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政 剑
(作者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人化世界”,马克思从未直接使用过这一概念,它是一个在中国学界几经嬗变的学术概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指出:“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61、196页。虽然,在整篇《手稿》中都贯穿着这样的思想,但是“人化的自然界”或“人类学的自然”,马克思只使用过一次这样的表述。
《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发源地,研究的核心范畴是“劳动”。自然界就是劳动的对象。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61、196页。自然界是“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表述,马克思把人当成是一种“自然存在”。此外,这里还表达了劳动实现人与自然相互转化的思想。既然人是一种“自然存在”,那么除了外物,人自身也是其劳动的对象。所以,劳动既是人的主动性活动,也使人自身成为“一个受动的存在物”。
但是,人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只以感性的身体活动为存在方式,人还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这就是说,人的劳动不仅仅是一种出于感性身体的活动,还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要“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
劳动的感性方面使得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不断异化,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不属于它的本质的、极其强大的对象世界”并不断地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劳动的合目的性又使得自然界具有主观的方面。马克思论证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时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61、196页。这无外乎是说:自在自然,只有通过人类劳动,才能显示出其性质和意义。
在笔记本III中,这一观点又以一种抽象的方式被表达出来:“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定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3页。马克思表明,在劳动中“创造或设定”人类的自然界,同时也被人类的劳动所设定。自然界在其主观方面,正是“人化的自然界”,“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界的人化”是同时发生的,并且是相一致的过程。
在中国学界,除美学领域以外,“人化自然”概念嬗变为“人化世界”,有时并不需要对二者进行明确的区分。在美学领域,李泽厚的“天人合一”审美理论经常同时涉及“人化的自然”和“自然化的人”。他的研究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兴趣。②参见Ros ̌ker, Jana S.From Humanized Nature to Naturalized Humans―Li Zeh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Tianren Heyi”Paradigm Through the Lens of Kant and Early Marx, in Front.Philos.China ,2018, 13(1): PP.72–90.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中国学者的讨论更侧重于“人的本质”,并逐渐倾向于对社会关系的探讨。因为,一方面,“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3页。另一方面,“凡是实践对象都是认识对象,但并非一切认识对象都是实践对象。”④王永昌:《论人化世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23、78-101页。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作为这一讨论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达的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结合。这一结合的结果就是人类学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本主义。从“人化的自然界”到“人化世界”的嬗变,体现出中国学者与国外学者迥异的研究旨趣。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并不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中还存在与此立场有所不同的其他倾向的自然观。⑤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倾向,参见Bottomorep, T., Harris, L., Kiernan, V.G.& Miliband R.(ed.), 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2nd e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1, p.399.因此,更深入的讨论集中在“人的本质”方面。无论如何,“人化世界”不可避免地涉及马克思著作中的两个核心范畴:“自然”和“人的本质”。这两个范畴同时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论人化世界》在将“自然”和“人的本性”纳入理论视野的同时,并没有预设一种人类学的自然主义,体现了王永昌博士的哲学批判思维。⑥王永昌:《论人化世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23、78-101页。在这部著作中,王永昌博士以哲者的批判精神和诗者的人文情怀,在“人化世界”这个古老而又新奇的天地里,作了一番清障拓路的奠基工作,其初衷可以用本书“结束语”的标题概括,即“创造更加美好的人化世界”。
《论人化世界》一书共有九章。第一章提出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二章区分了作为认识对象的自然和作为实践对象的自然,作者主张从人的实践出发谈人化世界,并在此发出“实践哲学”至今尚未确立的感叹。第三章是对“人的本性”的探讨。作者先是通过广博的文史知识背景从宏观方面向读者展示了西方文明所经历的自我认识的几个阶段:“无主体的人的形象”时期;“部落主体的人的形象”时期;“多元主体的人的形象”时期;“上帝主体的人的形象”时期;“理性主体的人的形象”时期;“生物主体的人的形象”和“社会主体的人的形象”、“理性主体的人的形象”和“非理性主体的人的形象”并存的时期;“文化主体(包括符号主体)的人的形象”时期。紧接着,作者又从微观方面探讨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人的本性”的哲学探讨,并称此为“人的自画像”,随后,进行了深入而广博的理论探讨,开合之间,纵论古今,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第四章,作者从实践理性和纯粹理性的角度提出了人化世界的理性根据,以哲学批判的思维审视人化世界论题的合理性。第五章“人化世界的五大基本特性”,作者分别从主客关系、理性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劳动工具、技能经验和情感意志的影响等五个方面提出人化世界的五大实践规律。不仅在理论方面具有创新性,在实践方面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第六章总结性地提出了“人化世界的基本尺度”。“人的活动尺度”即正确地从主体和客观两方面去把握实践活动和周围的现实世界。作者认为马克思在此论及人的活动遵循的三种尺度:外界的客体尺度、人的内在尺度和美的尺度。因此,本章着重从“利、真、善、美”四方面阐述人的活动尺度。第七章作者在“人化世界”的相对应意义上提出了“反人化世界”,这是一个从未被提出的新概念。不过,作者在此似乎也在同等意义上使用“非人化世界”“异化世界”“反人化的异态化世界”等概念。作者使用这些概念都旨在揭示现存世界存在异化现象的客观现实,世界“裂变”为人化世界和异态化世界的根源。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在第八章提出了人化世界的当代危机命题,从人口、贫困、安全、资源、生态、群际关系六大方面进行了剖析,力图勾勒当代危机潜伏的缘由,以求解决之道。
本书第九章更值得人们的重视:“开创人化世界新境界的中国智慧”。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透露出的,这是作者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人化世界作出的思考成果。作者深信:“美好生活、美好世界,取决于美好的人自己。人的美好本质是一个需要无限丰富、提升的过程。”①王永昌:《论人化世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391页。
总之,王永昌博士的《论人化世界》,是在一个极为重要而学界过去又探索不够的天地里辛勤耕耘的成果,为我们深化研究人及其与周边世界的共存关系,提供了厚实的地基。只要人类存在,“人化世界”就是一个“无限世界”,需要人类不断地去叩问和批判,呵护和创造。人们在这里歌唱和忧伤,但终将走向新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