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红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学生在独立思考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他们能够借助已有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使学习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活动中进行深入探索,使语文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且能通过自读自悟抓住课文的深意。在主动学习环节,学生通过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实现了深度学习,构建了核心素养下的高效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情境教学;阅读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为学习主体是发展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有效引导,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发言、主动质疑,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对学习活动进行合理调控,根据学生的动态生成进行有效引导,使他们对课文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以学定教,构建优质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思维发展情况以及兴趣特点,为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学情设计教学内容,预设语文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制定应对措施。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语文活动,让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进行阅读、分析、思考、质疑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掌握课文中的新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探究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收集教学信息反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方案。实现以学定教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发现知识过程中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
运用情境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得到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情境引导下进行课文的分析和探究活动。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能借助情境深入分析,在情境中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在设计情境时,教师要灵活选择情境,使教材内容在情境中完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情境中掌握课文内容,触摸作者的心灵,抓住课文的内涵。例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示蒲公英的图片,让他们获得直观的视觉感受,然后让他们进行课文内容的探索,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情境进行学习,学生体会到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引导学生讨论,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助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进行独立思考还是不够的。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思维的宽度和广度还待进一步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教师还要发挥学生的合力,组织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借鉴小组成员创新的思考方式分析课文内容,通过多方位的探究获得深刻的理解,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针对小组成员的讨论进行指导,使他们抓住重点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推动学习的高效进行。
四、在阅读中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当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可以引导他们结合阅读进行深入学习,在阅读中感悟和理解。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设计阅读任务,让他们抓住阅读的方向,通过自读、自悟的方式完成阅读活动,实现高效地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想象进行阅读,一般阅读一边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想象它们发出的声音,通过阅读活动深入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通过朗讀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感受美妙的声音,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要设计分享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阅读感受。在交流中,学生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进行思考和组织语言,让他们再次回忆了课文内容,有助于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进行。
五、质疑并解答,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在自主探究课文内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质疑能有效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这时教师不要干涉他们的思维,而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思考问题时,让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思考,可以让他们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促进思维深刻性的发展,使他们在分析语文课文时,从表面化的学习过渡到深刻性的探究。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让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内容后提出遇到的问题,他们通过思考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有这么多种颜色?富饶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描写的?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在探究问题时,学生再次阅读和分析了课文内容,找到问题相关的段落进行分析,顺利解决了这些问题。
六、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主动探索过程中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在思考、质疑等过程中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积极表现,大胆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小组成员的互动讨论中发展创新思维,获得独特的学习感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推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万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17(2).
[2]胡仟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8(12).
(责编 吴 娟)