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丽
摘 要:助学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由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通过“自助”“互助”“师助”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但要把课堂成功地交给学生,首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良好课堂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助学课堂;手势语言化训练;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008-01
助学课堂,其宗旨是要颠覆以往教师授、学生受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通过“自助”“互助”“师助”,来完成教学目标。但要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课堂习惯,如,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展示、学会邀请、学会质疑、学会反驳、学会补充、学会总结等。结合农村小学生课堂学情,笔者将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1.手势语言化训练
经过训练,所有学生都能熟練使用以上手势语言,灵活地撬动课堂学习与互动。
2.语言习惯培养
我们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恰当地使用以下语言的良好习惯,如,一是激励式:谁来主持?我来主持。谁来解答?我来解答。谁来接力?……二是邀请式:这是我的观点,请大家来补充。这是我的汇报,请大家来评价。三是竞赛式:哪一组和我们来比赛?四是提醒式:我要提醒大家这是前鼻音或多音字,请跟我读!五是鼓励式:有请我们组XX再来一次,大家看看他有没有进步?请为他加油!(这是针对学困生的鼓励)
3.倾听习惯培养
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靠听而学会了大部分的知识。在使用“助学单 ”教学过程中,不会倾听也就不会合作。在汇报时,不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急于表现自己的现象是存在的。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发言要能表示出赞同或提出不同的见解。所以在新的教学形式下,倾听仍然非常重要。为了培养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取不停地评判法,要求学生举左手示意,用右手随时评判,只有认真倾听了,才会做出正确的评判。当学生养成了这样的课堂常规习惯,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学会倾听时,才能获得更多。这些办法都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这样,不仅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听讲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4.合作习惯培养
如果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形:组员依次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完就结束,这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并没有发生。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有说话但没有对话,有观点的呈现但没有观点的碰撞与生成,各自的想法没有产生“1+1>2”的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如果在生生交往的过程中,加注以下这些因子时,就可以保证合作真正发生。
提问:对方没讲明白时;
补充:对方没讲全面时;
质疑:对方观点有漏洞时;
辩论:对方模棱两可时;
反驳:对方观点错误时。
教会学生这些方法,他们就会认真倾听同伴的每一句话,随时准备着与同伴互动,相异性想法就会得到碰撞和激荡,这就保证了合作得以真的发生。
5.交流习惯培养
第一,学会展示。小组交流完毕后,对于适合于集中表达的内容可以派一个代表到前面展示,对于适合于多种解法或需要彼此配合的内容可以全组成员到前面展示。展示一般代表的是小组的意见,但组员意见不统一时,也要把不同的意见抛出来。
第二,学会邀请。展示完后,由学生自己向全班发出继续交流的邀请,以便展开集体对话。在“助学课堂”中,学生汇报完自己的研究成果,会主动向同伴发出邀请:这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我的看法说完了,你们有什么要提问的吗?我们组的意见是这样的,请继续与我们交流……
这样有下面几个好处:一是让学生形成一种“向外”的心态,学习是可以合作的,成果是可以共享的。二是可以让所有人都“卷入”进来,大家不仅要认真聆听同伴的发言,同时还要思考,我可以怎么帮助他?可以给他什么建议?是不是要否定他的看法?这就迫使每个人都要进行深度思考。三是生生之间热烈互动了,教师就可以“退”下来,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场域里,演奏美妙的“交响曲”。
第三,学会对话。大家畅所欲言,将提问、补充、质疑、辩论、反驳镶嵌其中,将对话引向深入,课堂犹如一个交响乐团,在演奏一曲曼妙的交响曲。
第四,学会总结。学生视情形主动进行总结。表达方式是:“刚才大家形成了好多看法,现在我来做个总结。”因为总结的前提是倾听、概括、表达。所以,会总结的学生一定经历了一场“深度学习”。
一种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持之以恒练好习惯。要树立榜样,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要激发兴趣,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还要因材施教,让学生人人都有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于春吉.教师怎样驾驭课堂[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2]陆其勇.创意新课堂[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本文系2019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助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