本朝再议
公仪休:受贿是不合算的
公仪休不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