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丽 李万勇/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城市间“经济社会”赛跑中最核心、最活跃的竞争因素。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实现了与成都、武汉、西安等城市在同一起跑线的直线竞跑。创新靠人才,人才制高点决定发展的制高点。随着一系列人才新政的出台,郑州市全力推进人才建设,着力构筑人才高点,全力开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2017年以来,郑州全力推进人才建设。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面构筑了人才认定、人才服务、人才管理的新体系,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扎根夯实了基础。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 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拟定了人才工程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建立了科学规范的人才分类体系,创制了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育模式,提出了重金揽才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构建了人才管理和服务的新体系;22个配套“智汇郑州”的政策相继出台,包括落户政策、购房补贴政策、限购政策等,都对人才亮起了绿灯,放宽了政策。
人才是城市最为核心的财富,也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郑州市“智汇郑州”人才工程系列政策的实施,集人才认定、人才服务、人才管理和人才培育之合力,坚持需求导向,构筑了引才“高地”,人才的集聚效果突显。
经测算,2018年末郑州市人才总量约为172.3万人,比2016年140.7万人增加31.6万人,增长22.5%。
其中,管理人才53.5万人,比2016年51.7万人增加1.8万人,增长3.5%。其中,高级人才12.4万人,中级人才16.7万人,初级人才24.4万人,比2016年分别增长6.0%、4.4%、1.7%。
图1 2018年和2016年专业技术人才分级情况
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不含在管理岗位工作人员)76.3万人,比2016年59.2万人增加17.1万人,增长28.9%。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1.3万人,中级人才27.9万人,初级人才37.1万人,比2016年分别增长37.8%、37.4%、-12.3%。
从人才级别看,中高级人才占比显著提高。在管理人才中,中、高级人才2018年占比为54.4%,高于2016年0.9个百分点;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中、高级人才2018年占比为51.4%,高于2016年3.4个百分点;高技能人员2018年占技能人才的比重为21.6%,高于2016年2.7个百分点。
从人才学历看,高学历人才占比小幅增加。2018年郑州市人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为39.3%,比2016年提高1.2个百分点。管理人才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比2016年提高3.0个百分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不含在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于2016年0.8个百分点;高技能人才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于2016年3.1个百分点。
2018年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2个,招生11672人,比2016年增长41.2%;在校研究生30207人,增长29.8%;毕业7681人,增长10.5%。全市普通本专科院校61所,招生29.2万人,比2016年增长17.9%;在校学生99.3万人,增长11.7%;毕业26.4万人,增长12.8%。2017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8.2万人,比2016年增长7.9%。在全部研发人员中,博士学历人员4648人,比上年增长15.8%,硕士学历人员13179人,比上年增长17.2%,博士学历人员和硕士学历人员共占全部研发人员的21.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图2 2018年和2016年研究生培养情况
2018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213.0亿元,比2016年增长36.9%,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2.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7.9亿,比2016年增长12.4%。
2017年,全市R&D研发经费投入为158.7亿元,比2016年增长11.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1.74%,比2016年降低0.01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0.45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投入为137.3亿元,比2016年增长15.0%;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为10.1亿元,比2016增长25.2%;高等院校投入为10.7亿元,比2016年增长24.4%。
2018年,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为185.3亿元,同比增长16.8%,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1.83%,较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4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投入为159.1亿元,比2017年增长15.4%;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4.9亿元,比2017增长47.5%;高等院校投入为11.3亿元,比2017年增长5.6%。
201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70128件,比2016年增长87.4%;授权量31585件,比2016年增长76.6%。全市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336项,比2016年增长47.0%;其中省级以上项目436项,是2016年的2.3倍;市级项目900项,比2016年增长24.8%。2018年,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5个,比2016年增加154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17个,比2017年增加88个;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0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8项。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本质上就是人才驱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会凭空出现,要靠人才;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也要靠人才。2018年,在人才集聚的助推下,郑州经济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实现了总人口超千万、GDP超万亿元的新突破,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亮点纷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全省的首位度稳步提升。
从需求端看,经济增长模式由投资拉动逐渐向投资、消费共同拉动转变。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增长较快;服务消费高位增长;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47.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9.0%,以租赁、商务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均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从供给端看,代表技术进步、转型升级的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生产较快增长。2018年,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6个百分点;七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8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产业增长19.6%,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增速都在12%以上。
附表 工业七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速单位:%
2018年,郑州GDP突破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GDP突破10万元,比上年增长5.8%;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动能发生变化,实现了从工业的“一支独大”转换为第二及第三产业双轮驱动、传统行业与新兴经济联动发展、多个行业协同并举、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个体、私营就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势头和前景较好。2017年全市城镇个体和私营经济就业人员173.7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118.3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比重的28.3%,占城镇就业人数比重的45.6%。2017年包括股份合作制、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159.3万人,占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比重的76.7%,占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为41.8%。
