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利琴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电极片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尤其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心电监护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目前临床常将电极片直接粘贴在人体皮肤上,易产生剪切力,撕除时皮肤容易受损;部分患者对电极片粘胶过敏,易发生过敏性皮炎[1];另外电极片透气性差,汗液浸透后易导致皮肤发炎[2]。有研究显示,由于患者皮肤情况、年龄、病情等存在差异,国内各医院普遍会在24~72 h内更换电极片[3],但仍有一些患者粘贴电极的部位会发生皮肤损伤。为此,我们对电极片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使用电极片的皮肤菲薄、皮肤水肿、皮肤松弛的老年(年龄>60 岁)患者80 例,其中男38 例,女42 例,年龄60~100 岁。将同一患者不同电极部位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排序方法分别放置电极片,左侧为防皮肤损伤电极片(观察组),右侧为普通电极片(对照组)。
根据国际伤口创面评价标准对皮肤破损程度(分为5度)进行评估[4]。由4名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观察并记录患者使用电极片当天以及使用后一周内的局部皮肤情况和主观感受,并如实记录。
比较两组皮肤损伤情况,计算皮肤损伤率。
资料收集后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共使用防皮肤损伤电极片192次,其中有2处发生Ⅰ度皮肤红斑,皮肤损伤率为1.04%;对照组共使用普通电极片258次,其中有6处发生Ⅰ度皮肤红斑,皮肤损伤率为2.32%。观察组皮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由此可见应用防皮肤损伤电极片可以降低皮肤损伤率。
在临床中,心电监护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规监测方法之一,但在使用电极片的过程中,会发生皮肤损伤,造成患者不适、疼痛甚至经济上的损失,是临床护理面临的一个难题[5]。本专利对传统的电极片进行改良,明显改善了电极片对皮肤贴合时的不适感,增强了舒适性,降低了皮肤损伤率。
表1 两组皮肤损伤情况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