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管理者要始终拎得清显性和隐性的关系,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真正把“人”的工作做好,到那时,显性的效果无需刻意“吆喝”便会获得。
一直以来,国人都特别在意“面子”。现实生活中,重面子而轻里子的事情层出不穷。学校也多少受到了影响:有的学校在环境布置上忽略自身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方向,大手笔搞基建;有的学校热衷于开展各种活动,结果造成少部分师生在台上“轰轰烈烈”,大部分师生在台下“冷冷清清”;有的学校只在意中考和高考的“最后一搏”,把分数作为唯一的追求,等等。
我们都知道,面子与里子,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里子是面子的内涵和底蕴,靠面子来表达;面子是里子的外在表现形式,靠里子来支撑。面子是必要的,但面子说到底是为里子服务的。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首先要明晰学校的里子到底是什么。说到底,学校的里子最终体现在两个群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身上。正确对待面子和里子,需要理顺三个关系——
一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把面子放在里子的前面,必然会导致关注点局限于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从而引发师生发展层面的“马太效应”,这无疑会损害教育公平。因此,学校要把师生的整体发展作为制定目标、实施举措的关键内容。当然,对于那些确实能力突出、表现优异的老师和学生,还是应该创造更多的機会、搭建更大的舞台,助其成长与发展。
二是此时与彼时的关系。“教学生六年,要想学生六十年”是不少小学的核心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往往会在活动开展、课程设置、评价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变革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最终既争得了面子,又丰盈了里子。可是,也有一些学校,特别是新建学校,急于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创造更大的知名度,导致跨越的步子大了、急了,难免会出现“面子工程”,带来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疲惫。说到底,是只看到了此时的短暂,而忽略了彼时的长远。教育如农业,揠苗助长不可取,使用“添加剂”催熟同样不可为。
三是显性与隐性的关系。面子在外面,是显性的;里子在里面,是隐性的。别人看到的,往往只是面子。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更注重显性的效果还是隐性的效果,背后反映的是对“办学校是为了谁”这个问题的回应。如果只为了外界的点赞,办学的行为就会有意无意地偏向外界的评判,学校的很多工作就容易被外界“牵着鼻子走”;而如果是为了让师生可以幸福地享受教育时光,那么,学校的各项工作就会以师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对于一个合格的学校管理者来说,“办学校是为了谁”是一道单选题,而且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师生”。但是,这个唯一的选项,又很容易因为其他原因,从唯一沦为首选,甚至成为多选中的其一。因此,管理者要始终拎得清显性和隐性的关系,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真正把“人”的工作做好,到那时,显性的效果无需刻意“吆喝”便会获得。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要面子,更要里子。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始终牢记教育的初心,引导广大教师教好书、育好人,让每一名学生、每一位老师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