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懿晴/文
河南省是发展中的传统农业大省,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据2018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万亿元,平均年增长率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河南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是作为人口大省,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报告中还提出2019年要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要求调查失业率不高于5.5%,这就意味着就业是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实体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础,既能够提高就业率、活跃市场经济,又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当前实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融资难是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选择从企业融资环境问题入手,分析制约实体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缓解实体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构建一个健康的融资平台,形成完善的融资环境体系,对实体企业进一步发展及河南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体企业指做实体经营、具有法人资格、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或组织。企业融资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运营状况进行操作资金,达到资金供求关系的平衡。
由于企业和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风险大、风控压力大等原因,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一直处于高位,尽管政府一再强调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但一直效果不佳。实体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在10%以上,远远高出企业的毛利率。国家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可高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由附表可推算民间利率高达15%—20%,但这也只能临时救急,不能作为长久之计。尽管国家在逐步下调利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有限,并不能相应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难题依旧。
附表 2011—2015年我国贷款利率调整表
2019年,河南省内企业入围世界500强有9家,9家入围多为能源密集性企业。据大河网报道,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贷款优惠政策中对节能减排项目和服务贷款比年初增长15.88%,能源密集型企业贷款不易。省内存在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例结构不平衡。民间借贷虽然有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利率过高,风险不易控,一般企业难以承担。直接融资体系不健全,债券、股票市场不完善,股票证券交易市场不够成熟,主板市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且在公司股本、盈利方面要求很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满足准入条件。
银行信贷一直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占比小,约占全部社会融资的30%,剩下的70%则是通过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完成,多数企业因资金紧缺急于求贷,提供虚假资料,使得银行对其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产生怀疑,导致贷款审批完成也无法提款。再者企业自身财务信息不透明、不明确,银行会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来评估,审核时间也会大大增加,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融资速度慢的原因之一。即便符合贷款条件、贷款资料提供齐全的企业贷款,完成审批且放款的时间也需要一周左右。
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尽管国家制定了若干政策支持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但是政策执行力不足,没有真正起到扶持实体企业的作用。河南省银监局2016年8月印发了《河南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二十条措施》,旨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着力加强全省银行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更好地服务“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切实提高供给质量。然而,由于实体企业融资体系和资金扶持政策尚在初始阶段,即便政府推出了一些利好,但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体企业的困境,融资瓶颈问题依然严重。
资本市场与河南省经济发展不相称,河南省人口和经济总量虽位居全国前列,但从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总额和资本市场工具的使用都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据wind统计,2017年全国各省份上市公司数量排行榜中,河南位于第12名,占比仅为2.28%。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上市公司数量少,河南实体企业多数是以制造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行业又处于转型升级期,大多数企业存在缺少资金、技术较低的问题,因此上市比较困难。由于主板市场要求准入条件较高,创业板市场多是成长期的创新型产业,债券市场又不发达,所以说实体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河南实体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问题,一是没有完备的实体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不能合理评估企业信用状况。各个银行之间的客户信用资料都不公开,导致企业信息不能共享,因此对企业的贷款要进行重复审查,贷款成本增加。二是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公开透明,会计报表缺乏真实性,导致银行无法获取真实数据。目前,河南省企业平均债务违约天数超过三个月,平均坏账率为5%—10%,由此可见多数企业信用观念淡薄。
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很多制度及措施都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缺陷。据了解,截至2016年末,河南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一共329家,总投资达到432.44亿元,平均注册资本为1.31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至10亿元的有167家,高出10亿元的仅5家。由此可见,河南省融资担保机构还存在着资本实力弱、融资担保能力不强的问题。而且融资担保是高风险行业,被担保人不履约还款时将面临代偿风险,其收益并不能完全覆盖担保本身具有的高风险性。此外,担保机构自身管理不到位,缺乏风险控制和分散能力,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并不能够有效满足实体企业的担保需求。
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经营实力进而实现融资对接。但是,河南省实体企业的成立与发展长期缺乏对其进行市场信息分析、技术支持、产业导向、人才培训、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面对企业危机,不能正确认清形势并采取有效措施,因此,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实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融资政策的出台为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一方面,健全的立法才能保证对实体企业的扶持落到实处,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实体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实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对实体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以低息或无息的方式向企业提供贷款,对暂时有困难但有潜力的企业采取一定的财政补贴或者税收减免,鼓励各银行提高对实体企业的贷款比例。政府出台民间融资的相关政策,引导民间借贷走向正规化。民间资本潜力巨大,由于有关条款并不完善,民间借贷一直处在市场监管的灰色地带,高利贷行为屡禁不止。因此,政府要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流向,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为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民间金融公开化、合法化。同时,政府应大力支持由民间资本组建的各类股份制的民营银行,切实帮助实体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河南省应紧紧抓住国家发展资本市场的机遇,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高效发展。
首先,政府应建立奖励机制扶持更多的实体企业挂牌上市,强化对挂牌企业的跟踪服务,扩大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新增上市公司10家,募集资金达到72.97亿元,直接融资比重在逐步提升,资本市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并购重组再融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促进上市企业成功转型升级。自2013年以来,河南省53家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再融资86次,实现募集总额1185.24亿元,形成了一批领先行业、转型标杆企业。鼓励创新创业,引导资金流入创业领域,大力发展为企业提供创业投资的基金,充分发挥创业基金的引导作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其次,加强对新三板的支持。新三板是全国性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股权交易的平台,河南省应积极开展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的指导工作,对拟上市企业进行辅导培训,旨在增加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扩大融资规模。
最后,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还不太完备,地方政府债券相对国债发展远远滞后,要大力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促进政府债券多层次发展,就要降低融资成本。另外,政府推动企业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必不可少,根据企业各自的信用状况确定合适的利率,减轻企业的融资负担。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运用企业债、可转换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多元化工具实现融资,丰富融资工具品种,有利于增加企业对融资工具的可选择性。
信用也是一种资本,融资者的信用状况是影响投资人决策的主要因素,但是政府尚未完全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信用体系,造成不良贷款、恶意拖欠债务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对失信企业进行法律约束,减少银行不良贷款,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同时,建立企业信息披露平台,搭建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是解决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利用互联网将财政、工商、税务、海关、法院等各相关部门所拥有的企业信息集中起来,组建企业的“诚信档案”,实现企业的电子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有效减轻银行对企业的调查工作。对于企业自身来说,要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做到财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准确化,树立企业信用观念,培养诚信文化。
通过政府出资、社会集资等途径,大力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构建多层次的担保体系,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坏账率。同时,要明确担保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运行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以利分散风险。河南省担保机构虽多,但资本实力较弱,难以形成规模。担保机构要加强保后管理,鼓励担保机构采取灵活的运营方式,切实落实保后工作,做好对客户的保后管理工作,保证资金安全。
健全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实体企业提供市场定位、产品选择、管理咨询、人才培训、融资需求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现代化服务,能够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看,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体,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联合共建,有利于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