私营单位比重大幅提高,非公经济迅猛发展。2017年,即使在过去公有制经济覆盖较多的工业中,非公经济也已经成为主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07户,其中股份制企业2550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近九成。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的75.6%,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3.5%。富士康、东风日产等大型企业,成为推动郑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不断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大数据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创意经济等新兴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6个百分点。2013年至2017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5.7%和22.8%,比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高6.4%和13.5个百分点。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7.4%,成为拉动郑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新能源汽车和手机生产从无到有,新能源汽车产量3.1万辆,是2014年的4.1倍;手机产量2.95亿台,是2011年的12.1倍。201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10.6亿元,增长9.8%;全年跨境电子贸易走货量7515万包,比上年增长2.3%。郑欧班列开行752班,比上年增长50.1%;进出口货值32.1亿美元,增长17.2%。
创新驱动、改革发展为经济注入了活力,各经济类型的单位从无到有,新型职业、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就业渠道、创业渠道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2018年,郑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8.4%,分别高于GDP增速0.2和0.3个百分点。
图3 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在收入提高的同时,居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吃饭重营养、穿衣讲个性、出行求方便、住房要舒适成为郑州市城镇居民追求的生活新时尚。2018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2.1%和24.0%。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居住支出超越食品烟酒支出成为第一大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0%和29.5%。
人才的集聚激发了郑州发展的活力,郑州在全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在中原经济区和全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2018年,郑州以占全省4.5%的土地面积和10.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省21.1%的经济总量,比2017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的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20.7%,进出口总值占74.5%。2017年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省的27.3%。
引进人才是抓手,培养人才是关键,留住人才是根本。实践证明,如果人才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掘,会给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正面效应。因此,始终坚持在“引人、育人、留人”方面聚力用劲,才能不断推动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
要形成良性的人才引进体系,切忌盲目跟风和一哄而上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要突出需求导向,制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引进政策,着力解决好“怎么引,引什么类型”的问题,使人才结构与本地区产业结构要求相匹配。同时又要当好伯乐,善于精准识别人才,既要尊重学历、资历、论文等客观存在的事实,又要综合考虑能力和潜力等因素,不拘一格选人才,切实树立良好的引才选才“风向标”,达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的效果。
充分考虑地区实际的发展需求,缜密精细地制定可持续的人才引进政策才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当采取的措施。第一,人才引进需要进行精细化的人才需求调查和评估。人才引进不仅仅是引进高学历人员,更重要的是需要将人才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和城市创新发展进行紧密结合,综合行业发展、地方财政、人才结构、国家政策、区位优势以及城市规划等因素进行细致入微的人才需求分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类型需求方案。第二,人才引进需要处理好既有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关系。地方政府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的关系,适度增加对既有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又要让“引进”人才进得来、留得下,还要让“存量”人才待得住、心思稳。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人才储备及培养的中枢。目前,郑州仅有一所211高校,在数量、质量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亟须从实际出发,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在稳规模、调结构、增动力、提质量等方面精准发力,着力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展现一流服务,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与此同时,还需要重点聚焦国家一流应用型高校院所,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适当补助、自求平衡”的运行机制,主动沟通,加快对接,争取在引进全国一流大学、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上有所突破。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留是人才引进的归宿,要花更多精力做好人才工作“后半篇”文章,通过做好人才保障、做优人才环境、创造人才“磁吸效应”,让人才能来之,能安之。要不留余力地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配套住房及优质教育、商业、物业、文化交流等服务。要搭建合宜的事业平台,充分尊重人才在工作中提出的困难或条件,并及时予以帮助和解决。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在已明确薪酬的基础上,对作出重大贡献或突出成绩的人才,及时兑现物质奖励。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人才在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出入境、创业扶持等方面提供更优惠、更便利服务。让人才在岗位上有归属感,在工作上有成就感,在事业上有荣誉感。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才引进只是第一步,如何科学合理培育使用好人才,突出人才效能,发挥人才创新创业功能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才是关键。坚持人岗相适的原则,根据人才的优势和长处、缺点和不足科学合理地安排到适宜的岗位,才能实现人尽其才。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按照“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培养思路,根据地区发展、产业重心、岗位需求、自身素质,有针对性地制订课程、安排实践,通过培养一批精通某项技艺或具备某个专业领域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运用好其所掌握的技术推动一个项目,促进一个产业的蓬勃发展。要建立完善引进人才的晋升渠道。在企业和事业单位,政府要为引进人才设立全方位的晋升平台,为其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职位晋升体系,帮助引进的人才更好地成长并发挥作用。
人才引进需要建立退出与淘汰机制。随着全国范围内人才引进的白热化,各地政策都呈现宽松的趋势,难免会出现引进人才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形,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强化人才引进后期的管理工作。地方政府需要结合人才所处的行业、岗位、薪资条件和资历,制定细致化的绩效考核指标,阶段性地开展评估。必要的时候,地方政府可以考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使评估摆脱部门利益的掣肘,更加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